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兰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基于SSM方法的杭州市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分析
陈修兰1,2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摘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其主导产业.在分析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SSM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对杭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在SSM方法提供的选择基准下找出杭州市主导产业的首选及备选部门,以期为杭州市选择主导产业部门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域经济;SSM法;产业结构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为获得整体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发挥区域优势.而区域发展的核心在于培育和扶持区域主导产业.若能选择优势产业部门进行培育,使之带动地区其他产业发展,那么定然能够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选择这些区域主导产业就成为任何一个地区长久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深入研究主导产业选择的问题,本文以拥有35个工业行业的杭州市为例,选择按行业划分的工业产业部门在“十二五”期间的初年2011年,与中期2013年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其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方法,以期对杭州市及其他区域的产业选择提供借鉴.
1文献回顾
主导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主导产业概念及特征、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选择方法.提出主导产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他认为主导部门是可带来高增长率的部门①[1]”.国内关于主导产业定义与特征界定的研究较多[2-3],但基本上是基于罗斯托的定义来阐述.将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方面,就出现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最早有20世纪50年代后期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基准[4],之后有“筱原两基准[5]”,再之后日本提出了过密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6]等.在中国,学者在学习各国主导产业理论的基础上,也从不同研究角度提出不少适合中国现实的国家及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7-8].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可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9]、灰色聚类分析[10]、神经网络模型[11]、SSM方法[12]等.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基准和不同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这些基准和方法各自有自身的优点,有些反映产业结构的静态现状,有些着重于描述产业部门的动态变化趋势.本文更关注区域主导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因此选择应用能达到这一效果的SSM方法.
2主导产业选择的转移-份额(SSM)模型
SSM(Shift-Share-Method)分析法是一种指标分解分析法,它将某个区域经济状况在相对的两个时点上的增长量分解成不同分量,将其经济发展状况与标准区(即作为参照系的更大区域)进行比较,进而评判各个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找出该区域中相比于其他产业及标准区产业更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SSM方法用于主导产业部门变化情况分析时,通常做法是以某一小区域为研究对象,以一更大区域为参照标准区,将产业情况在一段时期的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其变化趋势.相比于其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指标体系,SSM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指标选取,且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操作性及实用性较强.本文即以杭州市为研究区域,将其与标准区——浙江省的产业部门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以分析杭州市的主导产业部门情况.
假定某一区域i及作为参照系的标准区处于某两个时间点[0,t](其中0表示基期,t表示报告期)上,在这两个时间点上该区域产业部门中某一指标(本文主要研究产业部门,因此选择工业总产值这一指标)总量与结构均发生变化,那么根据以下方法分解这种变化并分析之. 假定区域i中j产业部门基期工业总产值为bij,0,报告期的工业总产值为bij,t;区域i中所有产业部门基期工业总产值为bi,0,报告期为bi,t.假定作为参照的标准区中j产业部门基期工业总产值为Bj,0,报告期为Bj,t;标准区中所有产业部门基期工业总产值为B0,报告期为Bt.模型中其他相关变量设置如下:
(1)区域i中产业部门j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工业总产值增长量:
(2.1)
(2)区域i中产业部门j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2.2)
(3)标准区中产业部门j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2.3)
(2.4)
(5)依据标准区中各产业部门工业总产值在基期所占份额对bij,0标准化:
(2.5)
(6)区域i中产业部门j工业总产值增长量分解:
(2.6)
份额偏离分量为:
(2.7)
公式(2.7)是指区域i基期规模标准化后同比例增长到报告期应增加的量;
结构偏离分量为:
(2.8)
公式(2.8)表示假定区域i与标准区增长率相同,那么区域i与参照系区域由产业部门的比重差异引起的偏差;
竞争力偏离分量为:
(2.9)
公式(2.9)是指区域i中j产业部门增长速度与标准区增长速度之间差异带来的增长量的变动部分.其中定义净增长(net growth)为:Ngij=gij-Nij=Pij+Dij,即区域i在j行业的实际变化与其按标准区增长率变动达到的变化之间的差额.
(7)区域i所有产业部门增长量分解:
(2.10)
(8)区域i规模相对于标准区的变动:
(2.11)
(9)对于L:
其中:
3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的SSM分析
本文以杭州市作为研究区域i,以浙江省作为参照的标准区.为了充分反映杭州市工业分行业产业变化情况,本文选择“十二五”计划第一年的2011年和计划中期的2013年进行对比分析.从《杭州统计年鉴——2012》[13]和《杭州统计年鉴——2014》[14]中,收集2011年和2013年杭州市按行业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分析.因为使用SSM方法需要更大区域作为参照体系,所以本文选择参照的是2011年和2013年浙江省按行业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数据,这两年的数据分别来源于《年浙江统计年鉴——2012》[15]和《年浙江统计年鉴——2014》[16].
为了全面展示杭州市的工业变化情况,本文将杭州市和浙江省工业的所有行业分类加以整理,整理依据为文献[13-16].2011年浙江省有37个行业分类,2013年多了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这一分类,共38个;2011年橡胶制品业与塑料制品业是分开的,2013年则是将二者合为橡胶与塑料制品业;而2011年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到2013年时已经分成汽车制造业以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两类[15-16].杭州市相对于浙江省来说,没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因此其2011年有36个行业分类,2013年有37个,其他情况与上述浙江省一致[13~14].为进行对比,本文的行业分类选用橡胶与塑料制品业替代橡胶制品业与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代替汽车制造业以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时将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与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业一起并入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归加工业中,最终合计35个分类,并在数据方面进行对应的加总处理.产业编号说明如下:
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非金属矿采选业;4—农副食品加工业;5—食品制造业;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7—烟草制品业;8—纺织业;9—纺织服装、服饰业;10—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2—家具制造业;13—造纸和纸制品业;14—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1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8—医药制造业;19—化学纤维制造业;2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4—金属制品业;25—通用设备制造业;26—专用设备制造业;2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0—仪器仪表制造业;31—其他制造业;32—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3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3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在以上杭州市与浙江省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按照2.2中SSM分析流程及公式,计算得到U、W等值(见表1)以及包含各变量的分析表(见表2).表中的产业分类依据《杭州市统计年鉴》(2012、2014)、《浙江省统计年鉴》(2012、2014)整理而得.
表1杭州市基于参照系浙江省变动的总体效果表
BiB0bi,tbi,0LNiPiDiWU1.11671.00530.900254.29911275.0499-1264.27050.99180.9076
表2杭州市工业产业规模与结构的SSM分析结果
产业编号RjgijrijNijNgijPijDijKj,0Kj,t1-0.14540.07850.29700.00000.0785-0.03840.11690.01460.022120.2444-0.2489-0.03730.0007-0.24961.6316-1.88130.25910.200530.2331-2.7887-0.15130.0083-2.79704.2888-7.08580.16890.116340.236117.67480.16690.374817.300024.6176-7.31770.12520.118250.1987-12.9911-0.06380.3198-13.310940.1112-53.42210.45620.356360.131332.19680.14930.227931.968928.10113.86780.47550.483070.166138.09310.17860.203937.889235.21192.67740.65690.664080.008714.31070.01430.892913.41787.78085.63700.17250.173590.599662.91280.26563.698359.2145138.3455-79.13100.16130.1276100.1922-5.3742-0.03000.7725-6.146733.6438-39.79050.14140.1151110.0572-0.2424-0.00910.0117-0.25411.5069-1.76100.06100.0572120.285615.02240.11870.379814.642635.7597-21.11720.21350.1858130.0816-26.6721-0.06340.6792-27.351333.6387-60.99000.37700.3264140.20644.85340.07990.06784.785612.4748-7.68920.19920.1783151.8024139.31423.00190.6344138.679883.011755.66820.10850.154916-0.0105-30.5784-0.5570-0.0181-30.5603-0.5606-29.99970.03110.0139170.2285268.67810.271318.4059250.2722207.876642.39570.21590.2234180.204927.79530.12920.669027.126343.4234-16.29710.25150.235619-0.0345-176.1692-0.2102-1.2990-174.8702-27.5916-147.27860.33060.2704200.06645.99270.00961.88534.107439.5365-35.42910.24310.2302210.0703-2.7179-0.00551.1039-3.821833.7983-37.62010.27840.2587220.2021-8.2799-0.01833.6267-11.906687.6048-99.51140.20130.1644230.1105196.62190.78591.0473195.574626.5975168.97710.11710.1883240.1220-30.6162-0.06742.0904-32.706653.3409-86.04750.21360.1776250.079367.89770.07714.838163.059665.0180-1.95840.22550.2250260.21682.37780.01111.07931.298545.5401-44.24160.16470.136927-0.1008-702.9397-0.6238-7.8470-695.0927-105.7682-589.32440.28930.1210280.1274-15.0632-0.015211.3390-26.4022115.2176-141.61990.19660.1718290.1697161.7490.22294.7091157.0399118.449538.59040.33660.351930-0.0191-39.1574-0.1659-0.0564-39.1010-4.4589-34.64200.33500.284831-0.5605-108.147-0.8359-0.9364-107.2106-71.5807-35.62980.17760.0663320.303239.41570.74050.094839.320916.044823.27610.16070.2146330.121869.79270.11315.041564.751270.1223-5.37100.16320.1619340.698458.97190.53540.242058.729976.6802-17.95030.62070.5611350.20613.31540.12020.01183.30365.6737-2.37010.23620.2194
注:表中指标意义分别为:Rj为浙江省j产业部门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gij为杭州市j产业部门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量;rij为杭州市j产业部门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Ngij为杭州市在j行业的实际变化与其按标准区增长率变动达到的变化之间的差额;Nij为杭州市j产业部门产值变动的份额转移分量;Pij为杭州市j产业部门产值变动的结构转移分量;Dij为杭州市j产业部门产值变动的竞争力转移分量;Kj,0为基期杭州市j产业部门产值占浙江省比重;Kj,t为报告期杭州市j产业部门产值占浙江省比重.
由表1和表2综合来看,在2013年与2011年工业总产值的比较中,杭州市35个工业产业部门中有15个工业总产值为负增长,而浙江省仅有6个产业部门为负增长.总体来看,杭州市所有工业产业部门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为100.53%,低于浙江省111.67%的发展速度,L=0.9002<1,说明“十二五计划”中期2013年与计划初年2011年相比,杭州市工业发展速度低于浙江省平均发展水平.这可能与杭州市近些年来更着重于发展第三产业有一定关系,2013年杭州市第三产业相比2011年总产值增长了27.69%②.表2中W=0.9918<1,说明虽然“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几乎拥有浙江省全部的产业,但是杭州市的总体产业结构有待改善,40%的工业产业部门负增长,产业结构方面需做进一步调整.Di<0且U<1,说明与 浙江省相比杭州市发展迅速的产业部门少,且产业部门的总体竞争力弱.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主导产业部门,将Ngij,Nij,Pij,Dij标准化以进行无量纲处理,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通过软件spss 20.0,做出产业部门优势分析象限图和产业部门偏离分量象限图,见图1和图2.
图1(b)是在图1(a)的基础上将特殊点17、27去掉,缩小范围,并重新界定X轴和Y轴范围,使各点在象限中更清晰地显示.
处于图1第一象限的产业部门表示其优势为正(即产业部门j净增长量为正),且全国增长优势明显的产业部门,这一象限的产业部门可称为备选主导产业部门,此类部门有6个,占总数的17%.第二象限内是有一定增长优势,但无产业部门优势的部门;第三象限内是有一定产业部门优势,但缺乏大区域增长优势的部门;第二、三象限是只具备二者之一的优势,称之为一般产业部门.第四象限是研究期内既无产业部门优势,也无增长优势的部门,这类部门在本研究期内可称之为较差产业部门.从图1可以看出,杭州市产业结构分布比较均匀,每一象限都有,但较差产业部门比例较高,需进一步调整.对于杭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以第一象限产业为优先考量.第一象限产业部门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编号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编号2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编号33),通用设备制造业(编号25),纺织服装、服饰业(编号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编号20).
图2(b)是在图2(a)的基础上将特殊点17、27去掉,缩小范围,并重新界定X轴和Y轴范围,使各点在象限中更清晰地显示.
处于图2第一象限的有编号为17,29,15,34,33,25的产业部门.该图第一象限中的部门产业结构基础较好,且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称之为较好产业部门;第二、四象限中的产业或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或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基础,称之为一般产
业部门;第四象限在本文研究期内既看不出产业结构的优势,也无区域竞争力的优势,称之为较差产业部门.根据这一象限图,备选的主导产业应该从第一象限选取. 综合以上图表可以看出,SSM方法确定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编号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编号2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编号33),通用设备制造业(编号25)是符合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就目前数据来看,这4个产业部门具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区域竞争力强,相比浙江省具有动态比较优势,且这些行业在浙江省发展速度较快.
4结论
综合以上结果,按照SSM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是杭州市目前的主导产业,但是在培育未来主导产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业产值的增长量及增长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在使用大量原材料及资源的同时还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属于重污染行业,若确定其为杭州市的主导产业,则必须要进行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寻求减少污染的途径,进行技术革新及改造.这也是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关注的内容.若无法解决其污染严重的问题,那么即使这两种产业具有区域竞争力,发展迅速,也未必要将其作为杭州市的主导产业.在最终决定主导产业时需要综合考虑目前杭州市在这些产业部门的技术、资源、人力以及环境方面的约束条件.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不是重污染行业,那么根据目前情况来看,适合作为杭州市的主导产业来扶持.除此之外,暂时发展速度相比于大区域来说不算迅速,但是具有一定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如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也可以作为备选的主导产业部门.
总之,主导产业的选择关系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客观分析.本文试图提供一种选择的思路,基于SSM分析方法研究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并得出这种分析方法下的杭州市可供选择工业主导产业.SSM实际的选择基准为:产业结构基础、区域竞争力、产业发展前景,上述象限图也是基于此.但在实际中,政府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一定要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定量分析以厘清各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定性分析,从而最终确定该区域的主导产业并支持其发展.
注释:
①“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或有利可图的或至今尚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它方面的扩充力量.—罗斯托
②根据文献[13]和文献[14]中,2011年和2013年第三产业总产值数据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1]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3:125.
[2]郭万达.现代产业经济词典[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568.
[3]于刃刚.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
[4]Hirschman, Albert.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120-126.
[5]宋海林,王家新.日本主导产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1995(5):88-92.
[6]Yamawaki Hideki. 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2(2):35-40.
[7]关爱萍,王渝.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J].统计研究,2002(12):37-40.
[8]王稼琼,李卫东.城市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和方法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5):26-29.
[9]陈丽珍,赵美玲,肖明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研究, 2011(06).
[10]周文娟,陈正伟.灰色变权聚类分析法在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
[11]刘爱文.基于BP逻辑模糊神经网络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3).
[12]赵忠璇,肖良武.基于SSM模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5(3).
[13]杭州市统计局.杭州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4]杭州市统计局.杭州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5]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6]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邓颖)
On Selection of Leading Industries in Hangzhou City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
Chen Xiulan1,2
(1.Yuanpei College,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2.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reli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ding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 selection principle of S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oice of leading industries in Hangzhou through the empirical method, and finds out the first and the alternative departments of leading industrie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leading industry departments in Hangzhou.
Key words:leading industry; regional economy; shift-share method; industr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5)10-0045-07
doi:10.16169/j.issn.1008-293x.k.2015.10.10
*收稿日期:2015-09-26
作者简介:陈修兰(1980-),女,山东日照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