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孙俐,王坤,王利群.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 303;.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 300070
生态医学模式视角下护理伦理新观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杨娟1,孙俐2,王坤1,王利群1
1.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2.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300070
[摘要]目的对临床工作的护士进行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增加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在吉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的患者413名,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7人,对照组206人。结果印象层面中,对护理人员人文知识素养,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方面;心理层面中,对护理人员体贴照顾,有足够的沟通交流以及服务温馨方面;知识层面中,了解患病原因和机制、促进健康生活理念满意度方面;总体评价层面中,总体满意率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可以提升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生态医学模式;护理伦理;生态价值观;生态安全观
New Concepts of Nursing Ethics in the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YANG Juan,SUN Li,WANG Kun,WANG Li-qun.
1.Jilin Medical University,Jilin, Jilin Province, 132013 China;2.Nursing College, Medical University Of Tianjin, Tianjin, 30007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es’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crease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by training the clinical nurses in new concepts of nursing ethics in the ecological medical mode.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413 patients in a grade three A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from October 2014 to March 2015. 413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207 patients we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06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humanities knowledge and service attitude (impression level);nursing care, enough communication and service (psychological level);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disease,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life concept satisfaction (knowledge level);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overall evaluation). Conclusion Training the clinical nurses in new concepts of nursing ethics in the ecological medical mod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creasing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Nursing ethics; Ecological value; Ecological safety
生态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疾病与健康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生态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核心思想是人的健康不仅包含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且包括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1-2]。生态医学模式视角下,护理伦理的研究视野拓展到:生态环境与患者防病治病的关系,生态环境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影响,患者的健康道德等,同时树立了生态价值观念、新健康道德观念、生态安全观念和新整体护理道德观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娴熟的沟通技巧以及细致的观察能力,还需要掌握护理伦理知识[3]。2014年10月—2015年3月为验证护理伦理新观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该研究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取得了一定实效,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1研究对象
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吉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的患者,共计413人。纳入标准为:①住院时间≥1周;②愿意配合该次调查。排除标准为:①住院时间<1周;②具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患;③不愿意配合该次调查。符合标准共413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214人;年龄最小22岁,最大6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5人,高中/中专117人,大专132人,本科生及以上79人;病程最短2周,最长7年。将413名调查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7人,对照组206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病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研究工具
使用问卷调查法测评患者对经过护理伦理新观念培训后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4个层面,12个问题。包括印象层面、心理层面、知识层面和总体评价层面,其中印象层面反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浅表印象;心理层面反映患者对护理人员进行的人文关怀是否满意;知识层面反映患者对护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人文素养及健康宣教意识的评价;总体评价反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预实验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系数为0.723;在预实验前后多次请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修订和审查,确保问卷内容效度较好。
在研究过程中,向调查对象解释调研目的,在取得调查对象同意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研人员指导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回收问卷,及时核查,如有遗漏项,请调查对象及时补充填写。
1.3干预方法
由护理部组织成立护理伦理新观念学习小组,各临床科室推荐1名护理骨干参加学习,对学员进行集中强化护理伦理新观念专业培训。小组定期召开学习报告会进行心得交流,对学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深化学员对护理伦理新观念的认识。同时,教授学员在护理伦理新观念指导下对病人进行“绿色护理”,使患者意识到疾病的形成与其所在的环境密切相关,只有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共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持续性健康。通过床旁教育或者开展病友会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理解只有人人都有保健行为,人人方有保健环境,人人才有健康保证;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促进病人的保健行为,对出院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舒缓患者因疾病带来的抑郁和焦虑的心态,积极与患者交流,采用适当的方式安慰患者,并且调动患者的家属或者朋友给予患者积极的社会支持。
1.4研究步骤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相同内容和方式的基础护理,同时由经过护理伦理新观念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绿色护理”,在实验进行2周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1.5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印象层面满意度
从印象层面来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人文知识素养的满意率为49.0%,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率为82.5%;实验组这两项的满意率分别为65.7%、92.8%,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满意与否,由于培训并不包括操作技能的强化,所以两组在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印象层面满意度的比较[n(%)]
2.2心理层面满意度
从心理层面来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体贴照顾,有足够的沟通交流以及服务温馨三项中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7.6%、50.0%、42.2%,实验组的满意率分别为61.4%、68.1%、54.1%,两组在这三项满意率上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心理层面满意度的比较[n(%)]
2.3知识层面满意度
从知识层面来看,对照组患者对明确自我护理与康复上的满意率分别是56.3%,实验组的满意率分别是58.5%,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力和学习力有关,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需要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在了解患病原因和机制、促进健康生活理念满意度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知识层面满意度的比较[n(%)]
2.4总体满意度
从总体评价层面来看,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在促进疾病恢复的满意率是87.4%,实验组的满意率是85.5%;对于是否愿意继续接受服务的比例上,对照组为86.9%,实验组为87.9%,两组在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疾病的恢复主要与诊疗技术相关,而愿意继续接受服务例数则因部分患者即将出院,或者转科。在总体满意率上,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率(82.6%)高于对照组(73.3%)。(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的比较[n(%)]
该研究显示,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及实行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的基本印象。经过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及实行后的护理人员会更加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如心理照护,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及实行使得护理人员增强了健康宣教意识,并把新观念融入健康宣教中,使患者形成新健康观及人人都有保健行为,人人方有保健环境,人人才有健康保证的大卫生保健观。同时,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总体评价有所提升,新的理念以及健康教育内容对于护理工作的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
建议今后:①常态化临床护理工作者的护理伦理新观念培训。医院的医德医风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部门能否适应新形势,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而护士作为医院的一线工作者,直接与患者密切接触,因此应注重对护理工作者的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以提升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及职业道德。而一种新观念的引入,一种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常抓不懈,因此,需要把护理伦理新观念的培训常态化,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如根据不同职称护士分层次设定培训目标[4],通过定期开办相关讲座,科室内每月组织学习汇报,模拟训练,观看教学片等方式进行临床培训。在开展临床护理伦理新观念再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医院不仅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或工龄,也要根据不同层次护士的伦理学知识水平及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5]。
②将护理伦理新观念内化于临床技能操作中。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进行临床操作,并且把护理伦理新观念贯穿到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强调操作前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其尤强调对患者生存环境的评估全面了解患者致病的原因,采取适宜的符合护理伦理新观念的绿色护理。
③丰富考评制度。护理伦理新观念的植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教育,更需要在实践中自我磨炼。而丰富护德量化的考评制度和进行各种形式的评分[6],逐渐将护理伦理新观念内化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这将利于提升护士的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加大奖励和惩处的力度。监督人力资源与教育培训部、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在年度考核、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中对其考评结果的应用;将考评优秀事迹在院报刊登,树立正面典型[7]。
[参考文献]
[1]杨娟.生态医学视域下护理伦理新观念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
[2]李艳梅,王娅敏.对生态医学模式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5,4(5):339-341.
[3] Volker DL.Is there a Unique Nursing Ethic[J].Nursing Sci Q,2003,16(3):207-211.
[4]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491.
[5]王罕琪,俞今晶,张晨,等.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知识及应对伦理问题能力的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5):581.
[6]崔雪艳.浅谈中职护生的分段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5):131.
[7]孔明烁,李赵城,亢雪岩,等.PDCA循环在我院医德考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学院学报,2014,28(2):121.
收稿日期:(2015-04-08)
[通讯作者]王利群(1965.8-),女,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社区护理及护理管理。
[作者简介]杨娟(1981.3-),女,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社区护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6(c)-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