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芹 王 芳 周保娣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邳州 221300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用实验方法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出来[1],因这两种疾病将严重影响新生儿体格、智能的发育。血标本采集是筛查的第1 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襁褓包裹”法将新生儿仰卧于采血台,选择足跟部穿刺采血。另外,世界卫生组织采血指南规定[2]:年龄<6 个月、体重<10 kg 的婴儿收集末梢血时应该选择足跟穿刺,穿刺部位为足跟内侧或外侧[3]。临床实践发现,在该部位随意穿刺一次,很难采集到符合要求的血标本,新的定位方法能提高采血成功率[4],但新生儿的血容量多集中躯干及内脏,四肢末梢血液较少,且血液黏稠度高[5],所以一次穿刺成功率不稳定,同时新生儿哭闹等不适反应明显,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经常发生护患冲突。本院改用“袋鼠式”护理方法,即由新生儿母(父)亲直立式将其紧贴在胸口进行皮肤接触式直立位采集足跟血[6],效果明显优于“襁褓包裹”法,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 年1~10 月本院产科病区随母亲住院的600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男女孩各300 例。入选条件:①孕足月经阴道自然分娩;②出生时1 min 新生儿Apgar 评分在7~10 分,5 min 时为10 分;③出生时体重3000~4000 g;④出生时无器械助产史,无先天畸形,无任何药物使用史;⑤日龄均为5 d;⑥纯母乳喂养;⑦父母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告知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入选新生儿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 例,两组在性别、日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喂养方式、足跟血采集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研究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固定1 名护理人员采血。两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第5 天充分母乳喂养后1.0~1.5 h(新生儿血容量处于高峰)[7]采血。采血前正确填写采血片上的各项信息,自采血开始至采血结束后1 min,由专人用数码相机将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四肢活动和哭闹情况录入,由摄像者发出开始口令。在研究结束日回放录像并观察记录新生儿的反应,具体方法如下。
1.2.1 试验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 采血时由新生儿母(父)亲直立式将其紧贴在胸口进行皮肤接触式直立位,坐于一阶梯式高凳上,采血者坐于一侧矮凳上,新生儿双下肢下垂,双足处于身体最低处,暴露足跟穿刺点,在足跟的足底内侧静脉以及足跟外侧小隐静脉分支处,即外裸向足底做一垂线与足底边缘线的交界处作为穿刺点[8],用75%乙醇消毒待自然晾干,采血者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环形紧握足后跟绷紧穿刺部位,这样针头刺入时不易伤及腱膜和骨膜,减少新生儿局部组织的损伤[9,用专用采血针刺入2~3 mm,让血自然流出,用消毒干棉签拭去第1 滴血,待血液再流出足够量时将血片上端滤纸轻轻与血滴接触让其自然渗透到滤纸上,直径>0.8 mm,共3 滴。当出血量不足时用手轻柔挤压新生儿小腿,足跟部位。采血完毕妥善处理好穿刺点,向家长交代24 h 内避免污染、潮湿。
1.2.2 对照组采用“襁褓包裹”法 采血前至采血结束后1 min 新生儿仰卧于采血台上,其余均同试验组。
1.3.1 新生儿状态、哭吵、行为评分 采用美国国际圣路加医疗中心NICU 新生儿疼痛的评估量表对新生儿采血时的状态、哭吵、行为进行评估[10],分为1~5 级评分,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 分:新生儿状态方面的表现为放松、熟睡、安静,哭吵方面的表现为不哭,行为方面的表现为自然体位、四肢放松时代表无痛;3 分:状态方面的表现为清醒、烦躁、不满表情伴活动、额头皱起、手足乱动,哭吵方面表现为呻吟,行为方面的表现为不安静、心率呼吸改变,时代表有些痛、不舒适;2分:新生儿在状态、哭吵、行为方面的表现介于1~3分;5 分:状态方面的表现为背弓形,极度紧张、不伴活动的不满表情、肌肉松弛、皮肤苍白,哭吵方面的表现为尖叫、无声的流泪,行为方面的表现为关节僵硬、运动失调时代表最痛;4 分:状态、哭吵、行为方面的表现介于3~5 分。
1.3.2 采血成功率及采血持续时间 统计两组新生儿首针穿刺采血成功率及采血持续时间。
1.3.3 满意度 采血结束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新生儿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由家长当场填写,并回收。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新生儿在状态、哭吵、行为方面的平均评分为(3.48±0.76)分,低于对照组的(3.84±0.9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状态、哭吵、行为评分的比较(n)
两组新生儿均按时完成血片标本采集,标本合格率为100%。试验组新生儿首针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首针穿刺采血成功率及采血持续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n(%)]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在状态、哭吵、行为方面的评分,首针穿刺采血成功率,采血持续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临床实践发现,采用试验组的方法采集足跟血对新生儿更安全。如何选择合适的采血体位和部位,尽量保证首次穿刺采血成功在临床上尤为重要。
新生儿无任何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对新生儿的伤害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新生儿对疼痛不会表达,经常、持久的疼痛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有害的,刺激和疼痛能够导致应激反应,如果缺乏适应能力,就会导致生理失调[11]。研究报道,反复啼哭会影响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12]。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俯卧位能增加新生儿的舒适与安全感,减轻对不良刺激的应急反应,“袋鼠式”护理方法时新生儿直立式紧贴在母(父)亲胸口处类似于头高足底俯卧位。研究[13]报道,母儿自我协调互动模式指出“袋鼠式”护理方法可提供类似于子宫内的刺激,如母亲的手臂可类似子宫将新生儿紧紧拥抱,当新生儿被拥抱时,母亲的呼吸声、心跳声、血流声刺激着新生儿,使其如仍在子宫内一样,进而使新生儿感受到信赖与安全感,减缓其对不良刺激的应激反应。另有研究[14]报道,实施“袋鼠式”护理时,新生儿一般较安静、无哭闹,这表明“袋鼠式”护理可以给新生儿带来“安慰”的感觉,皮肤接触又可以刺激细胞传入纤维兴奋大脑边缘系统而产生“愉快”的感觉,这些感觉可抑制疼痛的传导,进而减轻疼痛反应。新生儿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质尚未形成,轻微刺激可产生全身应答反应,即“泛化反应”,这种反应在新生儿取仰卧位时出现,因此,“襁褓包裹”法仰卧位采集足跟血时新生儿表现出的哭吵行为状态更明显,而实施“袋鼠式”护理模式采集足跟血,新生儿相对舒适,减轻了对其伤害。
张春花[15]的调查分析指出,一针穿刺采血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采血部位选择不当。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和内脏,四肢末梢循环差,“袋鼠式”护理采集足跟血时新生儿双足处于身体最低处,由于重力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短时间内下肢静脉处血量丰富,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量增加,扎针后血滴迅速形成,缩短了采血时间,又由于血流丰富,采集到的血斑足够大,不必要足跟局部反复挤捏,避免了组织液被挤出使血液稀释,保证了血标本的质量。“襁褓包裹”法采集足跟血时经常遇到扎针后血量不足需反复用力挤捏足跟部,延长了操作时间,增加了足跟红肿的发生率,造成对新生儿的损伤。如果采集的血标本不合格,还需重复采集,既增加新生儿的创伤和痛苦,又降低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襁褓包裹”法采集足跟血时需将新生儿仰卧位放置于采血台上,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加上采血时的刺激,容易发生溢乳、呕吐,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误吸而发生窒息。采用“袋鼠式”护理体位,新生儿整个身体几乎处于直立位,避免了采血时刺激诱发新生儿溢乳、呕吐导致的误吸现象,确保了新生儿的安全。
综上所述,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采集足跟血,新生儿不适反应轻微,首针穿刺采血成功率高,采血持续时间短,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操作简便,又能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1]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5.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guidelines on drawing blood:best practices in phlebotomy[M].Geneva,2010.
[3]Arena J,Emparanza JI,Nogués A,et al.Skin to calcaneus distance in the neonate[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5,90(4):F328-F331.
[4]黄芝圃,张小芹.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改进足跟采血法的观察和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637-638.
[5]沈晓明.儿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6]Cattaneo A,Daveazo R,Uxz F.Recommand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Kangaroo mother care for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J Acta Pediatr,1998,18(7):440-445.
[7]闫焕玉.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有效方法及血标本采集技巧[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897-898.
[8]孙丽娟,胡国丽.重力作用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6):38.
[9]梁叶.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9):2356-2357.
[10]李红.新概念护理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1-194.
[11]金调芬,李文洲,潘文钦.不同体位足跟采血对新生儿疼痛反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14-115.
[12]Frank LS,Miaskowki C.Measurement of neonatal responses to painful stimuli:a research review[J].J Pain Symptom Manage,1997,14(6):343-348.
[13]Anderson GC.The mother and her newborn:mutual caregivers[J].JOGN Nurs,1977,6(5):50-57.
[14]Barr RG.Reflections on measuring pain in infants:dissociation in responsive systems and "honest signalling"[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1998,79(2):152-156.
[15]张春花.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合格的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5):99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