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疗效观察

2015-03-08 00:29陈栋梁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6期

陈栋梁

(信阳市中心医院 口腔科,河南 信阳 464000)



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疗效观察

陈栋梁

(信阳市中心医院 口腔科,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上前牙根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牙冠延长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牵引操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TM)、牙龈沟出血指数(SBI)等手术指标及功能满意度评分、美学效果评分等。结果两组治疗后TM、S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SBI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美学效果评分、功能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符合生物学原理,疗效确切,效果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上前牙复杂根折;正畸牵引;牙冠延长

近年来,作为面部较为突出部分上前牙根折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关于上前牙根折断的修复也成为牙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牙体、牙髓治疗及修复技术的发展,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越来越受到欢迎[1],不过也存在治疗后牙周形态和牙根松动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问题。信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应用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64例上前牙根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牙根长度足够,根尖孔闭合,牙根无弯曲,牙周组织健康,患牙有一定的保留价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32~55(35.6±3.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34~57(34.2±3.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改良牙冠延长手术治疗,行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在患牙牙龈的腭侧作一内斜切口或移行沟内切口,然后切开全部的黏膜瓣至邻牙,最终翻起全厚瓣,并充分暴露断根和周围的牙槽骨组织。在全视野下将需要切除的软组织全部切除、冲洗。待止血洁净后使用高速球钻降低牙槽骨嵴顶,保持牙根折断面到牙槽骨嵴顶距离在3~4 mm 之间。若腭侧位点低于正常牙槽骨嵴顶以下>4 mm,此时应尽可能保持牙槽骨嵴顶之上与牙槽骨嵴顶对齐,通过修复断面以使断面与牙槽骨形态适应。观察组采用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先行正畸牵引,对患牙残根进行根管治疗后通过不锈钢丝弯制牵引钩,粘在根管之内,在残根的两侧 2~3个邻牙唇面粘上方丝托槽,通过澳丝进行残根的牵引,保持牵引力为 30~50 g,于4~6周完成牵引治疗。在固定 8~10周后再行改良牙冠延长术,操作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①手术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牙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等变化。②治疗后美学效果评分和功能满意评分:对术后的上前牙复杂根折美学效果、功能满意度评价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计算,评价方法是:通过10 cm标尺的10个刻度表示患者对治疗后美学效果和功能满意度的评价,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2结果

2.1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及牙龈沟出血指数变化数据显示,两组手术前牙龈松动度(TM)、牙龈沟出血(SBI)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M、S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SBI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M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TM、SBI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2)P<0.05。

2.2两组治疗后美学效果及功能满意度评分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美学效果评分、功能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美学效果及功能

3讨论

上前牙复杂根折多系外伤所致,直接修复容易引起牙周组织炎症,目前多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生物学宽度,即牙龈沟底部到牙槽骨嵴顶间的恒定距离实现对牙龈、牙槽骨的修正,充分延长牙冠,使其达到生物学宽度,实现功能的修复和牙齿美观度的改善[2]。不过,传统的牙冠延长术受唇腭侧折断面的影响,牙周形态、牙根松动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探讨应用改良式牙冠延长术,该术式基于常规牙冠延长术原理,将劈裂的牙槽骨骨嵴顶降至牙断缘根部方向 3 mm 部位,既保证了生物学宽度,明显减少了相邻位点和邻牙去骨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相邻牙齿间的协调,减少黑三角现象的发生,牙周形态得以保证。从改良牙冠延长术操作关键点来看,核心是骨切除,这依赖于术前对牙槽骨高度的精确评估,计算术后冠根比例,避免术后骨量不足以支撑牙根功能发挥,引起牙根分叉病变[3]。此外,牙周组织能否提供足够的三维附着力也十分关键,为满足上述要求,通过正畸牵引对残根进行冠向牵引,实现牙槽骨向牵引方向生长,并配合牙冠延长术操作,确保牙龈缘趋于协调美观[4]。本组数据显示,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后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较治疗前和单纯行牙冠延长术的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美学效果评分、功能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疗效确切,能改善修复牙周组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薇,胡玉乾,佟凊.改良式牙冠延长术保存斜折上中切牙 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11):681-682.

[2]李军科,程瑞卿.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比较[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25(11):38-41.

[3]李新,马科院.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23-25.

[4]马春亮,唐晓琳.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术在保留残根治疗方面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 6(3):187-190.

[责任编校:赵唯贤]

[中图分类号]R 7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276(2015)06-0726-02

作者简介:陈栋梁(1980-),男,河南省舞阳县人,学士,主治医师,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