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的热带山林文化和爱情

2015-03-10 03:02杜玉婷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诺族基诺神女

杜玉婷

基诺族共有两万多人,其中约一半的人聚居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基诺乡面积62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16米。该乡是纯山区,海拔1000米以下被热带季雨林覆盖,以上覆盖着热带阔叶林,动植物种类丰富。基诺山是基诺族的发祥地,基诺族是基诺山的开发者,勤劳智慧的基诺人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热带山区丛林文化。

笔者历经50年的田野探索发现,基诺族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中创造的热带山林文化系统,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13年一轮的山地轮作文化、原始茶文化、以七音竹筒为标志的狩猎采集文化、奇异的歌唱文化和非凡的爱情文化。

基诺族有着悠久的原始茶文化,基诺人创制了前普洱茶文化系列,以其制作方式而言,大致有4种:火燎鲜茶,一种是在山野采集后,即时火燎制作的饮用茶;竹筒茶,一种将茶叶放入竹筒烧制的圆状干茶;茶叶与植物茎叶合成茶。基诺族创造的这种原始茶文化,出于热带山林,应是中国文明茶文化的源头。

热爱歌唱几乎是所有少数民族共同的地方,基诺族也有着奇异的歌唱文化。热带丛林中的基诺山村自成一体,其歌曲也自有特色。基诺族人人能歌,节庆时的歌声常通宵达旦,恋爱中的男女更以情歌开道,这都源于其悠久璀璨的文化:婴幼儿时听摇篮曲,童年时唱儿歌,成年后唱情歌,婚后唱礼俗歌,寨老祭司唱神性长歌,如此世代口耳相传。当聆听长老们《巫师神女》的吟唱时,会令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神女恋,而《祭司神女》的低吟可以忆起曹植的《洛神赋》,尽管二者都属于人神之间的恋情,意义却大不相同,因为无文字无阶级社会的基诺神女长歌还是一种神性法典,即:男子在山林中因“神女求爱”而神魂颠倒,得了相思病,经巫师占卜举行与神女的神圣婚礼后,他就取得巫师或祭司的任职资格。

在所有文化中最让人惊讶的是基诺族非凡的爱情文化。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异性爱情,还有人文内涵丰满的同性爱情,氏族成员间相恋同居但却不能结婚的爱情,巫师、祭司与“神女”相爱并举行婚礼后取得神职的神性爱情,以及神性包办婚姻等。爱情形式如此之多,却又能在同一时空和平共处,可谓世所罕见。这里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需从眼睛传情开始,是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双方互赠礼物,接着是情人同居,因此,基诺爱情三阶段既使得爱情特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又将爱情与婚姻区别为两个不同的法俗范畴,如婚前可有多位情人,非婚生子不受歧视等。其中的一个特例是:婚礼洞房花烛夜的主人不是新郎,而是新娘的情人,新郎也要去与自己的情人度蜜夜,以此来表示双方旧情的礼俗性终结。

基诺族人口少,但其热带山林文化的人文内涵却巨大而独特,可与我国的平原旱地农耕文化、南方稻作文化、草原游牧文化、黄土高原文化、沙漠绿洲文化、雪域高原文化、山地农耕文化、盆地坝子文化、热区糯稻文化、海洋岛屿文化等并列,成为一种新的区域性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诺族基诺神女
基诺族“非遗”项目的现代旅游符号化研究
神女游
做一回基诺人
基诺族确认40年来的亲历与思考
少数民族音乐—基诺族
基诺山“森林交换”的环境史研究
大鼓敲响基诺山
神女与妓女
《神女赋》中神女形象的完满化
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