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浙江 杭州310018)
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及其特点分析
胡瑞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浙江 杭州310018)
摘要:文章根据Berntsen等人提出的“中心生活事件量表”,结合自传记忆三大功能研究,编制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问卷,对两所院校361名大学生进行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体现在:1)日常生活参照;2)生活转折;3)自我转变;4)自我认识。对339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测试,发现四因素结构与构想模型吻合性较好。积极生活事件作为中心事件的比重及其对自我认识的影响显著高于消极生活事件,中心生活事件功能在性别、专业、年级、学校类型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自传记忆;中心生活事件;自传记忆功能;因素分析
自传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是日常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与自我经验相联系的信息存储与提取过程,是个体对过去生活事件的回忆[1-2]。以往对自传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对过去生活事件如何回忆、回忆多少和回忆准确性等问题,如国内秦金亮等人对自传记忆的形成、发展以及提取机制的探讨[3-4]。尽管这些方面非常重要,但仍不能涵盖自传记忆的所有部分。近年来,除了新兴的有关自传记忆脑机制的研究外,研究者开始关注自传记忆的内容及其功能。Bluck, Alea,Rubin(2005)通过制作自传记忆功能问卷,提出自传记忆三大功能:指导功能,社会功能和自我功能。指导功能是指过去的生活事件对我们现在行为、生活的指导意义;社会功能聚焦于我们与他人分享过去经历,从而建立、维持和发展社会关系;自我功能意指自传记忆对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如增强自我或使自我保持一致等[5-6]。
Pillemer等人的研究大多以重大生活事件或负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揭示这类事件的指导功能[7]。那么一旦这类事件融入个体自传记忆,且成为个体一段时间内所有生活事件的中心,将对个体造成什么影响呢?中心生活事件广义上是指生活中极少发生的,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体影响最大的一件事,该事件可分为积极事件(如考入大学)和消极事件(如失去亲人)两种类型。本研究中,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是指在过去一年内,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对个体影响最大且伴有强烈情绪体验的一件事。
中心生活事件作为个体一段时间内自传记忆的亮点或标志,相比较普遍事件,更容易稳定自传记忆,而且会对个体日后行为改变、认知等带来影响[8]。Berntsen等人(2006)提出中心生活事件量表,认为中心生活事件对个体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日常生活参照作用、生活转折点和个体同一性成分[9],研究还指出如果个体把创伤性事件作为中心生活事件,可能与事件发生后个体表现出的PTSD症状显著相关。然而,该研究并未对中心生活事件量表和维度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问卷”,进而对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的功能及其特点予以探索,以期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一、方法
(一)理论假设
中心生活事件作为自传记忆的重要标记,其对个体的功能隶属于自传记忆功能研究。Rubin等(2005)指出,清晰而鲜活的自传记忆可用来建构我们的生活,并赋予生活以意义。从自传记忆准确性来看,情绪参与程度越高、对个体越重要的事件,其稳定性与准确性更好[9]。自传记忆中“中心生活事件”的提出,属性上具备这两种特征,所以其对个体生活和自我都可能带来改变。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关注过去发生在个体身上的负性事件,尤其是创伤性事件,如果这些创伤性事件成为个体自传记忆的中心或参考点,会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Berntsen等人(2006)的研究。然而,中心生活事件也包含积极事件,虽然很多是基于文化层面的,比如大学毕业,找到工作、结婚等,但这类型事件同样会纳入个体同一性和生活中[10]。为了更全面地对中心生活事件功能进行探讨和分析,本研究未对事件类型进行限定,所编制的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问卷采用了Berntsen等人原先的理论构架:1.日常生活参照作用;2. 生活转折点;3.个体同一性成分,在设计具体条目时,结合了Bluck等人(2003)的自传记忆功能问卷。
(二) 编制问卷与施测
经相关方向研究人员评定和建议,总结之前研究文献,把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性别、文理科、事件类型和情感激烈程度(事件发生时和测试时)的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根据理论构架、个人访谈、专家评定等形成预测问卷34个条目。三个分问卷的条目数分别是11、11和12。采用Likert五点评定方式,从“完全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进行1-5的计分。
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某综合大学两所大学学生。预测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89份,其中事件情感激烈程度得分在3分及3分以上的视为有效问卷,共361份。正式施测共发送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39份。其中男生171人,女生168人;师范院校166人,非师范院校173人;大一60人,大二66人,大三179人,大四34人;文科生161人,理科生178人。所使用统计软件为SPSS15.0 和AMOS7.0。
二、结果与分析
(一) 探索性因素分析
自传记忆功能研究指出,自传记忆三大功能间相互作用,相关程度较高[11-12]。因此,本研究对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作用的因素分析采用斜交旋转(Promax)。通过对原始问卷34个条目做主成分分析,生成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8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090%。根据卡特尔“陡坡检验”原理和因素结构点状图,结合理论假设,强制抽取三个公因子后,KMO值为0.862,方差贡献率38.811%,但个体同一性成分与日常生活参照两维度条目交叉出现在一个维度,难以解释,且方差贡献率过低。随后抽取四个因子(43.692%)对数据进行分析,删除因子负荷低于0.4和共同度低于0.3的条目,以及在两维或两维以上负荷较高的条目共13条,KMO值为0.832,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63%。
表1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结合文献对所提取的四个公因子进行命名,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可划分为四个维度:生活转折、自我认识、日常生活参照及自我转变。其中生活转折包含了如“我觉得我的生活因这件事而改变;这件事发生之前的生活,与发生之后的生活有明显不同;我觉得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等,这一维度强调中心事件发生后,个体生活模式所发生的转变;其次是自我认识维度,自我认识表述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我是谁”的问题,这一维度类同于自我同一性成分,表明个体通过中心生活事件对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反思,例如项目30“我觉得这件事的发生成为我认识自己的一部分”;日常生活参照更多指事情发生后对后期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与自传记忆三功能中的指导功能含义接近,如条目4“这件事成为我现在解决一些事情的参照”等。最后为自我转变,含义是指自我所发生的改变,强调这件事对自我认识改变所发生的作用。例如“这件事发生后,我感觉自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因子相关
按主成分因子分析要求,所提取公因子在结构上既要有同质性,但又要相对独立。Bluck等人对自传记忆三大功能研究表明,自传记忆指导功能与自我、社会功能的相关程度达到0.53与0.46,自传记忆指导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自我与社会功能[11]。表2可见,所提取四因子彼此均达到显著相关,相关程度介于0.248-0.418之间,与之前假设一致,表明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相互联系。在因子与总分相关上,四因子与总分的相关均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尽管自我认识与自我转变显著相关,但仍低于与其他因子间相关。通过强制输入三因子进行分析,发现自我转变与自我认识无法融入一个维度,说明两者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独立性,这与Berntsten等人的研究略有不同。自我认识和自我转变可能都属于自我同一性成分,但自我转变更倾向于个体在经历中心生活事件后,自我在前后所发生的明显改变,这里所强调的是“我的改变”,例如条目3“这件事发生后,我与之前的“我”有所不同了”。而自我认识更强调对“我的认识和理解”,如条目12“这件事成为认识我自己的一部分”。自我认识与改变属于自传记忆的自我功能,日常生活参照表达了自传记忆的指导功能。
表2 各因子相关矩阵
注:**表示相关程度达到0.01显著性水平
(三)项目区分度与一致性系数
对21个条目进行项目分析,发现各条目与分量表之间的相关介于0.662-0.791之间,条目与总得分之间的相关介于0485-0798,均达到0.01显著性水平。以27%为限区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差异显著(p=0.001)。题总相关、项目与分问卷相关、T检验结果一致,表明条目区分度较高。另外,各分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7、0.840、0.721和0.647,总体一致性系数为0.839,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内部一致性稳定。
(四)结构效度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对量表进行修正,从两所高校收集数据339份,本研究分别对三因素和四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众多拟合性指标中,χ2/df是直接检验样本协方差矩阵和估计协方差矩阵间的相似程度的统计量,它的理论期望值是1,χ2/df越接近1,表示协方差矩阵和估计的协方差矩阵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模型的拟合性越好。通过AMOS7.0 对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两种模型的χ2/df分别为1.286(四因素)和1.387(三因素),说明两种模型拟合度不错,可以被接纳。但三因素模型的TLI、CFI、IFI分别为0.790、0.818、0.823,RMSEA值为0.083,与理论模型的匹配程度较低,结构效度不理想。四因素模型的TLI、CFI、IFI的值分别为0.878、0.886、0.897,接近0.9,RMSEA的值为0.058,拟合效果较好。
(五)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的差异性检验
本研究对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在事件类型、性别、年级、专业、学校类型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心生活事件中,大学生提取的积极事件占57.5%,消极事件为42.5%,卡方检验显示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6),表明大多数学生会把过去发生的积极事件作为中心生活事件。积极事件对自我认识的影响高于消极事件(p=0.002),表明积极事件作为中心生活事件,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而积极与消极事件在自我转变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积极事件可能与消极事件相比,尽管对自我的认识增强,但自我转变并无优势,自我认识的加强不一定会带来自我转变。积极事件对大学生作用的总分高于消极事件,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64),但仍能说明积极事件更容易融入自我与生活当中。在生活转折、自我认识、日常生活参照得分以及总分上,男生均高于女生,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中心生活事件对男生的作用高于女生。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性别与事件类型在总分上交互作用不显著(p=0.287)。理科学生在总分、生活转折、日常生活参照以及自我认识得分上显著高于文科学生。师范类学生在总分、生活转折及自我认识得分上显著高于综合大学学生。大二学生在总分上明显高于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p=0.003),大一、大三和大四之间没有差异;最后,在情感激烈程度上,事件发生时的情感激烈程度明显高于测试时,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表明一段时间过去后,个体对中心生活事件的情绪情感体验程度下降。
三、讨论
“我们的记忆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这句话是自传记忆研究中的一个谚语[2]。自传记忆是个体人格构建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可以从过去生活经历中提取经验,指导现在的生活,认识自己,或与别人进行交流,从而使自我和生活发生改变[12]。中心生活事件是以自传记忆为基础,作为某时间段内自传记忆的核心或标记而对个体产生作用。本研究通过编制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问卷,发现中心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作用包括日常生活参照、生活转折、自我转变以及自我认识四个方面。Berntsen等人(2006)所提出的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其中一个重要维度是自我同一性成分,该研究认为自我同一性成分是对自己的理解,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如果一个重大生活事件成为这段时间的中心,那么也必然会成为自我转变和认识中的中心和标记。然而,其量表的编制是基于大学生对过去创伤性事件的回忆,而且自我同一性概念模糊,内涵过大,难以理解。本研究对三因素和四因素模型进行探索与验证,在三因素模型中,自我同一性成分中部分条目在日常生活参照维度上因素负荷更大,且三因素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不理想。四因素模型把个体自我同一性划分为自我转变和自我认识,自我转变强调自我的改变,自我认识强调对自我的认识。两者之间在得分上显著相关,但低于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程度,结构模型验证也很好地支持了这一维度划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本问卷的结构效度、一致性系数较好,但维度间相关程度较高,彼此间独立性并不理想,而且本研究存在未对问卷重测信度进行检验、未讨论中心生活事件社会功能等问题[13],因而仍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创伤性事件的发生对个体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14-15],然而随着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传播,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积极情绪、热爱生活以及积极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帮助[16-17]。本研究中积极的中心生活事件明显多于消极事件,高校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多项活动或宣传教育,引导他们从积极事件中提取有助于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在具体心理咨询工作中,高校心理咨询也可以尝试多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资源。虽然积极生活事件相比较消极事件,对个体的作用更大,但从具体维度看,积极中心事件更多影响了个体的自我认识,在自我转变上没有差异。无论积极或是消极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情感激烈程度明显下降,但其对个体的作用却有所保持。在性别上,男生更容易从中心生活事件中提取有利于自我认识或成长的因素,而且与事件类型无关,这可能与男生更擅长分析探索自传记忆事实及含义,而女生更喜欢讨论和体验事件的情绪性有关[17]。理科生在学习时,可能思维逻辑性和推理要求更高,分析问题更为严谨,因此其对待中心事件时善于从中发现积极意义。大二是大学中适应较好,压力较小的阶段,也是大学生成长锻炼的关键期,因此他们更多会从中心生活事件中提取有助于个人提高的成分。尽管在这些变量上存在差异,但差异只能说明相对水平。如从得分上看,生活转折点、自我认识、日常生活参照以及自我转变的因子均分分别为2.95、3.1、3.2、3.4,自我转变的因子均分要高于其他三个因子,因此自我转变因子虽然在多个自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并不代表自我转变没有发生。本研究并未对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进行严格分析,因此以上研究结果需谨慎对待。
四、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问卷由四个维度构成:生活转折、日常生活参照、自我认识和自我转变,其模型结构符合拟合指标,但维度间相关程度较高;(2)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中积极生活事件比例较高,其对自我认识的影响高于消极生活事件;(3)中心生活事件发生时,个体的情感激烈程度较高,情绪体验明显,随着时间推移,激烈程度显著下降;(4)大学生中心生活事件功能在性别、年级、专业、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Rubin D C. A Basic-Systems Approach to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14(2):79-83.
[2]Conway M A. Memory and the self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5( 53): 594-628.
[3]秦金亮. 自传记忆线索提取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847-849.
[4]秦金亮. 儿童自传记忆形成与发展的机制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5,28(1):158-160.
[5]Bluck S.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Exploring its functions in everyday life [J]. Memory, 2003, 11(2):113-123.
[6]Bluck S, Alea N, Habermas T, et al. A tale of three functions: The self-reported uses [J]. Social Cognition, 2005, 23(1): 91-117.
[7]Pillemer D B. Directive functions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he guiding power of the specific episode[J]. Memory, 2003, 11(2):193-202.
[8]Berntsen D, Rubin D C. The centrality of event scale: A measure of integrating a trauma into one’s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J].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6(44): 219-231.
[9]Rubin D C, Schrauf R W, Greenberg D L. Stability in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J]. Memory, 2005, 12(6):715-721.
[10]Berntsen D, Rubin D C. When a Trauma Becomes a Key to Identity: Enhanced Integration of Trauma Memories Predict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J].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7 (21):417-431.
[11]Webster J D. The reminiscence circumflex an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functions [J]. Memory, 2003, 11(2): 203-215.
[12]Alea N, Bluck S. Why are you telling me that?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J]. Memory, 2003, 11(2):165-178.
[13]Berntsen D, Rubin D C. Emotionally Charged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across the Life Span: The Recall of Happy, Sad, Traumatic, and Involuntary Memories [J].Psychol Aging, 2002, 17(4): 636-652.
[14]Nelson K. Self and social functions: Individu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nd collective narrative [J].Memory, 2003, 11(2):125-136.
[15]Pillemer D B. Momentous Events and the Life Story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 5(2):123-134.
[16]Wilson A E, Ross M. The identity func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ime is on our side [J].Memory, 2003, 11(2):137-149.
[17]胡瑞恒,秦金亮. 自传记忆三大功能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9,32(5):1159-1161.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graduates’ Center Life Events
HU Rui-heng
(CenterofPhysiologicalHealthEducation,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enter Life Events Scale” raised by Berntsen and the study about the three functions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he questionnaire related with the students’ center life events is designed, with which 361 students from two universities attended the pretest. The result of it shows that the functions of the students’ center life events are: (1) the reference for their everyday life; (2) the turning point of life; (3) the personal change; (4) the autognosis. Then 339 undergraduates attended the formal testing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factors are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cted theoretical mode. The active life event as the center event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the negative event in the autognosis. The function of the center life events 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specialty, grade and the type of universities and so on.
Key words:autobiographical memory; center life events; the function of AM;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46(2015)05-0073-06
作者简介:胡瑞恒(1985-),男,山西运城人,讲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建与思政重点课题(ZX130501399001)
收稿日期:2014-09-05
DOI:10.13954/j.cnki.hduss.2015.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