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识记是政治学习的逻辑起点,我们要在政治教学上有所变革,就必须教会学生识记的方法。
一、数字法
在识记中,可以把一些高统整性的知识转化为一串有趣的数字,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易、清爽,从而增强识记的效果。
以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我们可以把该框的知识转化為一串“1234”的数字:
“1”——实践的一个定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两层含义: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3”——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4”——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谐音法
在识记中,可以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通过一种辞趣来强化识记的效果。
以必修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例。我们可以用该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它们在体系中的“地位”轻松地记下来:
“马林(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公(共)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精双黄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朱镕(容)基”——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我们再把上述文字串成一句话:“马林”和“公主”带着“三精双黄莲”去看“朱镕基”。一句话,让复杂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
三、想象法
识记需要想象。识记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句子的关键词抽取出来,通过想象把这些关键词描绘成一幅新的画卷,当我们想象这幅画卷时,就能有效地还原课本的知识。
以必修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例。需要学生识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这些知识历史感强,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个记忆的难点,此时,我们可以用想象法识记这些知识。
我们先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五个突出表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第一步,先抽取五个精神的第一个字,分别是“井”“延”“长”“西”“红”。第二步,结合谐音法,由这五个字展开想象,构筑一幅新画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环境没有污染,甚至“井沿(延)”都“长着西红柿”。最后,还原“井沿(延)长着西红柿”就顺利记住了该时期的五个“精神”。
同理,我们可以把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的五个突出表现——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想象为一幅“雷锋背着两弹载着大庆去抗洪”的画卷,再进行识记。
四、图形法
图形能把大量的信息汇集在狭小的空间里,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运用图形能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减轻识记的负担。
以必修一“信用工具和外汇”为例。我们要记住“外汇和外币的关系”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形。我们先用文字作载体:
国际金融理论告诉我们,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方面,外汇包括外币,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汇都是外币,外币支付凭证、特别提款权也是外汇。另一方面,外币包含外汇,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币都能成为外汇,一种外币要成为外汇必须具有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和可偿性。这些文本虽然把事情说清楚了,但它引入了很多新概念,解释起来特别费劲。
我们再以图形作载体,把二者的关系作图如下:
图形直观地告诉我们:外汇和外币有交集,但外汇不一定是外币,外币也不一定是外汇。
相比之下,我们发现记住图形比记住文本要省时省力。
此外,还有口诀法,可以把政治知识编成有韵律、韵脚的口诀,再通过口诀来提高识记的有效性;导图法,其特点是把一级标题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二级标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形或词语构成,三级标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最终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学生借助导图识记知识,能有效防止知识的碎片化,增强知识的整体性。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