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否认向内地企业出售和记港口40%股份

2015-03-10 20:16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招商局李嘉诚商誉

香港《南华早报》2月6日消息,亚洲首富李嘉诚正在考虑出手和黄旗下的部分港口业务,潜在买家可能是内地的一个国资财团。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表示,从去年年中开始,和黄已与4家内地企业接洽,就出售和记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记港口)逾40%股份一事展开磋商。这部分股份估值约为1500亿~1600亿港元。

据悉,有意收购该部分股权的是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黄表示:“市场传言,毫无根据”;招商局则表示眼下无可奉告。

消息人士表示,最新港口交易想要达成,还有不少障碍,买家认为李嘉诚要价“过高”。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资深港口码头分析师尼尔·戴维森表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港口资产的市场价格一般是息税前利润(EBITDA)的10~12倍。而根据财报,此番和黄就港口业务给出的报价是息税前利润的26~28倍。相比之下,2006年,和黄以340亿港元向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出售港口业务20%股份时,报价仅相当于息税前利润的17倍。

以吞吐量计算,和记港口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运营商,在26个国家拥有52个港口。和黄持有和记港口控股80%股份,港口资产和相关服务收入曾占据和黄总营收的近“半壁江山”。

对于和记港口信托涉及一笔190亿港元非现金商誉减值,和黄发言人强调,商誉属于一笔无形资产,相关减值不会影响和记港口信托的现金流或派息,亦不会对和黄的资产负债表或业绩构成任何影响。和黄旗下的港口业务,包括香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还有在2011年分拆到新加坡上市的和记港口信托,2013年共为和黄贡献EBITDA约114.5亿港元,估值1500亿~1600亿元。

猜你喜欢
招商局李嘉诚商誉
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
The enhanced aerosol deposition by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s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주간지 편람
想起李嘉诚的快乐
我国部分商誉与国际完全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