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傩戏服饰文化探究

2015-03-10 07:53杜兆芳
纺织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傩戏池州面具

陈 炜,杜兆芳

(1.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合肥 安徽 230036;2.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安徽池州傩戏服饰文化探究

陈 炜1,2,杜兆芳1

(1.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合肥 安徽 230036;2.苏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以安徽池州傩戏服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及实物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池州傩戏服饰的构成、特点及其在傩文化中的功能。通过对服饰外在符号的审视与解读,探究隐藏其背后的服饰文化内涵。池州傩戏服饰承袭中国传统服饰形制,是傩文化外在的表意符号;傩戏面具受到民间信仰的影响,呈现多元化傩神组合,面具造型受池州地域佛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池州傩戏服饰特点自然质朴,传达池州乡民朴素自然的审美意识;服饰色彩及纹样表达祈福纳吉意愿,构筑傩文化的核心价值。

池州;傩戏;服饰;文化

“傩”是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1]。在安徽中部的池州山乡,至今仍保留着跳演傩戏的传统习俗。池州傩戏初期以祭神、祭祖为主,后在傩祭、傩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既有戏剧情节又有角色行当等戏曲特征的表演形式[2]。2006年5月,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池州傩戏主要集中在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和石台县,史载有“无傩不成村”的说法。

作为中国傩文化圈中的一员,池州傩戏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已有研究表明,有关池州傩戏的研究多专注于其宗教内涵与民俗礼仪,但对于俯拾即是的傩戏服饰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立足于田野考察,以池州傩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透过服饰外在形象的表达,探究隐藏在服饰现象下的文化内涵。

1 安徽池州傩戏服饰现状

池州傩戏服饰包括面具和服装2大部分。面具是神灵的象征,服装是乡民们跳演傩戏时的穿戴。池州傩戏以家族或傩神会为组织单位,因此傩戏服饰的组成与数量不尽相同。改革开放后,傩戏服饰的种类与数量都有所增加。作为傩戏演出的重要道具,面具和服装平时存放于祠堂的木箱和衣柜中,有专人负责看管,不可随便移动。

1.1 傩戏面具

池州傩戏面具俗称为“脸子”,也被称为“龙神”“嚎啕神圣”“傩神”“菩萨”等[3]。池州傩戏的演出以宗族为单位,一般一个宗族是一个傩神会,有的宗族由于人口不断繁衍,逐渐形成分支,各个支系组成傩神会,也有的几个不同姓氏的家族因为人口、经济等原因,按照姻亲关系等组成一个傩神会[4]。无论何种组织形式,都是一个傩神会制作一套面具,因为傩神会规模不一,所以各傩神会供奉面具的数目不一,多为30枚左右。

表1示出池州傩戏面具人物概况。由表1可看出,池州傩戏面具常包括5类:一是正神面具,指天帝、皇帝、天官、水官、二郎神、土地、社神等天地神灵;二是凶神面具,指阎罗王、判官、魁星、门神等神话故事中较为威严、凶悍的神灵;三是世俗人物面具,形象接近生活,多为民族英雄以及戏文中的人物,数量较多。如关公、包公、赵云、刘文龙、孟姜女等,面部形象贴近人物本身特点,如红脸关公、黑脸包公;四是和尚面具,这是具有池州地方特色的面具,多为一老一少2个和尚;五是丑角面具,如回回、吉婆等。面具均由木材雕刻而成,人物造型多注重写实,呈弧形内凹外凸,眼部、鼻孔、嘴部都挖空,以便观看、呼吸、演唱。面具的发、面、耳齐全,分无冠冕和冠冕型2种造型,在耳上打孔系绳,佩戴时用绳系扎固定在头部。根据佩戴方式的不同,面具分为全脸与半脸,全脸是面具全部遮盖住面部,多用于不演唱的装扮;半脸是为了便于演员演唱,将面具斜戴于额顶,使嘴不被遮挡,如图1所示。

表1 池州傩戏面具概况Tab.1 Masks overview of Chizhou Nuo opera

图1 池州傩戏“舞古老钱”表演Fig.1 ″Dance old money″of Chizhou Nuo opera.(a)Wearing by all face;(b)Wearing by half face

1.2 傩戏服装

池州傩戏的表演内容丰富,形式有傩舞、傩仪和正戏3种。各家族所演傩戏内容有差异,但形式基本相同。傩戏服装按傩戏表演内容设定,已形成相对固定的装束,如傩舞“舞伞”的伞孩儿服装,各村都以“上衣下裤”为固定的搭配组合,傩仪“舞伞钱”以“背心搭配靠腿”的组合装束;正戏服装基本采用戏服装扮,依角色而定,如百姓穿“素褶”,官员穿“官衣”或“蟒”,女子的服装以“袄裙”为主。常单色上衣与花裙相配,各村基本相似。根据走访调查发现,池州傩戏服装的置办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1阶段,自制土布—植物染色—乡民手工缝制—自愿捐赠;第2阶段,傩神会出资—购买面料—专人缝制;第3阶段,傩神会出资—专业市场购买。近年来,经济条件好的傩神会多采用市场购买的服装,反之手工制作的服装更多。从总体上看,池州傩戏服装的款式延续汉族大襟右衽的传统;面料由早期的自织土布到成品棉布,至近代的光泽型化纤面料;服色以红、蓝、黄等艳丽色彩为主色调;配饰使用云肩和靠腿,多为自制的简易结构;早期服装装饰技法较为质朴,常在领口、袖口或衣襟边缘做圆形饰边,有手绘图案装饰和拼接技法,也有少量手工刺绣。近代服装装饰以机绣纹样为主,题材多样,领口和袖口有彩色饰边,服装更加精美。池州傩戏服装以平面制的服装造型为主,根据表演内容形成相对固定的装束组合。近代受戏曲服装的影响较为突出,蟒、褶、靠等戏衣被其采用。以刘街乡姚街祠堂内的傩戏服装为例介绍池州傩戏服装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池州傩戏服装概况Tab.2 Costume overview of Chizhou Nuo opera

2 服饰在傩文化中的功能

2.1 扮装拟态

有关中国古代傩礼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夏宫》:“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5]。早期的人类借助原始的动物皮毛和夸张的面具模仿具有超能力的动物,傩礼传达一种狰狞、恐怖、凝重的情绪,以恐怖气氛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6]。在池州傩戏的演出中,扮演者头戴面具身穿上五彩花衣进行傩戏表演,与神灵进行对话。服饰的扮装拟态功能赋予表演者以神性和独特的话语权。

2.2 娱乐审美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傩乡人传统的宗族观被淡化,传统的傩信仰受到冲击。池州傩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乡村独特的文化娱乐活动,各傩神会从市场购置服饰,甚至互相攀比。傩戏演出的服装款式丰富,色彩更加艳丽,更注重舞台表现。近年来,池州傩戏表演经过加工和再创作,已经走出山村,走出国门,登上了专业的表演舞台。在现代演艺活动的推动下,傩戏服饰更多地发挥出娱乐审美的作用。

3 安徽池州傩戏服饰的文化内涵

3.1 传承傩文化的表意符号

傩文化的产生开创了傩面具这个具有特殊表意的符号,傩面具成为现代人考察傩文化发展和流变的重要物质依据。池州傩戏以戴面具表演为重要特征,是其作为一种傩文化形态以古老戏曲形式留存的重要标志[7]。池州傩戏虽然经受到了政治巨变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但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的池州傩戏,其面具和服装仍保持着早期的风貌。每年春节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五,当乡民们戴着面具,穿着傩服,敲锣打鼓,舞动七彩神伞,或走在乡间田野,或演出在古老的祠堂时,历久弥新的傩俗就展现在人们眼前,如图2示。

3.2 民间信仰与地域文化的反映

池州傩戏的发展受民间信仰的影响,逐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傩文化。民间信仰与民众的生存、欲望和观念直接相关,更与他们的生活利益相联系,因而经常表现为功利和实用目的的行为[8]。正因如此,池州傩戏的傩神非常繁杂,有原始的兽形面具,有道教中的神仙,有佛教文化中的和尚,也有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回回面具,还有历史英雄人物,如关羽、包公等,只要能给百姓生活带来保护作用的都加以供奉。此外,傩戏面具的造型突出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特征。佛教道场九华山地处池州市东南境,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受当地佛教文化的影响,不仅各家族都制作和尚面具,且面具造型多慈眉善目,线条非常圆润,显得雍容富态,如图3所示。

图2 佩戴面具和身着傩服的傩仪队伍Fig.2 Nuo team wearing masks and dressing Nuo clothing

图3 刘街乡茶溪汪刘文龙面具与和尚面具Fig.3 Masks of Liu Wenlong(a)and masks of monk(b)

3.3 朴素审美的意识表达

朴素审美是一种以纯朴为美的具体内涵,体现注重本色,崇尚自然的审美[9]。池州傩戏服饰的朴素审美表现在实用美和装饰美2个方面。池州傩戏在寒冷的冬季演出,为了便于穿戴和包裹较多的衣服,选取宽松的袍、衫为主要款式,同时注重穿着的方便性和服用者体型的多样性,多采用绳结系扎的方式,简单实用。在装饰美方面,傩乡人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料进行装饰和搭配。图4示出刘街乡姚村祠堂内一件由乡民自制的棉布傩服长袍。服装表面装饰采用手绘工艺与贴补、拼接工艺相结合,用染料在织物上作画,色彩对比强烈,纹样简单明了。

3.4 祈福纳吉的意愿寄托

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喜庆、吉祥的色彩,人们相信红色能驱邪带来好运,在驱鬼避邪的祭祀的活动中,红色还代表阳气有着驱逐邪恶的能力[10]。红头巾、红衫、红裤、红底花色的裙子是池州傩戏中最常用的服装。池州傩戏服饰的纹样题材丰富,喜闻乐见的吉祥纹样,如团花纹、寿字纹,凤戏牡丹等纹样题材常被运用,传达纳福求祥、风调雨顺的思想内涵。每件傩服从面料选择、服色选择及表面纹样都有讲究,从服饰的每个细节传达乡民虔诚美好的愿望,祈福纳吉的的意愿传达构筑傩事活动的核心。

图4 乡民自制傩服长袍Fig.4 Nuo cotton robe made by Chizhou villagers

4 结论

池州傩戏服饰是池州傩戏直观的外显符号,作为傩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悠久的历史、色彩斑斓的形制、意味深远的文化意涵,展现出池州乡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面貌。它与中国传统服饰一脉相承;傩戏面具不仅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也反映出池州乡民传统的民间信仰;乡民自制的傩戏服装是人们朴素审美意识的传达;借助服装的色彩与服饰纹样,寄托人们祈福纳吉的美好生活愿望。池州傩戏服饰的发展与演变,反映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传统宗族观念与现代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并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1] 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2.QU Liuyi,QIAN Fu.The Introduction of Oriental Nuo Culture[M].Taiyuan:Shanxi Education Press,2006:12.

[2] 王兆乾,吕光群.中国傩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5.WANG Zhaoqian,Lü Guangqun.The Chinese Nuo Culture[M].Shantou:Shantou University Press,2007:5.

[3] 吕光群.贵池傩文化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8:3.Lü Guangqun.The Culture and Art of Guichi Nuo[M]Hefei:Anhu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1998:3.

[4] 何根海,王兆乾.在假面的背后,安徽贵池傩文化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5.HE Genghai, WANG Zhaoqian. Research on Anhui Guichi Nuo Culture:on the Back of the Mask[M].Hefei:Anhui University Press,2000:5.

[5] 阮元.周礼·夏官.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850.RUAN Yuan.Zhouli·Xiaguan.Explanations of Zhouli,Explanations ofThirteen Scriptures[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0:850.

[6] 钱茀.傩俗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12.QIAN Fu.The History of Nuo Custom[M].Nanning:Guangxi Nationalities Publishing House,2000:12.

[7] 李霞.傩面具的美学审视[D].吉首:吉首大学,2012:65-66.LI Xia.An Aesthetic Survery of Nuo Mask[D].Jishou:Jishou University,2012:65 -66.

[8] 陈旭霞.民间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2.CHEN Xuxia.Folk Religion[M].Shijiazhuang:Heb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9:2.

[9] 卞瑞.论中西审美的至高境界:朴素美[J].电影文学,2007(8):49-50.BIAN Rui.Discussion in the highest level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esthetic:the simple beauty[J].Journal of Movie Literary,2007(8):49-50.

[10] 吴雪平.中国传统服装中的五色审美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119-121.WU Xueping.Research in colored aesthe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othing[J].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2009(5):119-121.

Exploration on culture of Anhui Chizhou Nuo opera costumes

CHEN Wei1,2,DU Zhaofang1
(1.College of Light Textile Engineering and Ar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China;2.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Engineering,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021,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hui Chizhou Nuo opera costumes,an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kind research,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Chizhou Nuo opera costumes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thereof in the Nuo culture.By interpretation of apparel external symbols,it explores the hidden costumes cultural connotations.Chizhou Nuo opera costumes inherited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s shape,and are the ideographic symbol of Nuo culture;Nuo opera masks influence by folk beliefs,with the typic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sk shape affected by Buddhist culture in Chizhou area;Chizhou Nuo opera costumes are simple and natural,and convey aesthetic sense of Chizhou villagers;and clothing colors and patterns express happiness and propitious willingness,which built the core values of Nuo culture.

Chizhou;Nuo opera;costume;culture

TS 941.735

A

10.13475/j.fzxb.20140805205

2014-08-25

2015-01-20

安徽农业大学哲学社科繁荣基金重点项目(2013zs06zd)

陈炜(197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及理论研究。杜兆芳,通信作者,E-mail:dzf@ahau.edu.cn。

猜你喜欢
傩戏池州面具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面具中的鱼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晚唐池州诗人张乔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