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实践

2015-03-07 07:40林春梅肖立国施丽莲
关键词: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

林春梅 肖立国 施丽莲

(绍兴文理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实践

林春梅肖立国施丽莲

(绍兴文理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专业教育保障的方法和手段,探讨了专业质量标准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的建设思路.最后,结合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质量标准制定的具体实践,介绍了专业质量标准的结构和特点.

关键词:专业质量标准;教学质量;地方高校

0引言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已经从学校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意志的战略层面[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关于“高等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各高校要紧紧抓住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形成国家、省、校三级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加以实施.目前,一些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已陆续完成并发布,为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和指明了方向,正成为各高校专业办学和专业建设的依据.然而如何在国家标准的框架下,建设一套适合学校层次和定位、具有良好操作性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保障标准”(专业质量标准),对地方高校在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专业教育质量保障措施,探讨了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建设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的建设思路,最后,结合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质量标准制定的具体实践,介绍了标准的结构和特点.

1国内外专业质量保障方法与手段

高等教育质量说到底是人才培养质量,它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的质量,可归结为:一是学校办学水平,二是专业教育水平,三是课程水平.其中专业作为高校实现其职能的基本单位,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育发达国家广泛地将专业标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加以实施,通过专业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地方和学校层面,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多样化和多元化为特色[2].通过完善的自我评估和专业认证体系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专业认证以自评和同行评审为主,主要是一种自治行为.专业评估体系是由政府(州)、专业认证机构和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相结合构成,三方评估自成体系,且相互结合[3].在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上,鉴定和评估委员会在考虑社会各方面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和专业,制定相应、具体的评价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浓厚的志愿色彩和强烈的自我管理传统.

欧洲质量保障体系是在欧盟和国家层面上建立起来的,以相对统一和规范为特征.它分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外部质量标准用于保证内部质量标准的有效实施,具有统一性;内部质量标准用于高校内部,具有针对性,保证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这些标准包括:高等教育保障活动的共同标准;供高校使用的内部质量保障标准;供校外评估机构使用的外部质量评估标准等[2].

英国和日本专业教育质量标准采用自建的方式,以自我完善、不断改进为目的.在英国,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主要由大学自己完成,他们通过建立不同的内部质量标准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以批判性的自我检查、学生反馈和同行评审等综合运用方式,达成改进质量的目的[4].在日本,各大学可以根据其教育目的和理念、社会和学生需求,以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为宗旨,参考大学审议会、大学基准协会、日本私立大学联盟等政府咨询机构与社会团体的建议,为大学自我评价提出评价项目和内容,自己制定符合本校的标准,并建立形式不一的评价制度[5-6].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教育监控与评价方法体系.2008年8月,首轮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全面结束,在多方面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学校办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2013年7月,国家启动了专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以此推动省、行业部门(协会)和高校联合制定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促进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标准规范、监管高校的办学,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有一些专业的专业教学国家标准陆续出台,这一举措必将为各高校专业的开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2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建设思路

专业质量标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又与利益主体的价值判断相关,因此,建设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需要解决如下几个主要问题:(1)厘清国家、地方标准与学校标准间的关系,明确相互间的衔接,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矛盾;(2)确立标准的价值定位;(3)确定标准制定的依据;(4)确定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维度,并搭建标准的框架;(5)专业质量标准制定;(6)专业质量标准的环境建设.

2.1 学校标准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衔接

通过分析国家关于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路、路径、要求,以及一些已经开展的专业标准建设工作,我们不难发现三级质量保障体系中,国家级标准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宏观要求,也是专业指导委员会从学科专业规律出发给出的专业指导标准;地方标准则是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所提供的宏观要求;而校级标准是将国家、地方标准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同时制定相应的保障标准.国家、地方和学校标准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层次型结构,在整体上体现了国家标准的指导性、地方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建设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细化、补充做实的过程.利用这种层次型结构也可较好地解决标准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国家标准从结构上明确给出了标准层次和指标,在内容上给出了各高校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它体现专业质量标准的统一性;地方标准是对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规格、素质的进一步的要求,以切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学校标准是将国家指导性、框架性的宏观、中观的要求,结合地方人才需求特征、学校定位、专业特点等,将各指标进一步细化和对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将国家、地方的宏观和中观的标准具体化为适切的要求,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层结构为特点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保障标准,而这种细化和具体化则是专业质量标准多样化的体现.

2.2 标准的价值定位

地方高校专业质量标准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促进专业的准确定位和特色建立,形成学校内部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帮助学校发现专业建设成效、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等,指导和促进专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规范专业教学,形成有效的专业自我约束机制,同时也可为专业规划、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三是以制度的方式畅通与利益主体的联系,获取学生、教师、学校、政府、社会的诉求和期望,不断完善和改进专业教学质量.

2.3 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

一是政策依据,它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现高等教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7];二是专业教育规律,尊重学术传统和文化,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三是技术依据:即遵循标准化工作导则,按标准制定的程序,依照标准的结构编写.

2.4 标准框架的甄别与建构

(1)突出国家标准的指导性,注重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在继承国家标准所提供的指标框架基础上,参考本专业的专业认证标准指标以及国外本专业的认证标准,通过增加和进一步对指标细化,形成国家框架下的,符合地区、学校、专业特色要求的标准框架.

(2)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围绕着决定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要素,从学科专业规律出发,将指标直接指向内涵.如,将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教学建设与资源利用、教学模式、教育过程作为建构重点,同时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保障标准相呼应.

(3)突出地方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职业能力塑造.从规格到目标、从能力到素质、从知识模块到课程体系、从教学模式到教学设计,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展开.

(4)突出专业自我评价和不断改进.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自评和他评,以及调研反馈分析、改进措施制定、改进跟踪评价等,形成不断改进机制.

2.5 专业质量标准制定

学校专业质量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第二部分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标准;第一部分是建立在国家、地方标准框架下,经过补充和细化而形成的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第二部分是为保障专业教学质量标准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而制定的标准.

在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制定上,以学校定位为基础、以地区专业人才需求及专业优势为依据进行专业定位.在人才标准制定上,设定的培养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制定的规格有确定的培养层次、类型和服务面向.在课程体系标准上,以学科及社会的发展为导向,建立专业的问题空间,找准专业特色定位,系统归纳专业能力,科学规划知识体系,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使之与培养目标、规格、能力、特色相一致.

在保障标准建设方面,以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从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过程出发,从办学条件、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规范与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及改进等方面建立标准或规范.在标准建设中,突出标准的价值导向,保障专业内涵建设、专业特色建设和支持专业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2.6 支持专业教学质量状态监控及改进的环境建设

信息化手段是支持专业教育质量状态辨识和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强化质量保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有力措施.通过建立专业质量监控平台,不仅能够解决长期稳定地采集真实、有效的专业教育状态信息的问题,而且是对专业的管理、评价和不断改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强化专业质量标准执行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使标准的执行、监控、反馈、改进有机衔接.同时也为专业相关利益主体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积极参与并发挥各自的作用提供环境保障.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质量标准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质量标准,它首先是一个人文导向与学生导向的质量标准,是“学生本位”价值观的体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其次是一个社会导向与职业导向的质量标准,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体现,要求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它还是一个学科专业导向与教师导向的质量标准,通过本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体系与创新训练体系设计等指导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建设;通过教学规范和过程管理标准等,使教学树立标准意识,体现“知行并举”的价值观.

专业质量标准从6个维度——目标质量、过程质量、管理质量、制度质量、设施质量、产出质量出发,将标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下篇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标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是关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标准.下篇的保障标准包括:设施、管理、制度、过程、规范、改进标准.各项标准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统一必要性标准内容,它是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水平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应严格执行;第二层次要根据地区特点、学校定位,确定培养目标、规格,并在满足国家的基本要求基础上突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特点进行设计;第三个层次要以学校定位为基础,同时结合本地区和行业特征对信管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设计,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

3.1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主要是将国家标准落到实处,其框架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具体见图1.

图1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各级指标

3.1.1人才目标与规格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融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专业.该专业是由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对流、模式组合和方法碰撞而形成,具有理工渗透、文理交叉、工管结合的多学科协同效应的特点,因此,专业定位准确、人才目标明确以及人才规格、能力和素质适切是专业成功办学的基础.

根据我校的现状,以及本地区企业信息化程度高、电子商务应用普遍、对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将人才定位为实用型企业信息化和商务电子化管理人才;将应用部署作为该专业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把信息技术如何为人们服务及对组织的影响,如何有效、方便地以信息化手段搜集、处理、获取和利用信息,支持企业和部门高效运行,以及参与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实现、运行和优化等作为专业的问题空间;以组织事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与应用技术为知识框架,特别强调掌握现代管理、网络经济和商务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注重了解电子商务新兴产业动态、产业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及时掌握相应的理论与技术.在专业能力方面,强调独立自主获取本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技术方面,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项目的组织策划、分析、设计及实施能力的培养.

3.1.2知识模块及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优势和特色定位,我们确定了7个知识领域——数学、经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等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并以国家提供的课程体系为框架,选取了10门核心课程;另外,选取了4门以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形成为目的的专业方向课程.以上构成了四大模块——公共基础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专业特色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以及由管经、信息技术、支撑类课程三条主线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

3.1.3实践体系

实践模块是以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由面向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实验、面向问题的课程设计、面向应用的实训和面向综合应用的实习构成.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项目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3.2 保障标准

保障标准是为了确保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而制定的标准,其主要价值是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作为自评和他评的依据.

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可归结为培养方案质量、教学过程质量、管理质量、制度质量、师资质量、设施质量、改进机制等.我们将其归纳整合为:师资条件、支持条件(设施)、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及专业管理质量标准,具体见表1.

教学条件标准规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应达到或努力达到的师资标准和教学设施标准.师资标准是以国家标准为参考,结合学校层次而制定;在教师的能力方面特别强调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实施的经验;强化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措施,为师资规划和建设、质量提升提供依据.在设施条件中,制定了对各类教学设施、资源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新型媒体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为实验室建设、实验基地建设、产学研基础、网络资源建设等提供依据.

表1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标准框架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师资条件(师资)师资结构教师能力教师发展生师比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教师资格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教师培养和培训支持条件(设施)学校支持教学基本设施及实验环境图书资料资金支持建设性指导教学基本设施实验室实验基础校企合作图书期刊网络资源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教学建设质量标准专业基本建设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建设质量标准实践体系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管理质量标准教学过程管理标准教学规范及管理标准教学质量评价、分析及改进教学组织管理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文件档案管理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设计质量标准教案与讲稿质量标准教材选用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质量及管理标准实践教学质量及管理标准作业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质量及管理标准学生支持质量标准评价学生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分析及改进

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制定了专业基础建设和教学建设质量标准.专业基础建设质量标准是关于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培养方案是否支持专业特色、有无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措施、专业改进机制是否完善等.专业可以根据该标准进行专业基本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验体系建设.在教学建设质量标准中,给出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规范和要求,指导学科专业和教师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

专业管理质量标准制定了教学管理、教学规范、教学质量评价、分析及改进标准.教学日常管理标准用于规范专业的日常管理.教学规范是教师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应遵守的标准.管理标准是为专业和相关主管部门设置了一系列监控点进行控管的标准.教学质量评价、分析及改进标准规定了专业定期和不定期的获取专业相关主体对专业的评价、需求和期望等,通过分析并制订有效改进措施的标准,以改进和完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管理等.

4总结与展望

作为一项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建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质量标准.首先在标准的定位上,明确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质量标准的核心价值;在标准框架的制定上,从学科专业规律出发,遵从标准制定的原则,建立适用于地方普通高校的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质量监控的基本框架;在具体实践上,以浙江省地方普通高校为背景,以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制定出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在操作层面上,研究建立一个支持专业质量监控的信息系统原型,为专业教育质量状态辨识和质量控制提供支持.通过实践我们看到,专业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影响因素多.因此,未来将进一步开展以下工作:(1)在专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强化标准意识,形成以标准实施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局面;(2)进一步促进信息化在质量工程中的作用,完善专业教育数据库建设,通过分析、统计和比较,找出问题;(3)不断跟踪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邬大光,别敦荣,赵婷婷,等.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2):41-57.

[2]赵炬明.超越评估(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设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39-49.

[3]王彤,唐卫民.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体系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112-114.

[4]莫甲凤.大学自治模式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特点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4):36-40.

[5]徐国兴.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多样化、多元化和一体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5):99-102.

[6]韩小娇.探究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教育探索,2011(25):3-4.

[7]蔡宗模,陈韫春.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质量标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3):14-20.

(责任编辑邓颖)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n ChunmeiXiao LiguoShi Lilia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different methods and practice to ensure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dopt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 few critical factors are discussed in constructing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and the idea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standards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structure and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 our university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Key words:professional quality standard; teaching quality; lo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5)10-0095-06

doi:10.16169/j.issn.1008-293x.k.2015.10.21

*收稿日期:2015-10-10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专业质量监控研究”(jg2013165)

作者简介:林春梅(1961-),女,新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决策与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