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支架置入术后不良血管事件的诊断价值
王桂芳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支架置入术后不良血管事件诊断中应用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144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血清胱抑素C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 各36例, 由高到低分别为最高组、次高祖、次低组、最低组;按照有无发生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以及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 对比各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最高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最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值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存在正相关性, 其为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胱抑素C;介入治疗
血清胱抑素C对组织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起到重要的抑制作用, 其被证实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之间关联密切,同时其和冠心病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血清胱抑素C水平越高。为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 本文展开回顾性分析, 选取了144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144例患者均于2012年12月~2014年5月在本院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其中男78例, 女66例, 年龄57~68岁, 平均年龄(59.2±3.7)岁。按照血清胱抑素C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 各36例, 由高到低分别为最高组、次高祖、次低组、最低组。按照有无发生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以及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所有患者均无激素使用史及肾脏疾病史, 无脑卒中病史,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史, 无严重慢性疾病史。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实施前3 d给予300 mg/d阿司匹林以及75 mg/d氯吡格雷口服, 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应在术前给予300 mg阿司匹林以及300 mg氯吡格雷顿服。手术过程中一共置入239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手术结束后常规给予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口服, 给予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以及他汀类药物常规使用。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 如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应立即终止随访, 并去医院复诊。
血清胱抑素C检测:患者入院第1天即抽取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 分离血清后保存于-70℃环境, 每2个月进行一次检测。选择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 仪器为Bechman 公司生产的Array360 system全自动化蛋白分析仪,正常值设定为0.80~1.23 mg/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比 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平均值约为1.14 mg/L, 最高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最低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比(n, %)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以及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比 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值为(1.39± 0.13)mg/L, 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值为(1.10± 0.18)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危险因素分析 将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设定为因变量, 将0设定为未发生, 将1设定为发生, 将血清胱抑素C水平设定为单独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数据结果表明,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的危险因素(OR=2.249, P<0.05)。
有研究指出, 动脉粥样病变相关疾病与斑块的易损性存在较大关联, 当斑块破裂时引起急性血栓形成, 从而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斑块破裂的机制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或者巨噬细胞分泌过多蛋白酶(组织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引起细胞外基质蛋白降解引发[1]。
经研究证实, 胱抑素C对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起到调节作用, 同时对细胞外基质产生以及降解起到关键作用, 引起动脉粥样病变。有学者指出, 与正常血管相比, 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胱抑素C含量较低, 组织蛋白酶K以及S过度表达,病变组织中的胱抑素C水平越低, 疾病进展越快[2]。因此,作者考虑, 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可能与血管壁胱抑素C水平降低有关。
胱抑素C水平降低时, 组织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升高, 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 提高粥样斑块易损性, 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本文结果提示, 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值高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P<0.05), 而血清胱抑素C最高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几率也明显增加, 存在一定矛盾性, 作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机体自身的代偿机制引起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加, 蛋白酶活性升高到一定水平可引起组织代偿性的加强胱抑素C表达, 目的在于抑制组织蛋白酶活性过高。有学者证实, 血清胱抑素C水平越高, 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运动诱导的心肌缺血程度也越严重。但应当注意的是, 在冠脉病变急性期, 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可以释放溶酶体巯基蛋白酶, 其与血清中的胱抑素C结合, 造成胱抑素C水平降低[3]。
综上所述,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可作为检测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
[1]程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 C 水平与支架置入术后不良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2):145.
[2]朱汉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严重冠状动脉痉挛28例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2):906.
[3]罗江宾. IVUS-VH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及血清中hs-CRP的表达对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重庆医学,2012,41(12):11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08
;2014-11-24]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