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制度创新促进大学交叉学科发展

2015-03-10 00:33齐昌政汪志明
关键词:交叉学科动力内涵

齐昌政++汪志明

[摘要] 交叉学科是两个以上(含两个)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的学科,交叉学科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对交叉学科的自主设置与调整作出的明确规定,使交叉学科迎来了发展契机。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大学发展交叉学科的动力。但目前,交叉学科发展存在着制度障碍,为此,应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学科等不同层面加强学科制度创新,科学设置交叉学科,为交叉学科制度化发展提供空间。

[关键词] 交叉学科;内涵;动力;学科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1-0097-04

交叉学科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以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更具有重要地位。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教研厅〔2010〕1号),对交叉学科的自主设置与调整首次作出明确规定,交叉学科获得了独立学科的合法地位,这使交叉学科迎来了发展契机。但从大学学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交叉学科的学科内涵、学科地位还不甚明确,不同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和学科形态各异,学科制度建设缺少顶层规划。因此,明确交叉学科内涵,加强交叉学科制度的顶层设计,科学设置交叉学科,对于大学交叉学科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交叉学科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在现代学科的整合历程中,交叉学科是经常见诸科技、教育领域的词汇,尤其是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它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1926年,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思(R.S.Woodworth)首次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上使用“Interdisciplinary”一词,中国学者译作“跨学科”或“交叉学科”,20世纪50年代,这一术语在社会科学界普遍使用。一般认为,交叉学科是两个以上(含两个)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的学科。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交叉的主体学科是什么关系;二是主体学科交叉和融合到什么程度。

要明确交叉学科的交叉主体,首先要清楚学科的划分。在学科分类上,通常按学科的知识逻辑进行划分,这样,学科一般包括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但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学科设置和划分。中国教育、科技等部门就从各自角度颁布了多种学科分类目录。中国201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学科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因此,学科划分的目的和认识不同,必然导致对交叉学科交叉主体的认识差异。钱学森早年对交叉学科给出了如下定义: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这个定义是中国较早的关于交叉学科的权威性定义,将两界间的学科交叉认为是交叉学科。乌家培认为,交叉学科是与单一科学相对应的综合性科学,两门以上的科学相互结合、彼此渗透的交叉,不仅分别存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自的内部,而且还大量发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1]刘仲林按不同学科间交叉渗透相互作用的数量和程度的不同,将交叉学科由低到高分成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元学科)6类。[2]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对交叉主体学科不同层次的划分是对交叉学科不同界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普遍现象,但主体学科交叉与融合到什么程度才能形成交叉学科,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界限。这里要引出“跨学科”的概念,在科学研究领域,跨学科比交叉学科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由于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经常混用,有学者发出了“跨学科还是交叉学科?”的质疑。[3]同样,跨学科也是超出一个学科范围的活动,但跨学科究竟是“跨”还是“学科”,则具有不同含义。侧重于“跨”表明它是一种学科实践,表示“跨学科地”,如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跨学科调查等;侧重于“学科”则表明它是一种学科属态,此时它与“交叉学科”具有同样的意义。跨学科是交叉学科的缘起,交叉学科更强调跨学科实践的学科性,是一系列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学科的总称。[4]因此,学科交叉与融合首先是跨学科研究,只有形成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等,才能逐渐形成独立的交叉学科。

二、大学发展交叉学科的动力

(一)科学综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学科的分类源于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的分类,学科的分化是科学进步的表现。在古代,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一些哲人先贤围绕自然万物的生成和存在进行自然哲学的整体思考,哲学思辨与经验试错是当时科学知识的主要生产方式。近代自然科学从文艺复兴时期兴起,随着实验、分析方法的应用,自然科学逐渐分门别类,学科逐渐分化,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分类。在20世纪前,科学以生长、分化、派生为主,新学科不断出现和完善。20世纪中后期,科学认识的范围空前扩大,科学知识得到了爆炸式增长,各门科学和技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科学技术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并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图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说过: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5]学科是重新概念化、体系化了的科学内容的单位,学科的逻辑要依存于科学的逻辑。对于人为划分的完全线性的学科制度来说,必然存在交叉学科的问题。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科学交叉领域甚至科学内部地带都存在着单一学科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需要借助相邻学科的知识,这种科学本身的动力客观上要求打破原有方法和体制的界限, 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当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处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领域。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外力推动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很多来自自然与社会的问题是纷繁复杂的,对于现实复杂问题的解决必须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从整体系统的高度去把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如人口、生命、生态、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领域是一个个复杂的体系,对其领域中某一问题的解决很难从当前学科分类体系中的某一门学科视角作出科学全面的解释,也就是说,这种问题单靠某一门学科是很难得到有效解决的,一些重大研究课题需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乃至不同国家的专家团队协同攻关。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是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当前,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了11个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等。对这些领域的研究都需要进行资源集成,需要整合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大学具有多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较好地整合跨学科研究力量,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客观上促进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2012年,国家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就在于推动大学跨学科、跨单位联合创新,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协同创新联盟,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质要求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科学研究潜力的主要标志,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式。通常冠以“新兴”二字的交叉学科处于科技发展的前沿,诞生在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社会需要的交叉点上,代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领域。实际上,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单一学科教育,而是兼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模块,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更注重专业前沿与学科交叉领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大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是跨学科的人才。事实上,宽口径、厚基础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根基。据统计,在一百多年的诺贝尔奖获奖项目中,有4102%的研究领域属于交叉学科。尤其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6]近年来,中国高校越来越认识到交叉学科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如加强通识教育,发展新兴的跨学科性质的学科专业,成立跨一级学科的学部,广泛开设选修课,实行双导师制、导师组制,招收跨专业研究生等等。2008年,复旦大学成立了全国高校中首个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三、以学科制度创新促进大学交叉学科发展

(一)交叉学科发展的制度障碍

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单元,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看,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分化以学科形式在大学中得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学科的制度化也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发展和逻辑化。目前,高校可以在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之间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规定,交叉学科应跨学科门类或多个一级学科,挂靠在所交叉的学科中基础理论相近的一级学科下进行教育统计。在学校内,交叉学科获得了制度化空间,获得了独立、“合法”的地位,这有利于获取学科建设资源、建设学术队伍、招收培养研究生等。而在校外,这些独立设置的交叉学科却存在着制度障碍:

一是国家学科管理制度使交叉学科定位较为模糊,缺少交叉学科制度的顶层设计。国家学科目录中交叉学科“地位较低”,没有设置独立的交叉学科门类,由于挂靠在一级学科下,降低了交叉学科的“位置”。在教育部备案的交叉学科中,高校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有些是学科分支,有些是“跨学科”,尚不足以形成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一些名副其实、发展较成熟的交叉学科进入了学科目录,它们在学科目录内却不能算作交叉学科,如“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等为研究手段,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7]在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110个一级学科中,有19个类似的学科可以授予不同类别的学位,这些学科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交叉学科特征。

二是交叉学科学术共同体的成长面临学科设置不同的障碍。目前,高校交叉学科设置数量差异较大,显示出高校对交叉学科的认识和设置倾向有较大差异。各个学校设置的交叉学科口径和领域不同,学科交叉的范围、边界各不相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也可能大异其趣。交叉学科面临校际间的认同差异,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共同体的发育。

三是交叉学科缺少教育、科技、人事等管理部门的认同。交叉学科设置权限在高校,并在学科设置信息平台公示,报教育部备案,但对各级行政部门而言,这些学科均属于编外学科,高校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依然缺少对话和交流的制度平台,在发展中面临困难,如研究项目难以立项、研究经费无法保障、成果发表缺少平台、学术共同体发育迟缓、社会缺少认知、对学生的吸引力缺乏、学生就业时被有些人事部门要求证明所属学科专业等。

(二)制度化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

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主义理论解释组织趋同化的重要工具,它强调的是组织为生存而接受特定制度环境中所要求的具有合法性的行为模式。为了让制度环境认同,各个组织都采用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合法性机制通过三种机制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强迫性机制即组织只能无条件接受、遵守和适应外部制度环境,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模仿机制即组织模仿和学习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尤其是当组织所面临的环境表现出不确定性的时候;社会规范机制即社会规范的长期积累,形成某种共享观念和共享的思维方式,进而导致组织趋同。

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追求学科的独立设置和制度化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科设置制度包括学科专业的设立、更改和撤销等,这是大学办学的重要内容。学科作为一种组织,在其运行上受到合法性机制的影响,国家通过对学科目录的制定和管理实现对高校学科和专业的控制,学科目录是学科设置合法化的依据。高校在某一新兴学科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开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必须突破学科制度瓶颈,将其纳入正式学科的范畴。同时,交叉学科在发展中面临同行争议、招生困难等学科环境的不确定性,它会学习和模仿其他交叉学科,争取进入学科目录,获得广泛认可。此外,由于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大多在传统的学科体制下成长和发展,因此组织成员认同交叉学科的发展必须获得各层次学科授权,发展为各级重点学科。合法性机制使交叉学科在组织上、制度上都会向一般学科靠拢,追求进入学科目录和获得各级学位授权。

(三)创新学科制度,促进大学交叉学科发展

学科制度化是交叉学科获得合法性机制的手段,学科制度不应成为学科发展的桎梏。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里,体现前沿性、前瞻性和灵活性的交叉科学研究或跨学科研究随处可见,各类交叉学科领域有追求学科制度化的动力,交叉学科应适时制度化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学科等不同层面创新学科制度,为交叉学科制度化发展提供空间。

首先,国家主管部门应对交叉学科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在修订学科目录时,在目前13个学科门类的基础上,仿照美国的学科群设置方式设置独立的交叉学科门类,并明确交叉学科领域,将交叉学科统一纳入学科管理轨道,这样可使交叉学科获得更大的制度平台,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大社会影响。

其次,高校要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加强学科组织创新,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形式,突破现有学科制度和组织架构的束缚,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环境。在高校,有传统的从人才培养角度通过学院、系、教研室等教学管理机构实施的学科,也有从科学研究角度通过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管理实施的学科,更多的是通过两者结合、不分彼此的组织管理方式实施的学科。[8]高校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整合学科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科学研究,大力促进学科交叉。

再次,在学科层面,当交叉学科在一定研究领域形成相对稳定、独立和系统的理论体系、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形成较为清晰的研究边界,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经验时,要及时设置交叉学科,使其制度化,以促进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设置交叉学科要兼顾知识逻辑和社会需求,体现一定的稳定性、系统性和较大的覆盖面,避免盲目追求学科数量和规模而使交叉学科的设置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 郑晓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42.

[2] 刘仲林.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科学学研究,2003(12):561566.

[3] 柯华庆.跨学科还是交叉学科?[J].大学:学术版,2010(10):9095.

[4] 刘大椿.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交叉学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5] 刘则渊.论科学技术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7.

[6] 冯一潇.诺贝尔奖为何青睐交叉学科[N].科学时报,20100202(A03).

[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76.

[8] 赵沁平.谈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5):9.

[责任编辑:赵玲]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动力内涵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