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宗 段雯 张健
喜炎平注射液在某院儿科中应用的合理评价
熊光宗 段雯 张健
目的评价某院儿科喜炎平注射液使用的安全性, 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情况, 对其使用安全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调查用药患儿3087例, 发生不良反应2例, 发生率为0.06%。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颜面潮红和皮疹, 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喜炎平注射液在应用时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联合用药存在风险等问题。结论应制定干预措施, 规范喜炎平注射液的使用来进行风险管理, 实现安全用药。
喜炎平注射液;合理性评价;不良反应;风险管理
喜炎平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 主要成分为穿心莲总内酯、 穿心莲新苷、 脱水穿心莲内酯等, 常用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其他感染的治疗[1]。近年来, 随着该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其不良反应报告也不断增多。作者调查某院儿科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3087份病例, 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4日~2013年12月14日某院儿科住院患儿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患儿, 共3087例。填写“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筛选卡”, 调查内容包括患儿基本情况:科室、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用药情况:用法用量、溶媒、适应证、联合用药情况;观察结果:不良反应事件、症状等。
1.2 确定调查员和研究前培训 确定药剂科2名临床药师为调查员, 调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为观察人员。调查员召集调查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前培训, 内容包括喜炎平注射液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再评价方案、《中药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筛选卡》填写及不良事件处理。
1.3 观察时间与方法 从用药开始至出院为观察期, 给药后30 min内密切观察,30 min后采取医护人员定期检查或由患儿主动汇报的方法观察。出院后仍接受患儿的主动汇报,并注意鉴别用药的相关性, 并加以记录。
1.4 评价方法 参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新编药物学》第17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喜炎平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等, 对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2.1 患儿的基本情况3087例患儿其中男2141例, 女946例;年龄1个月~13岁。
2.2 原发疾病 喜炎平注射液最常见的病种为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见表1。
2.3 疗程和用法用量 用药疗程为2~14 d。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滴注, 滴速为15滴/min;喜炎平注射液说明书规定其儿童用量为5~10 mg/(kg·d), 并控制滴速在30~40滴/ min。在所有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患儿中, 有142例剂量<5 mg/(kg·d),89例剂量>10 mg/(kg·d)。见表2。
表13087 例患儿疾病分布情况(n, %)
表23087 例患儿疾病用药疗程统计(n, d)
2.4 溶媒3087病例中, 喜炎平注射液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485例(48.10%);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795例(25.75%);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784例(25.40%);采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23例(0.75%)。
2.5 联合用药情况 所有病例均联合使用了其他药物, 其中两联使用921例, 三联使用1625例, 四联使用526例, 五联使用15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前三名分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457例)、阿莫西林舒巴坦钠(601例)、头孢呋辛钠(189例), 联合使用专科用药前三名分别是氨溴索(1425例)、氨茶碱(434例)、利巴韦林(175例)。
2.6 不良反应事件 某院调查的3087例儿科患儿中发生皮肤过敏反应2例(0.06%), 均表现为颜面潮红和皮疹。
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腹泻等疾病, 治疗效果良好[3]。喜炎平注射液说明书的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 止咳止痢。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本次调查发现临床存在超适应证用药, 而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 缺乏中医理论知识使用中药, 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 是中药上市后临床风险因素之一[4]。
本次调查发现喜炎平注射液在某院儿科中的不合理应用, 还表现在超剂量或剂量不足。临床一些医生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副作用小,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 超剂量用药现象普遍。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易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或者产生药物依赖性。这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 不得超剂量或剂量不足使用。超剂量使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5];而剂量不足会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
联合用药、配伍不当也存在风险[4]。在本次调查的病例中, 患儿联合用药较多为头孢菌素类、注射用氨溴索等。2004~2005年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 两种以上药品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762例, 占51.61%[5]。喜炎平注射液与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 含量发生变化, 不宜配伍使用[6]。与注射用氨溴索、头孢派酮-舒巴坦混合出现混浊[7,8]。文献报道含电解质的溶媒与之配伍后微粒数增加较多[9]。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极易产生相互作用, pH值的改变或与其他注射剂联用都会引起不溶性微粒的形成, 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对制剂质量的影响很大, 若微粒被注入人体, 会引起热原样反应和过敏反应。如确实需要联合用药, 要仔细考虑不同药物的用药间隔时间及是否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第48期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报告,2011年喜炎平注射液的病例报告涉及14岁以下患儿1048例(占71%)。某院儿科应用调查中有2例发生过敏反应, 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均治愈。随着喜炎平注射液的广泛应用, 其不良反应病例日趋增多,主要为变态反应, 儿童发生率较高[10]。患儿机体免疫力水平较低, 肾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器官发展不够成熟, 机体排泄与解毒功能较弱,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较长, 因而较易在注射药物后产生不良反应。虽然本次调查收集到不良反应病例较少, 但仍然建议医护人员应慎重使用, 加强监测。
4.1 严格把握适应证、用法用量 临床医师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严格把握适应证, 遵照说明书合理选择溶媒与剂量,避免超适应证、超剂量等用药情况出现。
4.2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 老人、婴儿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 初次使用的患儿应加强监测;孕妇禁止使用。
4.3 谨慎联合用药 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 谨慎联合用药。如需联合使用其他静脉用药, 应谨慎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4.4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给药前应先询问患儿是否为过敏体质,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针对这类用药患儿应慎用, 确需使用须加强观察, 以便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及时进行处理。
4.5 其他 药物性状改变时禁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儿童以30~40滴/min为宜, 成人以30~60滴/min为宜;稀释溶媒的温度要适宜, 确保输液时药液为室温, 一般在20~30℃为宜。
[1]高兆容. 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防治5例分析. 广西医学,2007,29(12):1926-1927.
[2]陈翔, 陈婉菁.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前后我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药学研究,2013,32(7):420-421.
[3]迟春花, 何冰, 陈乐章, 等. 喜炎平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1(10):628-630.
[4]王永炎, 杜晓曦, 吕爱平.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设计方法与实施.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6-178.
[5]苗莉莉.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的合理性. 首都医药,2012(10):42-43.
[6]冯敏. 喜炎平注射液与7种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156-157.
[7]韦丽华, 李懿, 李霞.喜炎平注射液与常用抗生素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考察.广西医学,2008,30(6):879.
[8]刘会美, 谭启明. 氨溴索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60.
[9]樊文萍, 卢贞. 临床应用喜炎平需注意的问题. 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4(26):53-54.
[10]莫银燕. 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274-2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099
2015-03-17]
广东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项目编号:GDADR-X2011004)
438300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项目协作医院)药剂科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