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的构建与实践

2015-03-08 07:12:11◎韩
现代语文 2015年32期
关键词:文体作文语文

◎韩 斌



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的构建与实践

◎韩 斌

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其根源在于教学过程中的粗放和无序,因此要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通过实践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为作文教学主题,以单元借鉴、文体结构、锤炼语言、技法探究、素材积累和小试身手为写作指导策略是比较有效的作文教学序列。

一、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文教学占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作文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习惯性地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已持续多年而没有改观。

(二)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如以学生作文篇数和教师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使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上,无暇顾及作文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这种只讲量不讲质、本末倒置的教学,导致灵动的作文创作过程变成了僵化的应试训练。

(三)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操作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序列。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不知如何提高,一直处于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游击式”教学,或是应付各类考试的“强迫式”训练。教师作文教学有量无序、临时抱佛脚或放任自流;学生急于求成,应付了事。

(四)小学与初中之间、初中各年级之间,作文教学缺乏必要的衔接、没有逻辑性。

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提高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开展序列化训练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二、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的必要性

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能够改变滞后的作文教学观念。

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存在作文教学知识化倾向,如审题、立意、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等,尤其是考场作文训练大有“新八股”之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作文教学,形成作文教学序列,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构建“大”的系统,形成“小”的序列,使学生能“拿得起”“用得上”。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二)有助于形成操作性强的作文训练系列。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以阅读训练为主,作文知识和作文训练包含其中,散见于有关课文及单元知识之后,没有操作性强的作文教材体系,这是导致初中作文教学陷入低效率境地的主要原因。作文教学序列可以使作文训练形成体系。

(三)有效降低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大多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作文教材、无作文教学系统,又无作文教学序列,教师作文命题比较随意,训练不成系列,没有梯度,缺乏效度。作文序列教学可以使作文训练具有计划性和整体性,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三、作文训练体系的类型

在我国,梁启超先生最早提出了作文训练以文体为序的原则,这一创见迄今为止对语文教学都有影响;以后夏丏尊、叶圣陶诸前辈在论述作文教学问题时都程度不同地吸取了梁氏的许多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到现在,这种按文体为序的作文训练体系已派生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大体因袭梁启超当年的做法,分文体集中训练,初中先记叙,再说明,后议论,高中先复杂记叙,再复杂议论;二是分文体有重点地穿插训练,每学期三大文体“全面出击”,初一以记叙为重点,初二以说明为重点,初三以议论为重点;三是分文体单项训练,把每种文体的写作要领排成一系列训练项目,逐项进行训练,中间有计划地安排若干次综合性作文,做到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综合目前所学作文教学现状可知,正在探索的有这么三种主要的序列设计原则:一是以文体为序,二是以知识为序,三是以能力为序。

以上作文序列教学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问题在于只有一个横向坐标,或者偏重于写作技巧,或者偏重于文体,或者偏重于题材,或者偏重于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多缺少层递性,很少有纵向坐标,即按照年级来进行序列教学。

四、建构初中作文教学序列训练的实践

(一)做好研究前的调查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我们对不同地区初中学校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初中生作文个性心理特征,并就此形成学生写作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作文习惯的策略研究。全面掌握不同区域内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及成因,提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作文序列化教学为研究核心。

(二)根据教材体系和写作教学构建作文序列化教学体系。

我们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专题,按照写作教学的文体结构、语言锤炼、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积累等规律,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由浅到深、由抽象到具体、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将横向和纵向有效结合的作文教学序列。

1.横向接轨:依据初中语文人教版各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将作文教学主题分为若干专题,形成初中作文写作的主题系统。

2.纵向结构:根据初中生年龄和年级特点,依据写作学规律,探索适合七、八、九三个不同年级的作文教学策略,包括单元借鉴、文体结构、锤炼语言、技法探究、素材积累和小试身手六个方面的策略。

根据以上两个维度,构建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体系。(参见下表)

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体系

写作主题 写作内容教学策略文体结构 锤炼语言 技法探究 素材积累七年级上第一章:这就是我 童年时光 时间先后 通俗易懂 学会审题 立志类第二章:漫游语文世界 理想人生 地点转换 流畅自如 快速构思 是非类第三章:感受自然 四季情愫 感情变化 真实具体 准确立意 感动类第四章:探索月球奥秘 探索发现 烘云托月 完整具体 内容提炼 探索类第五章:我爱我家 家庭亲情 总分式 创设情境 筛选材料 亲情类第六章:追寻人类起源 想象空间 分总式 简洁概括 开门见山 惜时类七年级下第七章:成长的烦恼 成长之路 总分总式 句子通顺 情节曲折 诚信类第八章:黄河,母亲河 黄河颂歌 片段组合 连接贯通 设置悬念 希望类第九章:我也追“星” 追求个性 连贯式 词语换位 细节描写 荣辱类第十章:戏曲大舞台 文化艺术 小小说体 活用成语 叙中有情 价值类第十一章:漫话探险 探险精神 横向组合 人称变化 画龙点睛 创新类第十二章:马的世界 动物情缘 说明书式 排比句式 结尾技巧 勤学类八年级上第一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爱国情感 交流对话式 连贯得体 拟好标题 气节类第二章:让世界充满爱 大爱无疆 演讲式 简明客观 借景抒情 和谐类第三章:说不尽的桥 建筑文化 大小互化式 严谨准确 绘声绘色 磨练类第四章:走上辩论台 关注科学 辩论式 精炼生动 间接抒情 骄奢类第五章:莲文化的魅力 莲花世界 广告式 整散结合 直接抒情 美丑类第六章:怎样搜集资料 江山多娇 移步换景式 俗语俚语 动作描写 习惯类八年级下第七章:献给母亲的歌 母爱赞歌 实验报告式 比喻修辞 彩线穿珠 感恩类第八章:寻觅春天的踪迹 自然春天 反弹琵琶式 时代新词 写景状物 节俭类第九章:科海泛舟 自然揭秘 移花接木式 拟人修辞 回环反复 爱情类第十章:到民间采风去 民俗文化 对比式 偶句对句 肖像白描 自强类第十一章:古诗苑漫步 诗词采撷 后记式 巧用诗词 埋下伏笔 哲理类第十二章:背起行囊走四方 踏青偶记 层层剥笋式 巧用文言 详略得当 甘苦类九年级上第一章:雨的诉说 景语物语 题记式 巧用名句 虚实结合 爱国类第二章:微笑着面对生活 思想风采 小标题式 善用修辞 夹叙夹议 自信类第三章:青春随想 青春赞歌 日记体式 妙用哲理 过渡照应 青春成长类第四章:好读书,读好书 阅读体验 联想式 幽默诙谐 事例论证 读书类第五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价值思考 调查报告式 准确清楚 欲扬先抑 财富类第六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人物千秋 电影镜头式 句式灵活 纵横结构 英雄类第七章:脚踏一方土 童年时光 故事新编 巧妙用典 衬托对比 土地类第八章:走进小说天地 人物画廊 虚构空间 锤炼词语 托物言志 理想类第九章:关注我们的社区 感悟生命 寓言体 平淡朴实 联想想象 责任类第十章:乘着音乐的翅膀 艺术表演 剧本式 经典翻新 制造冲突 友谊类第十一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传统价值 书信体式 精练意蕴 扩写文章 成功类第十二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往事琐忆 童话体 感情真挚 修改文章 友情类九年级下

(三)初中作文教学序列的实践与反思

根据作文序列训练的设计要求,我们编写了相关的写作教程,即《初中作文序列教程》(共6册),由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出版,在广州市白云区初中供教师选用。通过几年实践,产生了实际效果。近几年白云区初中语文在广州市中考中成绩位居前列,教师作文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减少了。

(本论文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三批课题“农村地区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08B084]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1925.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研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郑晓龙.作文教学序列谈[J],中学语文教学,2008,(1).

(韩斌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510000)

猜你喜欢
文体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
阿来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36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