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骨科老年患者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分析

2015-03-10 09:08罗冠贤
医学信息 2015年4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硬膜外麻醉

罗冠贤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骨科老年患者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程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120例,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各项指标基础值、观察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dMMSE评分均下降,术后7d患者POCD发生率低于术后1d,而硬膜外组低于全麻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认知功能影响不同,硬膜外组POCD发生率低于全麻组。

关键词:老年骨科患者;全麻组;认知功能障碍;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极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该类患者不断增加,POCD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患者生活可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探讨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方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120例,分为全麻组与硬膜外组两组,每组60例。全麻组60例患者,男性40例,女20例,年龄60岁~80岁,平均年龄(68.3±3.5)岁。而硬膜外麻醉组60例,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在62~81岁,平均年龄为(67.8±3.2)岁。120例患者根据美国麻醉协会,术前,对患者的体质与危险性分级,分为 I、II和III级。患者如有视力障碍、文盲和语言障碍者;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心理疾病者,均排除研究之外。

1.2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签订麻醉知情同意书,其中,全身麻醉患者为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七氟醚加瑞芬太尼,维持肌松采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而硬膜外麻醉组,用硬膜外穿刺,而阻滞麻醉为2%的利多卡因,平面控制在T10以内,术中不采用镇痛、镇静药物[1]。

1.3 POCD诊断标准 术前1d,术后1d、7d,行MMS评分,最高分为30分。按照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24分、小学<20岁、文盲<17分,均判定为认知功能受损。术后评分,与术前评分相比,认知能力有2分下降。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为检测项目基础指标,主要有HR、MAP和SPO2等。客观记录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液体出入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变化、POCD发生率。

2 结果

2.1检测项目基础值 两组患者手术各监测项目基础值,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术后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手术均得到了成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液体出入量等治疗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MMSE评分与POCD发生率 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不明显,术后,1d、7d后,MMSE评分,相比术前有显著下降。但术后7d比术后1d又有显著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硬膜外组,术后1d、7dMMSE评分,均高于全麻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7dPOCD发生率,比术后1d内低,硬膜外组术后1d、7dPOCD发生率比全麻组低,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手术创伤本就较大,而老年患者因为器官老化,加上大都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病,手术耐受能力较低,POCD较高[2]。同时,POCD与其它因素也密切相关,比如精神状态、年龄、并发症和社会环境,还有麻醉方式。当前,对老年骨科患者POCD影响尚无定论。体内代谢完成后,患者可恢复麻醉前状态,可使得脑细胞出现不完全可逆,而麻醉之后大脑无法恢复麻醉前状态。考虑到机制,与以下几点相关:麻醉可影响中枢神经递质、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神经元间突触有可塑性,尤其是LTP与LTD对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可产生影响,全身麻醉降低其作用,导致出现POCD;麻醉药物可促使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脑血流量等,进而发生POCD[3]。

本研究表明,手术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项目基础值与观察指标,MMSE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术后7d又回升,表明全身麻醉比硬膜外麻醉的影响大。通过提高对POCD认识、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和合理选择围麻醉期用药,位置患者内环境稳定与电解质平衡[4]。

总之,老年骨科患者经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会不同程度受损,均会发生POCD,但硬膜外麻醉与全麻相比,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低。本研究的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因为样本容量小。研究认为,硬膜外麻醉可缩短保管与患者苏醒时间,减少抗胆碱能药物使用量与时间,可预防POCD。

参考文献:

[1]刘涵,程言博,樊红彬,等.首次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相关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9): 213-214.

[2]郁可,王庆松,李从阳,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9): 826-826.

[3]疏树华,方才,潘建辉,等.老年患者全麻术后颅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3): 290.

[4]孙海军,梁淑娟,张丽.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 2010, 9(10):773-774.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障碍硬膜外麻醉
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麻醉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帕金森病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