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蕙,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进光明日报社,现为报社领衔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东城区作协主席,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二十六部个人作品集。主编出版《90年代散文选》等六十部散文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创先争优红旗手,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优秀编辑奖,两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奖,两届冰心文学奖,两届老舍散文奖等。1994年入选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杰出人物大辞典》。2003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成为新中国首位在该馆演讲的作家和编辑,并获美国国会图书馆奖、美国国会参议员奖、旧金山市政府和市长奖等。
我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见到一场永生难忘的“西洋景”:那是2003年我第一次去美利坚,有一天刚好赶上同性恋者们上街游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帅哥,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大老虎,穿着黄黑相间的紧身衣,屁股上拖着一条同样是黄黑相间的大尾巴。其粗细跟真老虎尾巴差不多,却比真老虎尾巴长,一直拖到地面上。这太奇装异服了,让我思索了老半天,究竟这“老虎尾巴”跟同性恋有何关联?那“帅哥老虎”见满大街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得意非凡,脑袋不断地晃啊晃,像鸡啄米似的。而最后我的结论是:此乃瞎时尚,乱穿衣。
不过,我今天在这里说的英国人的“乱穿衣”,非美国那“老虎”的“瞎时尚”,而是对应着中国的一句民谚:“二八月,乱穿衣。”
大家都知道英国天气是世界闻名的“孩子脸——说变就变”。刚才还“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转脸就被“哗哗啦啦”的大雨打破了头;你分明在马路这边享受明晃晃的艳阳照耀呢,一丈宽的窄窄小街那边,就“噼噼啪啪”一阵太阳雨;更有正在阳光底下晒得流油时,“嗬哧嗬哧”一堆黑云抢过来,大面积遮蔽了太阳,顿时你就被阴风吹得哆哩哆嗦,仿佛有成群妖魔鬼怪从地狱里钻出来了!对此宛若“中国小皇帝”一般喜怒无常的天气脸,我已习以为常了。
今年是我在英国过的第一个由夏到秋的转换季。从9月下旬开始,我眼睁睁地看着英格兰的天气是冷两天,一下子就降到10度以下,树叶“簌簌簌”地变黄、变红;可是突然又热三天,气温飞快地飙回到20度以上,使尚未完成颜色转换的树叶们,又赶紧坚挺地停留在绿色系上不动了。完全是一副“自我主义”的无规则乱弹,难怪英国人见面的招呼,既不是“吃了吗”,也非“你好”,而是“今天天气,哈哈哈……”
此时,街上可就热闹得像唱大戏啦!吊带儿,T恤,衬衣,裙子,外套,毛衣,呢子,棉袄,甚至羽绒服……全都一股脑儿出现在大街上,互不相让地搅和在一起,在清朗的空气中猎猎飘动,妖娆妩媚,就像联合国门前的万国旗。英国人真是太标榜个性化了,这家,一家四口出门,六七岁的男孩女孩穿的是棉袄;另一家也是四口出门,三个从五六岁到八九岁的男孩女孩,却跟着他们的妈妈穿着短袖T恤衫。以至于有时真把我弄得五迷三道的,不知有汉,无论晋魏。出门该穿什么呢?趴在窗户上参看一下路人吧,女儿马上提醒我说:“不能看英国人啊,他们是吃肉长大的,和咱们体质不一样,有人冬天还穿短裤呢!”
还真是的,英国人的乱穿衣真让人不可思议。到了气温降到零下的季节,包括他们的男女老少,有很多人上面是毛衣、呢子、棉袄、羽绒服、围脖、帽子、手套……一通招呼,全副武装到牙齿;可下半身却是半截裤子,露着光腿,有夸张的还光脚穿一双拖鞋。其实他们也冻得稀里哗啦的,尤其是那些女孩子,大腿上就套着一双网眼儿黑袜,虽然大多蹬着一双高及腿肚子的皮靴,可膝盖白不呲拉全露在外面,能不冻得六神无主恨不能钻到火炉子里面去,我就不信了!曾经记得俄罗斯有篇报道,说俄罗斯美少女们为了美丽动人,在大雪冰封的漫长冬季里,也是只穿裙子不穿长裤,就那么“虐待”自己的双腿。结果一个个还不到老年,就不得不为当年的“美丽冻人”付出惨痛的代价,不少妇人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有的双腿坏死,不得不截肢……我明明在英国也见到了这样的妇人。有两次,我在超市里遇到一位60岁左右的金发碧眼,拖着一个带轱辘的购物包,一瘸,又一瘸,歪歪斜斜地取货,趔趔趄趄随时要绊倒的样子,哪儿像是在购物,分明逃难一般。可想而知,她每日在家里做家务时候不啻受刑?可怜的“美丽受难者”!
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可是叫人无奈的是,人类就是这么悲摧地走过来一代又一代。凡母亲的“痛说青春期忏悔”外加感同身受的劝导,一律被认作是唠叨,女儿们没有一个能听得进去。男孩也一样,父亲告诉他们整日玩手机会毁坏视力,影响学业,耽误工作,破坏健康,伤害亲情,瓦解家庭……可又有哪一家的儿子肯听呢?不但一句也听不进去,再说多了,父子间的战争就必定要爆发了。不管承认不承认,父与子(母与女)的矛盾也是人类情感世界里的基本矛盾之一,全世界,各民族,所有人种都一样,做晚辈的,无不以为自己比父母以及往上的祖辈都聪明。直到他们自己也步入中老年,无可奈何地面对新一茬不听话的儿孙时,才难得地不再糊涂。可是大势已去,明白了也晚了,太晚啦!我想,糟糕的是人类由此的损失太大了,不如此在错误的怪圈里无效盘桓的话,也许我们今天的历史进程,早已进入共产主义了呢!
话题扯远了,抱歉!
我观察到,当下英国人对于衣饰的态度,有点儿跟美国人一样随便了。还说2003年我首度去美国那次,正值金秋十月,团里的男士们自然都身着西服,领带齐整,一丝不苟。谁知一下飞机,即被在美华人讥笑,轻蔑的眼神分明在说;“这又是从中国内地来的土包子!”刚一到宾馆,我们领队已在美留了两年学的昔日同窗就让他赶紧把西服脱了,“你睁眼看看,美国人谁还穿着西服啊?”是的,我们已经瞧了一路了,真的基本没有。美国人着装真是随便透了,有的大裤衩、大背心就敢在大街上晃悠,金亮的阳光还把他们照耀得挺潇洒。
英国人还没有“沦落”到美国人那么大大咧咧,因为毕竟是“绅士之国”,绅士的基因还流淌在骨血里;但现在英国人也的确不那么讲究繁文缛节了。英国男人一般都长得高大、消瘦、面色冷峻,有点鹰的感觉,他们穿上西服是非常帅的。有时我在街上看到一两位身着非常合体西服的先生,脑海里会立即涌现出“帅呆了”那前几年的时髦用词;他们那线条笔挺的风度美,简直和猫步走过的时尚女郎一样,也构成了一道光彩夺目的风景。然而“落叶满阶红不扫”,时下英国男人最常见的已是戴着帽子的夹克衫,风来了,雨打了,把脑袋往帽子里一缩,就万事大吉了。即使夹克被雨水打湿了,淋皱了,回家洗衣机里一滚就好了,完全不像西服那样又是干洗又熨又烫的,这足足又是一大群“被解放了普罗米修斯”。
除却伦敦的时尚女模特,一般英国女人的装束都是低调的,或者简直可以用上“朴素”两个字。年轻白领们的着装一般都配合着职业身份,裙装为多,上面套着深色或白色的西服、短开衫、套头毛衫等。上年岁的女士们一般都自觉配合着所在大、中、小城市的生活调子,几乎都是长上装一直盖过臀部,下身或裙或裤,凡裙子一定长及脚踝。她们的衣服基本都是纯素色的,没见过一位花枝招展的。即使有一些项链、耳环、手链的配饰,也都是冷艳的不露声色的。她们绝不会像中国大妈们打扮得那么油葱水绿,在公众场合“咚咚——锵!咚咚——锵!……”
不过说到底,英国作为老牌的“时装帝国”,英国人的着装意识还是非常强烈非常精彩的。在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候,能准确地通过穿衣装扮,来展示自己的素质与品位。比如对于社交场合,他们极为重视,人人的服饰都在尽可能展示出“自我”的最佳公众形象,男士们力求显示出独尊的地位或独特的魅力,女士们更要显示出美丽动人、亲切迷人、性感可人的优雅。他们出席音乐会、舞台演出等活动时,更一定要盛装出席,以示对艺术家和所有到场人员的尊重。这些“英国绅士”的着装与社交礼仪,已经形成英国人高大上的文明传统,成为英国社会各阶层向上流社会学习而又不断融入新的时代、新的阶层所带来的新的飞升,从而,使各个社会层面达成了一种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不断提升着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使国家的文明风气变得越来越绿意葳蕤,红花盛开。
下面该说到英国孩子们的着装了。英国儿童都不被当成“小皇帝”豢养,很少像中国某些家长和孩子没完没了地追求名牌与奢华。为了从小培养“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学生们一律都穿校服上学,在学校里吃同样的午餐,被老师同等对待。各学校的颜色、式样以及绣在上面的校徽不同,我们镇上沃克汉姆中学的校服是暗绿色的,显出了青春的飞扬与庄重;小学生的校服是暗绿色又装饰了些许的柠檬黄,跳跃着孩子们的活泼与童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看见很多女孩子下学以后就不愿再被校服所桎梏,不知什么时候换上了自己喜爱的服装,其经典行头一般是上面深色的西式短外衣,内衬一件白衬衫,下面是短至膝盖上面半尺的大褶裙,足蹬黑或白的长筒丝袜,看上去又精神又漂亮,无论肤色黑、白、黄、棕,个个都是美少女。
低调奢华,素色典雅,这是英国人从成人到孩子,从男人到女人,从富人到穷人的共同的审美价值观。
可是时间长了,我的文艺感觉有了不满足,还是觉得整个英国的服装色彩太沉闷了。深蓝、深灰、黑、白,是人人的基本色,连老人、孩子都如此。很少能见到鲜红、亮紫、明黄、艳粉等鲜亮一些的色彩,大红、大绿、大花色更是难觅踪影。在这件事情上,就好像全体英国老百姓都在自觉配合其“国民性”似的——英国人历来被认为是内向、严谨、刻板、孤僻、冷峻、不拘言笑的“冷性格”,他们似乎天生就与热烈、欢腾、大悲大喜、大跳大唱、喜怒形于色不沾边。我从没见过英国人哈哈狂笑的,连高声大嗓地说话、打仗似的大幅度手势也没见过,他们认为那样会影响别人,是不文明、没有素质的表现。他们安静内敛,矜持孤傲,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周全;但你很难走近他们,因为黑、白、灰都是冷色。
老说英国的“绅士风度”,全世界都知道英国人有“绅士风度”,那么,到底什么是英国的“绅士风度”呢?这同样的问题,二百多年前就曾经有人发问了,下面是坊间的一则传说:
有一天,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对自己的秘书说:“嘿,我不太明白,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比如官员可以叫绅士,律师可以叫绅士,医生可以叫绅士,商人可以叫绅士,甚至无业游民也可以叫绅士;而且贵族里面有绅士,贫民里面也有绅士。为什么这么多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叫绅士?你去帮我打听一下,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两个多小时,秘书回来跟华盛顿汇报说:“爷,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哈!我猜秘书当时正被什么人“麻烦”得焦头烂额,或者“麻烦”的正是华盛顿总统本人也未可知,不过在这则让人忍俊不禁的回答中,也还道出了一个片段真理,归根结底,老给人找麻烦的人肯定不是绅士。
说来,“英国绅士”是一个极有厚度的称谓,除去“心地善良,待人谦和,谈吐高雅,修养良好,有爱心,尊老爱幼,尊重女性,无不良嗜好,人际关系好……”精神方面崇高的、形而上的要求外,也有着非常明确的形而下的规定:比如第一条即“服装穿着上应合适得体,整洁干净,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适合所在的场合”,所以,“绅士风度”首先就突出表现在注重仪表和讲究卫生上。英国男人无论是穿西服还是休闲装,第一注重清洁;第二注重全身的颜色搭配,一般都是白色或浅色衬衣,外面是深色外套,皮鞋擦得很亮,这被看作是有涵养和有魅力的体现。其他要求,还有“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哎,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到的小人书和一些漫画,涉及过“英国绅士”,他们手拿文明棍,头戴黑色大礼帽,穿着长过臀部的黑色燕尾服,雪白的衬衫上系着领结,足蹬发着光的皮鞋,有的还留着牛角一样弯曲往上翘的八字胡。印象中,除了大名鼎鼎、无所不能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和他的助手华生医生外,其他凡“英国绅士”,一定都是漫画中的负面形象,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帝国主义“英国佬”。
现在的英国人,当然不再穿戴17世纪那古老的“英国绅士”服装了,当年的马车也早已被汽车、火车、高铁、飞机、火箭所取代。文明的更替即是如此,外在的、物质的、人间烟火的、形而下的……很容易革故鼎新,被更时尚的、更舒适的所取代;而品行的、情操的、精神心灵的、形而上的……则处于不断被完善、螺旋上升、越走越广阔、高者出苍天的境界,后者的升华更其艰难。这即是顺历史潮流而动。这即是建设精神文明。这即是人类不断进步的筚路蓝缕。这即是真、善、美的福音广布。这即是活泼泼的生命本质。这即是甜蜜蜜的生活意义。这即是光灿灿的幸福的泊地呀!
国际时尚大牌维果罗夫说:“对于我们来说,时尚是现实的解毒剂。”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一个人的着装怎样,一个民族的风度怎样,一个国家的仪表怎样,的确可以从外表上看出一些端倪的。每当世界各国政要聚会,政治家和金融寡头们注意的是他们讲了些什么,普通民众则喜欢对他们的着装品头论足。特别是当今世界女性政治家越来越多,她们的穿戴是否高雅,是否拉风,是否够品位,对她们来说也是很艰难很艰难的一道险关。我个人虽然不赞成把女政治家诸如默克尔、朴槿惠等拉到服饰台上与夫人们相提并论,但我很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骄傲于第一夫人的着装,不但女孩们女生们女士们沉迷其中连连尖叫,就是男士们也长久地津津乐道……
是的,如果我们能够从穿衣打扮上学习,提升美丽,修炼气质,澡雪精神,丰富心灵;那么,不管是英国的“绅士风度”,还是中国的“君子情怀”,任尔东西南北风,纷纷“拿来”就好!
从此出发,我提议,英国还有两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一点比较简单,我十分羡慕英国也对广大民众售卖“荧光服”,有整件上衣,也有夹克背心。这衣服中国也有,以条、块形式镶在交警的警服上,还缀在清洁工、抢修工等特殊工种的工作服上。在英国,普通商场里的货架上就能找到“荧光服”,我经常看到骑自行车的人、跑步锻炼者,以及很多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都穿着它。那黄绿色的荧光在阳光下、灯光下,都发射着醒目的光彩,宛如一团夺目的火焰,仿佛一朵盛开的大花,亚似一片飘动的浮云,堪比一首温馨的老歌,就是一段段感人的诗画……这就叫“以人为本”,如果英国人的乱穿衣也包括它的话,我给点个“赞”。
第二,英国曾经是非常“以貌取人”的国度,对衣冠楚楚的富人和上层贵妇笑脸相迎,对寒酸的下层人士冷若冰霜——当然,这也是人类的通病,我们中国人不也同样是这副见钱眼开的德行?但现在英国全民已经改掉了这劣根的毛病。以我为例,当初来英国的时候,为了多给女儿带好吃的,便尽量压缩自己的物品,只带了很少几身衣服,还尽拣分量轻的,像纯毛呢子等好衣服基本没带来。这几个月来,天天就是这几身衣衫,连我自己都穿得没情绪了,从外表打量自己,我也就一身旧衣裳、一头黑短发、英语呀呀呜的最普通中国妇女。然而我无论在大街上、超市里、酒店内、居民区、奢华品商店、旅游景点……所到之处,所受到的尊重和热情都是一样的,接受的笑容含量一点儿也没有减少。这使我感到十分温暖、畅快和舒服,幸福指数“噌噌”地往上涨,心情开朗度每天都能保持在九十分以上。要是在中国也能天天这样就太好了,所以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留意有关研究资料,想要弄清楚英国人是如何完成这个转变的?
有人告诉我,在英国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某一年的某一天,一对老夫妇没有事先预约,就直接去拜访哈佛大学校长。妻子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丈夫身着普通布料的便宜西装。秘书即刻就断定这是两个乡下老土,一定是来求校长办什么事的,便说校长整天都很忙,意在打发他们走。但他俩固执地等在那里,尽管他们把秘书的冷淡全看在眼中,还是耐心地等了几个小时。秘书没办法,只好通报给校长。校长不耐烦地接待了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的儿子在哈佛读过一年书,他喜欢哈佛,但去年他车祸身亡了。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下一个纪念物。”
校长很不耐烦地粗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遗像。如果我们这样做,哈佛校园不就跟墓园一样了吗?”
女士说:“我们不是要树立一座遗像。我们想捐一栋大楼。”
校长故意审视着他俩身上的廉价服装,拿着腔调说:“你们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多少钱吧?哈佛建筑物的价值超过750万美元!”
那位女士沉默了。校长松了一口气,起身说不能奉陪了。就在此时,他听到妻子突然对她的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座大学,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说着,衣着朴素的斯坦福夫妇起身离开了哈佛,去加州建立了斯坦福大学。那17世纪西班牙传道堂式的连体教学楼,至今仍在美国最美丽的大学建筑之列……
没有人明确下断语,说英国人的“以貌取人”是因这个故事而彻底改变的;但这个故事的确“严重”地教育了英国人民,穿得什么样再也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了。何况,在今天的英国,仅从衣饰上已看不出谁是有钱有势的土豪,谁是领取救济金的穷人。所有人都穿得很体面,除了流浪汉,基本都是仪容整洁,气质文雅。即使流浪汉,也有政府补贴,愿意的话随时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是他们自己不肯,就想以卖唱、流浪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别人也就尊重了他们的个性选择,在给钱时以轻拿轻放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了“天有上帝,我有权利”,这是英国的国家格言。
在这一点上,我必须赘上有关中国的一些笔墨——十多年来,我也一点一点看到了我的祖国的巨大进步:在北京,人们,市民,老百姓,尤其是80后年轻白领粉领蓝领们,对处于人生特殊阶段的乞讨者,亦是纷纷抱着深切的同情心,习惯于热心解囊相助,以至于乞讨都变成了一种收入不错的“职业”;从理念上讲,中国人也都知道“以貌取人”是浅薄的不文明的行为,还是80后年轻白领粉领蓝领们在带头破除之。这些年的教育到底没有白费力气,中国这新一代年轻人的许多思想都比“老式观念”明朗了很多,也文明了许多,我早在潮头前就已经敏感地发现了他们新锐的、鲜活的、英气逼人的存在。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跑到我等50后及其他年龄段的前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成为与世界文明接轨,推进当代文明观念的先导者和主力——所以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宜整饬好自己的双翅,自觉跟上他们青春的飞翔!
责任编辑 叶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