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丁醇汽油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5-03-10 09:36石美玉朱荣福齐晓杰崔宏耀安永东谭建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燃用丁醇汽油

石美玉,朱荣福,齐晓杰,崔宏耀,安永东,谭建伟

(黑龙江工程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50)

生物燃料以其低污染、可再生等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点燃式发动机,目前我国常用的生物燃料是乙醇汽油,其中乙醇所占的体积为10%。生物丁醇作为第二代生物燃料,与乙醇相比,更适合与汽油混合作为车用燃料使用,因而,许多学者对生物丁醇燃料的性能展开了研究。

1 燃料理化特性分析

表1给出了汽油、乙醇和丁醇的燃料理化特性对比。如表1所示,乙醇和丁醇都是含氧燃料,燃料中的氧有利于燃料完全燃烧,提高热效率,进而降低油耗和排放。与乙醇相比,丁醇作为车用燃料的优势有:丁醇的热值、密度更高,与汽油混合后,对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性较小;丁醇的蒸汽压仅为乙醇的1/6,远低于汽油,有利于燃料的储存与运输;丁醇的汽化潜热低于乙醇,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丁醇的化学结构与汽油更为接近,亲水性弱,与汽油混合不需添加助溶剂;丁醇的腐蚀性低,可直接使用现有的炼油管道运输,无需改动。

表1 燃料理化特性

2 实验装置及方法

实验发动机为三菱4G18发动机,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实验通过AVLi60直采排放分析系统测量和记录排放数据;利用湘仪CW160发动机测试系统测量和记录功率、油耗等数据。

实验工况为全负荷速度特性或2 000rpm、2 500rpm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方法参照《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实验前发动机预热15min以上,燃料温度应控制在298K±5K,机油温度为368K±5K,当排气背的背压低于6.7kPa时开始试验,每个工况测量时间不少于3min,实验工况的间隔不低于5min。

实验燃料为丁醇体积比为10%、20%和30%的三种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分别记作B10、B20和B30。实验时,发动机未做任何改动或调整,三种比例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均为现场调配,未添加任何物质。

表2 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动力性分析

图1给出发动机燃用B10(10%丁醇,体积比)、B20(20%丁醇,体积比)和B30(30%丁醇,体积比)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的外特性功率对比,如图1所示。在节气门全开的全负荷工况下,随着混合燃料中丁醇比例的增加,外特性功率逐渐降低,与B10相比,B20外特性功率平均降幅为2%,B30平均降幅为5%。这主要是由于燃料热值下降导致的,与汽油相比,丁醇的热值下降约为25%(见表1),因此,随着丁醇比例的增加,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热值逐渐降低,导致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但B20的降幅小于B30。

2.2 经济性分析

在相同的负荷下,由于丁醇的热值低于汽油,因而,发动机的油耗随着混合燃料中丁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图2和图3表示发动机燃用三种燃料的2 000rpm和2 500rpm负荷特性油耗对比曲线,发动燃用B10的燃油消耗率最低,B30最高,B20的燃油消耗率位于二者之间,且油耗增加在小负荷时尤为明显。

图1 发动机外特性功率对比

图2 2 000rpm负荷特性发动机油耗对比

图3 2 500rpm负荷特性发动机油耗对比

2.3 排放性能分析

图4 ~图7给出发动机燃用三种燃料的2 000rpm和2 500rpm负荷特性HC排放和CO排放对比曲线。由于丁醇是含氧燃料,因而随着混合燃料中丁醇比例的增加,HC排放明显下降。对于CO排放,相对于B10,B30和B20在中小负荷工况CO排放下降明显,但B30和B20相差不大;而在大负荷工况,三种燃料CO排放相差不大,这是由于在中小负荷工况,节气门开度较小,混合气形成质量较差,而燃料含氧有利于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因而CO排放改善明显,而在大负荷工况,CO排放较低的情况下,改善不明显。

图4 2 000rpm负荷特性HC排放对比

图5 2 500rpm负荷特性HC排放对比

图6 2 000rpm负荷特性CO排放对比

图7 2 500rpm负荷特性CO排放对比

NOx的生成主要受温度和氧浓度的影响。由于丁醇燃料含氧,从而促进NOx的生成,因此,随着混合燃料中丁醇比例的增加,NOx排放逐渐升高,但相对于B30、B20的上升幅度并不明显,图8和图9表示在2 000rpm和2 500rpm负荷特性下的NOx排放对比曲线。

图8 2 000rpm负荷特性NOx排放对比

图9 2 500rpm负荷特性NOx排放对比

3 结 论

对使用B10、B20和B30三种燃料的发动机性能做初步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1)随着混合燃料中丁醇比例的增加,动力性和经济性下降,CO和HC得到改善,NOx排放有所上升;

2)大负荷工况下,混合燃料中丁醇比例的增加对于发动机CO排放的改善并不明显;

3)相对于B30,发动机燃用B20与B10的动力、经济和排放性能并无明显变化;

4)应通过研究燃烧过程,进一步分析发动机燃用不同燃料的性能差异原因。

[1] 庄幸,姜克隽.生物燃料在我国公路交通中替代油品潜力分析[R].北京: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报告,2008.

[2] 冯飞.替代燃料、生物燃料、燃气汽车的技术特征及其发展前景[R].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7.

[3] 司利增,刘生全,马志义,等.电控汽油机燃用中低比例甲醇汽油的试验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7,36(4):10-43.

[4] 祁东辉,刘圣华,李晖,等.电喷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排放及催化转化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5):21-24.

[5] 李克,王宝林,韩志玉,等.汽油机燃用丁醇-汽油调和燃料的可行性试验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9):,820-823.

[6] 杨靖,李克,杨小龙,等.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燃烧放热规律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10):911-914.

[7] 黄格省,李振宇,张兰波,等.生物丁醇的性能优势及技术进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2,30(3):254-259.

[8] 杨小龙,杨靖,林铁平.丁醇汽油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2010,37(2):32-35.

[9] 张鹏,储江伟.城市混合道路行驶工况的能量利用率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16(4):95-99.

[10]姚佳岩,张金柱,朱荣福,等.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1,193(2):33-36.

猜你喜欢
燃用丁醇汽油
CFB锅炉燃用高热值动力煤的问题和对策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党建+经营催化汽油提效
重型车用柴油机燃用煤基代用燃料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600 MW锅炉燃用高挥发分煤种的异常工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低温浓醪发酵生产丙酮丁醇新工艺研究
汽油直接喷射系统
纤维素发酵制丁醇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