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春花
从普通教育改革与培智教育改革看现代教育的融合趋势
文/张春花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特殊教育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有是怎样的?通过文献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看到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一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且融合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融合教育的发展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又提出新的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培智教育课程改革;融合教育
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21世纪的教育提出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具有四项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时代的要求必然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程体现教育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课程改革就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正在不断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程理论与培养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结构;4.教学方式;5.评价方式;6.课程管理方式。培养目标上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良好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课程内容上要加强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课程结构上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学方法上善于探索与创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应打破传统评价的单一性,注重甄别性和选拔性,评价目标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课程管理方式上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地域的差异性。
2003年5月,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启动了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工作,2007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新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印发以后,教育部开始制定与之配套的课程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对实验方案的实施产生更好的作用,也会进一步促进培智教育教材的开发。
新的《课程方案》则提出了6个原则,其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原则既是对我国培智学校教育模式现状的总结,也借鉴了普通课程改革所采用的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思路。“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原则是对我“实用性、应用性”等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培智教育发展以来的经验总结。培智课程改革的体现方面:1.课程理念的进步,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2.课程方案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实现教育的个别化需求,促进教育与康复整合;3.课程组织和实施体现课程综合性,以学生生活经验的综合课程组织课程,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4.《课程方案》的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既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201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首先提出要全面推动全纳教育,对普通学校的特殊需要学生提供支持。
1.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普通课程设置从最初的分科课程到重视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早期培智教育课程设计是在普通义务教育课程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随着特殊教育的日渐发展,逐渐注重对特殊儿童的适应性教育及注重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如康复训练的增加。可以看出,普通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也有很深的影响。特殊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材和教学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对于学生特殊行为问题处理更是有具体的方法和策略。随着教育的发展,普通教育的教育难题日益突出,最明显的就是随便就读学生的问题行为等,利用特殊教育的相关资源为普通学校特殊需求学生提供支持是十分迫切。
2.社会对融合教育的呼吁
社会对融合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2014年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其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全纳教育(融合教育),使每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可见,我国融合教育的大力发展已提上日程。普通课程必须考虑课程的的个别化要求,特殊教育课程从片面课程(one size fits all)到平行课程(parallel curriculum)再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为一体的通用课程(universal curriculum)。通用课程,即全方位的课程,从全方位调整以满足所有孩子需求。特殊教育课程和普通教育从理念到具体实施必须重新走向新的融合。
纵观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我们看到了教育发展的轨迹,看到了现代教育融合的趋势,融合教育对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又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放眼国际,看到其他国家融合教育的实施,借鉴其有效的方面,更好地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 (09).
[2]于江.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1(04).
[3]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报告出台[J].现代特殊教育,2007(03).
[4]盛永进.特殊教育课程范式的演进及其转向[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
[6]孙美丽,申仁洪.美国特殊教育课程融合取向的设计模式及启示[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03).
[7][EB]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 201401/t20140118_66612.html.
张春花(1988-),女,汉,重庆云阳人,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辅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