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锋
穴位按摩对疾病恢复期肺间质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金莲锋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疾病恢复期肺间质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疾病恢复期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实验组采用穴位按摩方法助眠, 对照组根据患者睡眠质量使用一定的镇静安神药物, 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 且实验组患者不良主诉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可以比常规药物治疗更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有利于提高疾病恢复期肺间质病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值得推广。
穴位按摩;疾病恢复期;肺间质病;睡眠质量
肺间质病患者由于长期通气功能障碍, 导致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十分普遍, 研究显示, 肺间质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差于普通人群。睡眠紊乱的发生率高达50%~80%[1]。睡眠紊乱表现为白天嗜睡, 精神不振,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和机体生理功能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反应[2], 从而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减少, 逐渐脱离社会, 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 从而对肺间质病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由于肺间质病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紊乱, 因此睡眠紊乱是困扰肺间质病患者的最主要的症状之一,而长期应用镇静安眠类药物会产生药物依赖和其他不良反应并加重肾脏的负担。本文在实验组及对照组都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如维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 晚8:00后禁止家属探视, 关闭不必要的照明用具及治疗器械等[3], 通过比较穴位按摩及一般运用镇静安神类药物患者睡眠质量的比较, 比较中医特色手法与西医常规治疗在改善疾病恢复期肺间质病患者睡眠质量上的优劣。为改善肺间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选择。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3~2014年在本院呼吸一科二病区就诊疾病处于恢复期的有睡眠障碍的肺间质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平均年龄(54.58±13.98)岁, 男26例, 女24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2.17±12.58)岁, 男25例, 女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既往手术史、合并内科疾病、肺功能、认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穴位选择及按摩方法:取涌泉穴或足三里。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三分之处, 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 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用按或揉的方法, 穴位按摩的精准以感觉局部酸、麻、肿、胀和发热为标准[4]。每晚睡前1次, 约15~20 min/次。
1.3 评价标准 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进行问卷调查, 此表已由国内刘贤臣等验证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4], PSQI问卷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项目组成, 共七项内容。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 每个成分按0~3分计算。PSQI>7分为睡眠质量有问题的参考值。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 总分越高, 睡眠质量越差。PSQI≤7分为睡眠质量较好。问卷在患者出院前1 d发放, 调查者指导患者自行填写, 并告知看护及亲属切勿影响其观点。对于不便患者可代为填写, 由患者本人确认后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100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PSQI≥8。发生率为70.31%, 实验组仅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使用中医穴位按摩可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同时也可避免使用药物所引起的不适感, 在临床中有显著贡献。
表1 两组患者PSQI各成分评价及PSQI总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PSQI各成分评价及PSQI总分比较(±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 PSQI总分实验组 50 1.35±0.321.19±0.271.36±0.341.29±0.301.77±0.391.17±0.280.94±0.278.95±2.14对照组 50 1.81±0.401.57±0.381.92±0.451.76±0.382.38±0.551.66±0.351.31±0.3212.65±3.70
穴位按摩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5]。其原因可能是穴位刺激能增加机体复合胺的释放, 复合胺能放松人体, 促进睡眠。也有研究发现当机体发生疲劳时, 体内自由基的浓度增加, 适时进行足反射区按摩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自由基的低生成率, 降低体内自由基的浓度, 从而较少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攻击, 保护组织器官, 对疲劳机体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6]。中医认为, 睡眠紊乱多由情志所伤, 劳逸失调, 病后体虚, 阴虚火旺, 心失所养, 肾阴亏虚等所致。阳盛阴虚, 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 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 若阴为阳所胜,故终夜烦扰而不得眠。因此, 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睡眠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虽然穴位按摩及西医药物治疗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睡眠紊乱。中医穴位比药物作用效果更为理想。但两者PSQI均>7分, 说明虽然采用了一定的临床医疗及护理手段, 患者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7]。患者疾病本身的症状也是影响睡眠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肺间质病患者夜间呼吸困难加重, 痰液量增多, 咳嗽等也可影响睡眠质量。另外, 由于夜间患者迷走神经兴奋, 可导致持续的夜间低氧发生, 导致患者夜间觉醒次数的增加, 从而引起患者睡眠模式的改变。因此长期低流量氧疗, 雾化吸入剂的使用十分必要[8]。
《皇帝内经》根据“内病外治, 上病下取”的治疗原则,提出了运用刺激下肢的经络和穴位来治疗疾病的观点, 下肢穴位按摩治疗睡眠紊乱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穴位按摩是改善疾病恢复期肺间质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方法安全, 简单易行、经济、无痛苦, 可通过教授、指导让患者掌握。出院后仍可继续治疗。但出院随访时发现, 随着患者出院日期的增加, 患者对施穴方法的掌握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 患者的依从性相对的也有所下降。指导临床在患者出院时应加强健康宣教。
[1]杨亚娟.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76.
[2]杨传举.80例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67-68.
[3]王俊林.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的因素与护理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2010,40(2):30-31.
[4]路桃影.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
[5]王沫.耳穴压豆治疗失眠100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刊,2006,24(12):1337.
[6]沈霞.住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361-364.
[7]Sohn SI.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Korean version of the Pittsh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J Sleep Breath,2012,16(3):803-812.
[8]王金环.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2170-21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139
2014-09-18]
200433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