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生物学教育研究

2015-03-06 07:03李晓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西北大学西北生物学

李晓霞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生物学教育研究

李晓霞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基于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全面整理与审视抗战时期西北联合大学的生物学教育,为西北地区及中国高等科学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线索。西北联合大学的生物学教育逐渐构建了动物学、植物学、胚胎学、解剖学、分类学、组织学等多种方向的学科体系,教学师资均为留学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生物学专业人才,以汪堃仁、林镕、周尧等教授为代表,他们长期扎根西北,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建新兴学科、开出大量新课,开展完整的实验课程和科学研究,培养了高级生物学专门科学人才。西北联合大学不仅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学教育体系结构,而且以欧美留学人才为教学主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物科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生物科学与西北高等生物教育水平的发展,从而为西北地区高等生物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西北联合大学;生物学教育;科学教育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平、津三校一院被迫西迁入陕,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由此组建。从此西北联大在西北地区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九年,也由此孕育了国立西北五校,对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仅有少数学者对西北联大作了研究,主要围绕其历史、社会教育及当时的教学和生活作了初步的探讨,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1-4],但没有全面系统深入研究西北联大科学教育的成果。本文从科学教育史的视角而言,对西北联大的生物学教育作一全面调查、研究与分析,以探讨其对近现代西北生物学教育体系建构的历史贡献。

1 课程与教学

1937年9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组建后,生物系在其文理学院创建。1938年4月西安临大改称西北联大,至9月其教育学院改称师范学院,并增设博物系。由此,在这一时期西北联大文理与师范学院同时开设生物学教学。之后,西北联大将其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及其他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五校,原文理学院属于国立西北大学,并独立为文、理两个学院,生物系属理学院,而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博物系改称生物系,因此生物教育在两校并行发展,师资常共用。表1为1939年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博物系的课程设置[5],当时博物系为5年学制,课程分必修与选修。(1)共同必修课程:在第一学年与第二学年两年中开设了多门人文社会科学,如党义、社会科学、国文、外国文、哲学等,更重要的是还开设了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任选共同必修课程,可见当时博物系非常重视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学习,以拓展学生视野,从而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2)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普通植物学、生理学、地质学、矿物学等基础课与方向明确的专业课,仅植物学中开设的专业课程就有植物分类学、生理学、组织学等,动物学中开设的课程有解剖学、无脊椎动物学、分类学等,也正是这些学科与专业课程的精心设置,才为今日西北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植物学、古生物学已成为国家以及陕西省的重点学科。(3)专业教育教学法课程:从1939年博物系的课表中可以看出,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基础上,还开设了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普通教学法、中等教育以及专门的分学科开设的教材教法研究等较多的生物教育教学课程与专业教学实习,由此可见西北联大在培养学科人才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培养生物学教育师资。(4)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了动植物学、矿物学、地质学以及一些人文社科等门类广泛的选修课程,不仅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同时,引入国际上的新兴学科,开设了一些全新课程,如药用植物学、生物统计学等。可见,在当时条件最恶劣的西北地区却开设出如此全面而又是国际国内前沿性的学科,实属不易,难能可贵,真正开拓与发展了西北高等生物学教育。

国立西北五校时期,国立西北大学的教学基本沿袭了西北联大的传统,但生物系学从原有的五年学制改为四年学制,课程设置分为当然必修科、公共必修科、专业必修科与选修科4种,其中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6],选修课程有细菌学等。由课程表可见,这一时期专业课程开设的方向更为精细、明确,不仅有生物学、组织学、遗传学等开放性课程,而且将动、植物学课程向精、专方向发展,如动物学,从脊椎与无脊椎动物学两方面开设了胚胎学、解剖学等及其实验课程。并且所用课本与参考书均是英文教材或著作,如细胞学的课本采用的是Introduction to Cytology,参考书为General Cytology;再比如植物生理学所用课本有多种,皆是国外不同作者编著的教材Principle of plant physiology、Plant Physiology、Text-book of plant physiology等,另如植物形态学课程,课堂用的是教师编著的讲义,但参考书的范围很广,均为英文教材,Text-book of Botany、The structure &reproduction of Algae、Biology of Vertebrates、Molles&Ferns、Primitive land flora、gymnosperms, Structure&Evolution、Morphology of Angiosperm,这些参考书中,有基本的植物学用书,有划分更为细致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菌类、蕨类等植物形态、结构与其进化的研究著作。生物学系也非常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竭尽所能地购置生物学实验仪器、建立实验室。至1945年,已购置的普通生物学仪器有:显微镜、解剖镜、天平三角镜等25种;生理仪器:Blood pressure bottle54种;玻璃仪器:量筒、量杯等26种;其他实验器具有34种,染料、药品57种,挂图切片骨骼等18种[7]。同时已建成实验室、标本室、材料室以及研究室共5处,以便学生实验课程的开展与教师科学研究。生物学系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知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植物学、树木学等,教师常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野外山林实地观察或采集标本。可见,国立西北大学生物学系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更为精细,而且更注重学科的精深发展。

表1 1939年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博物系必修选修科目表

表2 城固时期国立西北大学生物学系专业必修课程表

2 教师与学生

抗战爆发,平津高校西迁,随之许多教授名师聚集在西安,也因此西北联大的生物学教学师资非常雄厚。西安临大时期,生物系主任由金树章教授担任,其他教授为郭毓彬、雍克昌、容启东、刘汝强等,教授共计5人,他们分别在葛林乃尔学院和依林诺斯大学、巴黎大学、芝加哥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欧美一流学府留学,并获取了动物学、细胞学、植物学和植物病理学等博士学位。此外,还有王琪、项润章2名助教[8]。城固时期,西北联大生物系由雍克昌、刘汝强两位教授先后担任主任,还有许多很有造诣的教授先后在此传播生物科学、造就生物人才,如著名的汪堃仁、林镕、余凤早、吴仲贤、周尧、郑勉、董爽秋、李中宪、许庆祥等教授。如汪堃仁教授(1912—1993),是我国组织化学的开创者,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生理学家。1928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他不仅博览群书、学习勤奋,而且利用业余时间选学了一些化学系、英文系的课程,为之后的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学校留校任教,承担生理学、比较解剖学实验课。1937年,被推荐到北平协合医学院进修,在此专门对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学、神经解剖学和人体解剖学等课程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受到了著名的生理学家张锡钧、林可胜教授的严格科学训练,在其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这对他之后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深有影响。1939年9月汪堃仁携妻女行万里路抵达陕西,任教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由于教学业绩显著,先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并兼任于国立西北大学。1947年他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深造,毕业后获硕士学位。在此执教期间,承担多个系的多门课程,如生物系的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等,家政系的生理学与体育系的解剖学、生理学,以及文科系别的普通生物学等课程。他在极其缺乏实验教具、仪器的城固,开设了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所有现代生理学课程与实验。生物学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因缺乏教师,他完全独自承担讲授与实验教学的全部工作,并将个人垫资购买的许多生理实验仪器投入到教学中,这对当时生物课堂教学与实验课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没有尸体,为了能让学生正常上解剖学实验,他只好选用猫狗尸体;没有人体骨骼标本,只好与师生在野外捡无主尸体;没有教具,他与教师们设法自己制作。尽管条件艰苦、经费短缺、设备不足,但是西北联大开设的生物学课程内容与京、津地区几乎相同,教学质量不相上下,培养的人才优秀,早已成为西北各地区生物学、体育界的教学与学术领头人物。汪堃仁教授的研究方向很多、造诣很高,特别是在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化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不仅发现了迷走神经与大脑垂体后叶之间的反射关系,并以生物化学与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胃、胰细胞的机能定位,还研究了环核苷酸及其对肿瘤细胞分裂分化调节作用,以及细胞骨架与癌化的关系[9],并出版了多部著作。再如林镕教授,他是我国学术造诣很高的真菌与植物分类学家。1920年考入法国南锡大学农学院,三年毕业后又考入法国克莱孟大学理学院研究真菌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后又入巴黎大学继续深造,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1938年只身入陕南城固任西北联大农学院教授,国立西北五校独立后,续任西北农学院教授。考虑到我国当时的情形与切实需要,他及时从原学术方向转到种子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这为其一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著名的西北植物调查所就是他与辛树帜、刘慎锷教授协力共同创办的。林镕教授在学术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他在许多权威学术期刊,如《生物学杂志》、Contr.Lab.Bot. Nat.Acad.Peiping等,发表了The Chinese Species of Pertya、Surquelques Gentianadela Section Aptera、《真菌之雌雄异体》等研究成果,他的《旋花科》《龙胆科》《菊科》等成果在当时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对中国的生物学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如周尧,昆虫分类学教授,曾师从于Filippo Silvestri(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教授。回国后,1939年11月应聘任西北农学院教授。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周尧教授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精湛的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学生听、看、做、议,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野外观察、辨别昆虫,采集标本,传授昆虫分类技术,造就中国昆虫学有用之才。他还创办了“昆虫趣味会”、“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与“天则昆虫研究所”等多个学术团体、研究所。此外,他还创办了许多昆虫学类的期刊,如《趣味的昆虫》《昆虫分类学报》《昆虫与艺术》《中国昆虫学杂志》等,并担任其中一些刊物主编之责;另外,国际上最大的中国第一个综合性昆虫博物馆也是周尧教授创建的。

在学生培养方面,西安临大初建之时,由于社会动荡,生物系仅招生3人[10],并录取借读生10人。据统计,[11]1937年12月西安临大文理学院生物系4个年级在校学生分别为7人、11人、6人、12人,其中包括借读生7人共计36人。此时期农学院农业生物系在校学生人数有9人。据1938年度的学生人数统计,生物系正式录取在校学生18人,转试生3人,借读生5人,旁听生4人,共计30人,正式招生学生人数比西安临大时期明显增加;1944年时生物系学生约32人。从毕业生来看,1937年时,西安临大就有生物系王绍尊、袁建中、王振中、陈宝珍等4名毕业生[12],分别在陕西、河南等地工作。表3为1940至1946年国立西北大学生物系历年毕业的学生人数表,共计培养毕业生35人,与1937年至1939年毕业的学生人数相加统计,近有50人。生物系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采用学校的导师制,为各年级学生聘定了导师[13],一、二、三、四年级导师分别为郭毓彬、林镕、刘汝强、雍克昌、金树章等教授,着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与科学素养。这些数字和事实在当前或许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在抗战时期,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却能造就中国需要的生物学有用之才实属不易。

表3 1940-1946年国立西北大学生物系毕业人数[7]

3 学术研究与演讲

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生物系教授在竭力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停止科学研究。陕南城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学的研究非常有利,西安临大迁城固后,他们开始考查大巴山一带的植物,采集植物标本上千种,累计保存近8万号,这为师生开展教学与科研准备了丰富的基本资料。也因此激发了学生们的科学研究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地区生物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如《城固淡水藻类之初步调查》等多篇学生研究论文。教授们的研究兴趣更加浓烈,1946年6月,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周尧教授在陕西武功创办天则昆虫研究所,并担任主编出版《中国昆虫学杂志》,还出版专著《陕西之昆虫》。教授们也常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寄到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如余凤早教授,专长于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西北联大在城固时,他经常将学术成果寄往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期刊社,其中一篇论文发表在英国有名的植物分类学专业期刊上。在文学院教授黎锦熙先生撰写的城固新修县志十部方案中,[14]专门撰写了自然科学,在其生物志中,他结合专家实地考察与数据结果,首先将陕南自然界的生物分为动、植物两大类,然后分别进行分类细化,如动物,先将其分为飞禽类、野兽类、鱼类,并附以本地区动物特产照片,再陈述动物区域分布,后阐述其原因,并附以动物分布图;如植物,先确定本区域属于亚热带植物,可分为葛藤类、草木类、林木类,并进一步分析阔叶、针叶等林木类,并附植物标本,再进一步详细研究植物分布及与气候、土壤、地形等关系之成因,后附以植物分布图等,这些成果对研究陕南自然生物及其利用有很大的作用。西北联大为了普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高民众文化科学水平,积极举办各类学术演讲活动。如成立自然科学讲习班[15]、在陕南六县举行教师暑期讲习会[16]等,生物系的许多教师专门作了各种演讲,如传染病之范围与预防、人体寄生动物,以及砂眼、疟疾、皮肤病、结核病、花柳病、麻风病与狂犬病等健康与疾病知识,讲师王琪、白国栋、包桂濬等作了生物教材与教法的演讲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生物科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而且在战乱年代为民众的健康与预防疾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 结论

抗日战争之前,西北地区的高等学府仅有新疆学院(1935年成立)、甘肃学院(1928年成立)以及陕西的西北大学(陕源,1912年成立),与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生物学教育比较来看:(1)新疆:新疆学院至1939年才添设了理工农各院,但还没有成立生物学科。(2)甘肃:1927年成立的兰州中山大学,一年后改称为甘肃学院,但这一时期还没有成立生物学科,直至1946年8月国立兰州大学成立时在其理学院才设立了植物系、动物系。(3)晚清时期陕西大学堂(1902—1911),学堂初期学制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学堂课目表中也没有博物课程课程,只是据资料记载,在第一学期开设了博物课程,包括动物、植物和标本。这些课程的开设也仅是在聘回东洋教习购回图书仪器的基础上才会开课,而这一时期没有1名博物学方面的教习。生源主要来自陕西中学堂的学生,并且仅为陕西地方培养人才,可见,此时期的高等生物学教育根本不存在。1912—1937年陕源国立西北大学初期亦没有设立生物学科,直到1923年时在其建立的自然科学院设立了生物系,只有1名江苏无锡人陆燮钧在主讲英文的同时负责植物学教学。可见,这一时期的生物学教育规模很小,学制、课程、实验、招生等体制都很不完备,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相比较,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在生物学教育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动物学、植物学、胚胎学、解剖学、分类学、组织学等多学科与课程体系,师资均为留学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的生物学专业人才,以汪堃仁、林镕、周尧等教授为代表,他们长期扎根西北,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设新兴学科,充分利用各自专业所长,自编教材讲义,开设讲授新课,传播前沿科学;并与师生一起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共建实验室,尽力开展实验课程,培养学科专门人才,使生物学科学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也由此为西北高等生物学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向中国西北地区引入欧美先进的科学理论、方法与实验手段,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出版发表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西北区域生物科学的发展,为西北高等生物学教育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方光华.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8-9.

[2]姚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11-24.

[3]李晓霞,姚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地质地理学教育[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6):1035-1041.

[4]李晓霞,姚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数学教育[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3):515-520.

[5]师范学院博物系必修选修科目表草案[J].西北联大校刊,1939(8):26-27.

[6]国立西北大学三十年度各院系所用课本[Z].现存西北大学校史馆.

[7]李永森,姚远.西北大学史稿上卷(1902—1949)[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302,附录四.

[8]本校教职员录[J].西安临大校刊,1938(4):10.

[9]姚远.西北大学学人谱[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311-312.

[10]本校录取新生名单[J].西安临大校刊,1938(3):7-9.

[11]本校学生人数统计[J].西安临大校刊,1937(2):8-11.

[12]本校二十六年度毕业同学就业调查[J].西北联大校刊,1938(6):22-23.

[13]聘定文理师范两院系各年级导师[J].西北联大校刊,1938(7):24-25.

[14]黎锦熙.方志拟目·自然之部·城固新修县志方案之二[J].西北联大校刊,1939(9):1-7.

[15]本校社教推委会成立自然科学讲习班概况[J].西北联大校刊,1939(11):17.

[16]陕南六县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讲师一览[J].西北联大校刊,1938(2):16-18.

The Biology Education of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LI Xiaoxia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Shaanxi,China)

Based on the original journ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extual research method,through summarizing and studying the biology education of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ly during Anti-Japanese War,it is to provide new clues for the higher biology education of the northwest area and China.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gradually formed multidisciplinary system,for example Botany,animal science,histology,embryology,anatomy,taxonomy and so on;its teaching staff were the biology specialized talents having completed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such as Wang Kunren,Lin rong,Zhourao,they rooted northwest and spreaded the western advanced biology science into China,and created new disciplin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curriculums,tried their best to complete experimental courses.At the same time,they developed science research and trained many talents for the northwest region and China.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not only formed the comprehensive pattern of higher biology education in Northwest area.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s,it not only introduce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apidly improved the overall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science research,but also built the perfect system of higher 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northwest region.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biology education;science education

N09

A

1672-2914(2015)02-0011-05

2015-02-28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M1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4JK1784);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3XSYK048)。

李晓霞(1976-),女,甘肃白银市人,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与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西北大学西北生物学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一座西北小城
The Analysis of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ntz Fanon’s Post-colonialism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我们》、《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