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

2015-03-06 06:40刘红艳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阜阳大学生研究

刘红艳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

刘红艳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现状,随机抽取安徽阜阳师范学院4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并不严重,而年级间和家庭来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出现网络欺骗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原因、现实原因以及网络原因;并针对此现象提出防范对策。

大学生;网络欺骗; 防范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安徽阜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一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率为94%。男生211人,占49.9 %;女生212人,占50.1 %。理科生184人,占43.5%;文科生239人,占56.5%。一年级179人,占被试总数的42.3%;二年级127人,占30.0%;三年级117人,占27.7%。城镇大学生154人,占36.4%;

农村大学生269人,占63.6% 。被试的年龄在17周岁到25周岁,平均年龄为20.35±1.25周岁。被试均具有一年以上网络使用经验。

1.2 研究方法

通过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问卷收集被试的性别、年级、年龄、所学专业属性(文科、理科)、家庭来源(城镇、农村)等信息。

本研究采用了国内学者李冬梅2008年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编制的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该量表包含三个基本维度,一共35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量表,分别计算各分量表的均分,得分越高,出现偏差行为的程度越严重[1]。本研究重点是网络欺骗行为分量表的6个项目,其中网络欺骗行为分量表和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和0.96 。

研究还采用笔者自编的网络欺骗行为原因开放调查问卷。该自编问卷主要是根据李冬梅博士论文中编制的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中网络欺骗行为这一维度的项目和笔者在实际调查中收集的网络欺骗相关资料编制而成的。

1.3 施测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进行时长45分钟左右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施测。本次施测统一施测,统一收回。

1.4 数据处理

无效问卷删除后,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基本表现

在五点计分量表中,描述统计分析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的结果说明,大学生在网络欺骗的6个单项目的平均分都在1.5~1.9之间,网络欺骗行为的平均分为1.64,这说明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的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

为近一步了解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的状况,本研究特别参照了国内学者马晓辉、雷雳等人的分组标准[2],把平均分为1~2分(包括2)称为“低网络欺骗行为组”,4~5分(包括4)为“高网络欺骗行为组”,2~4(不包括2和4)称为“中分组”。结果发现:高分组人数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处于中分组(20%),他们出现网络欺骗行为的频率在“偶尔”到“经常”之间。(见表1)。

表1 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的分组状况

2.2 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的特点

分别把男生、女生、城镇学生、农村学生、文科生、理科生在网络欺骗行为上的得分看作是独立的,来进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家庭来源方面,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3.418,p=0.01<0.05),农村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得分显著低于城镇大学生。专业属性的差异并不显著(t=-1.10,p>0.05);性别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009,p>0.05)。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专业、性别、家庭来源的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差异比较

注:*p<0.05

而以网络欺骗行为总均分为因变量,以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主效应显著(F=42.813,P<0.001)(见表3),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这说明年级越高会表现出越多的网络欺骗行为。

表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欺骗的平均分差异检验

注:**p<0.001

2.3 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的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4)表明,大学的网络欺骗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个体方面、现实方面和网络方面。其中,个人方面的原因居多。在现实方面因素中,大学生们认为通过网络缓解压力是产生网络欺骗行为的主要诱因(25.8%);此外有过被骗经历(12.9%)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网络因素主要包括网络自身特质和管理方面,23.8%的人认为出现网络欺骗行为的直接因素是网络的不安全性,网络虚幻性(22.3%)和网络匿名性(15.9%)也是较为普遍的原因。

在个体因素中,保护隐私安全(46.7%)、无聊(42%)、恶作剧好玩开心(32.3%)是最常见的原因。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强,这可能和网络环境的特点有关。无聊是现代人常有的情绪状态,大学生也较多地体验到,从而导致无所事事,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恶作剧好玩开心这一原因看,不少大学生把网络欺骗当成是愚人节玩的小游戏。

表4 大学生网络欺骗行为的原因

3 对策与建议

3.1 政府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与规范管理

政府应成立相关网络监管部门,采取专项行动,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及时发现和治理虚假信息,构筑绿色网络氛围[3]。加强网络执法机构管理,提升监管人员素质与工作效率,培训专业化网络执法队伍。在网络实名制认证上,尽可能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独特的用户身份标识管理系统,建立互联网身份证明,由监管机构统一执行互联网实名制信息管理[4]。另外,国家还应大力推进互联网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文明、诚实和谐的文化氛围。

3.2 高校开展多途径的道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业授道,培养大学生能够自觉以一定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学会诚信待人,这也是高校的教育职责。另外,增设网络伦理教育、倡导网络文明规范,引导大学生远离网络欺骗行为;重视法制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懂得法律常识以更好的自律[5]。

3.3 家庭对大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是,家长与孩子合理沟通,保持密切联系。家长有教育孩子、改善孩子不良行为的职责,和谐的亲子关系,利于保持良好的沟通,利于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二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要对孩子的品德、人格等方面的成长给予更多的关心。发现不良问题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共同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3.4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觉悟与责任感

大学生应认识到大学阶段是提升自我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时期,此时应学会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的谋划。另外,大学生要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与心理素质。网络中没有现实的限制与约束,在网络虚拟的平台中,大学生肆意宣泄不满情绪,或存有过度的警惕性,道德感很大程度上也被淡化了,因此提高道德修养与心理素质十分重要。目前,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有相应心理老师,大学生应主动积极与老师沟通,参与课程培训,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1] 李冬梅.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 马晓辉,雷雳.青少年网络道德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0(10):988-997.

[3] 刘秀丽.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04.

[4] 胡剑芬,饶煊.行为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16-19.

[5] 薛政.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调差与分析[J].安徽教育,2010(1):40-42.

(责任编辑:贺 兰)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heating ——Taking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Hong-y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00, China)

A survey of 480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ed by random from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has been analyz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heat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ir online cheating is not serious, but 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lasses and families. Reasons for individuals, reality and network features are studi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cheating;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2015-08-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 (13JDSZ2068)

刘红艳(1978-),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咨询研究。

G641

A

1009-7961(2015)06-0083-03

猜你喜欢
阜阳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大学生之歌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