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行
摘 要 上海图书馆古籍事业的开创者叶景葵、张元济、顾廷龙诸先生不仅将保护、收集、传播古籍视为己任,而且拥有高水准的专门学识能够成就其事业。上图在先辈精神的感召下,不断谋求发展。主要体现在藏书建设有新成就、不断提高古籍编目质量、重视人才培养三方面。
关键词 藏书 古籍编目 人才培养 上海图书馆
分类号 G255.1
各位下午好!很高兴与两岸同行相聚南京。我曾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多次赴台湾,或参加两岸五地古籍联合编目会议,或出席古文献研讨会。虽然近年来没能再去,但与台湾的同行、朋友音问未断。这次“玄览论坛”的题目很大,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古籍工作者,没有宏论可言;专场讨论的命题,亦未曾作过研究。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近二十年亦即后顾廷龙时代上海图书馆的古籍工作概况,与各位作交流。
我们十分敬仰前辈叶景葵、张元济、顾廷龙先生。叶、张二老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古籍,不顾安危、不计得失,毅然于1939年创办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惨澹经营十四年,使大量历史文献免遭摧残、流失。1953年,合众图书馆董事会在张元济先生的主持下,将所藏25万余册珍贵古籍连同馆舍全部捐献公家,成为上海图书馆古籍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廷龙先生则一直担任合众图书馆的总干事,是该馆实际管理者,后来又执掌上海图书馆近三十年,一生为图书馆收书、编书、印书不遗余力。可以说,他们是上海图书馆古籍事业的开创者,居功至伟。
不仅如此,叶景葵、张元济、顾廷龙先生又是举世公认的版本学家,成就卓著。叶景葵先生捐赠给合众图书馆的十万余册藏书,皆经其精心鉴别,撰有《卷盦书跋》,书林称善。最为有名的是对所藏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稿本的鉴定,该书当年钱穆先生也曾参与考订,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古籍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张元济、顾廷龙先生于版本目录学方面的贡献毋需多言,仅举与本次会议议题相关的往事为例。抗日战争时期郑振铎先生等发起的“文献保存同志会”,曾为中央政府收购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起初众人的眼光皆盯在宋元本之上,惟张元济先生独具法眼,指出嘉业堂的宋元本质量有问题,而其所藏明本大多流传稀见,具有很高的文献与文物价值,明确建议中央政府应购买嘉业堂的明本。后来郑振铎先生等通过调查,认同并采纳了张元济先生的意见,丰富了中央图书馆的特色收藏。我曾于2003年访问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目验了该校东亚图书馆一批嘉业堂旧藏宋元本,发现版本鉴定失误者确实不少,有误将元本作宋本者(如元刻明修十行本《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监本附音春秋谷梁注疏》),亦有误将明本作宋本者(如明嘉靖刻本《韦苏州集》、明刻本《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又有误将明本作元本者(如明正嘉间刻本《大戴礼记》、明正德五年楚藩正心书院刻本《刘向新序》)。意者张元济先生当时并未逐种检览过嘉业堂的原书,只是翻阅了1929年出版的《嘉业堂善本书影》便看出问题,其鉴定版本水平之高令人服膺。因为这部《嘉业堂善本书影》所反映的版本鉴定错误,同样见诸《嘉业堂藏书志》,也就是说,为嘉业堂撰写藏书志的缪荃孙先生也没有察觉这些错误。另外,中央图书馆曾请郑振铎先生在上海搜采元明以来著述传本罕见者,选编《玄览堂丛书》以广流传,该丛书自1941年至1948年共出版三辑,而其第三辑实由郑振铎先生委托顾廷龙先生最后完成。为便读者观览,顾先生复于1949年撰写了一至三辑凡六十五种书之提要,除简介内容外,于史实、版本多所考订,要言不烦,显示出他在版本目录学方面的深厚功力。
从前辈身上可以看到,他们不仅将保护、收集、传播古籍视为己任,而且拥有高水准的专门学识能够成就其事业。这对于在后顾廷龙时代,如何继承前辈事业,做好上海图书馆的古籍工作颇有启发。
上海图书馆藏有古籍近200万册,由于受历史与客观条件制约,馆藏古籍约三分之一前辈们未及整理与有序编目,大部分属所谓的“普通古籍”,而随着斗转星移,旧时的观念已有所改变,如今没有人再会轻视这些实际并不普通的古籍。为摸清家底,善加保护,整理未编书无疑是上图古籍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继承前辈事业应尽的责任。自从1995年上图新馆落成,有了一定的空间与财力、物力,馆方毫不犹豫地开展了抢救历史文献工作,率先整理的是家谱与碑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十余万册家谱业已编纂出版了馆藏目录,二十万余件碑帖也已逐种登录在案,并分别建立专库,得到有效保存。数年前,又集中人力开展了近四十万册未编线装书的抢救整理,诚然整理路程漫漫,或许还需要十数年,如能坚持不懈,总有毕功之日。与此同时,我们还基本制作完成了已编古籍的书目数据库,并且对善本、家谱等进行全文数字化,既方便读者利用,又起到保护原书的作用。平心而论,这些基础性工作人人以为重要,个个说是功德善事,而真正愿意身体力行付诸实践者无多,因其艰苦异常,且无功利可言。然而,在叶景葵、张元济、顾廷龙等前辈的人格魅力感染与影响下,上图的一批年轻人不为各种利益所动,甘愿长期坐冷板凳,使我们的工作能持续推进,没有停顿,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此外,上图并未简单地守成前辈基业,而是不断在谋求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藏书建设有新成就。图书馆的实体并非在建筑,首先是藏书。藏书须有特色,能令读者近悦远来。上图古籍收藏虽堪称宏富,但作为一家研究型的公共图书馆,其藏书建设应不断发展。我们尤其关注流散在海外的古籍。最典型的是2000年春,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用450万美金从美国购回常熟翁氏五世藏书,其中宋元本263册,有《长短经》(图1)、《集韵》(图2)等八种宋本为传世孤本。当时领导对我说,版本对不对你负责,钱我们想办法。我闻之不禁动容,在上图工作了几十年,突然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不过,对上图出此重手,报章媒体并非一片赞誉之声,也有来自社会甚至业内同行的责疑之词。说实话,我们当时顶着很大压力。(记得此后不久我去台湾开会,前辈昌瑞卿先生对上图此举极表赞赏,并向庄馆长芳荣先生等建议,台湾也要关注流在海外之古籍,设法购藏。能获昌公首肯,颇感欣慰。未知庄先生还记得此事否?)十四年后的今天,回首往事,深感我们的工作除需要专业知识外,往往更需要勇气与担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