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观

2015-03-06 02:31常洪欢
淄博师专论丛 2015年3期
关键词:静女苏曼殊小说

常洪欢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论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观

常洪欢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苏曼殊在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具有中国古典德行美与学识美的“静女”形象和具有西方现代女性美的“艳女”形象。在这两类女性身上,苏曼殊倾注了自己全部感情和心血,虽分中西却殊途同归。这些女子形象体现了苏曼殊在女子贞操观念上的矛盾游离态度,反映了苏曼殊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希望中西大融合的文化理想。

苏曼殊;女性形象;女性观

文学作品可以不是现实主义的,但大都是写实主义的,无论作家的出发点在哪里,观点为何,其写作的资源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生命体验,都展示着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和不断的思考。苏曼殊的小说被称为“自叙传小说”的代表,即使是不很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苏曼殊在其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熟悉苏曼殊生命轨迹的人会发现,这些女性形象在苏曼殊生命中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倾注了苏曼殊很大的心血和情感。在此,我们拟就苏曼殊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来考察其关于女子贞洁操守的态度问题,尝试探求为什么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这样的?这种人物形象塑造的背后体现了苏曼殊怎样的女性观?苏曼殊的这种女性观又是怎样形成的?……以点带面,管窥苏曼殊思想的整个矛盾心态及其希望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

一、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

苏曼殊在《燕子龛随笔》第九则中曾经引用过唐代诗人孟郊的诗《静女吟》:“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1](P9)透过苏曼殊翻译和创作的作品所展示的女性观点,我们可以说孟郊的这首诗道出了苏曼殊的心里话。孟诗中对于“静女”和“艳女”的不同态度也就成了我们解读苏曼殊女性观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在苏曼殊为数不多的几篇小说(中篇《断鸿零雁记》、短篇《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创作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位男主人公的身边都有几乎不止一位女性主人公的身影,而且这些女性形象都是集真、善、美于一身,是苏曼殊心中理想女神形象的化身。通过分析,我们将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具有中国古典德行美与学识美的“静女”和具有西方现代女性美的“艳女”。详见如下统计略表:

作品男性形象女性形象(“静女”)女性形象(“艳女”)《断鸿零雁记》苏三郎雪梅静子《绛纱记》薛梦珠谢秋云昙鸾五姑罗霏玉罗小玉(霏玉妹)卢氏女郎犯人(玉鸾未婚夫)马玉鸾《焚剑记》独孤粲阿蕙阿兰《碎簪记》庄湜(友人曼殊君)杜灵芳燕莲佩《非梦记》燕海琴汪薇香凤娴

此表仅是我们就苏曼殊小说中出现的主要男女主人公粗略列出,其中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不完全准确;尤其令我们感到棘手和矛盾的是,其实对于“静女”和“艳女”的划分在苏氏小说中并不像图表中所显示的这样绝对化。因为我们深感在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身上,“静女”与“艳女”这两种成分矛盾而又鲜明地并存着,每个主要女子人物的身上既有“静女”的特点又有“艳女”的特征。这也正是本文所希望探求的问题所在:为什么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这样的?这种人物形象塑造的背后体现了苏曼殊怎样的女性观?苏曼殊的这种女性观又是如何形成的?

二、异中有同的“妖姬静女”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从苏曼殊塑造的这一女性形象系列中分析出“静女”和“艳女”这两种成分。但是,具体到某一作品中的某一位具体的女性人物时,我们又很难斩钉截铁地说她是属于中国古典型的“静女”还是西方现代型的“艳女”,这样显得有点矛盾。但是这也正说明了苏曼殊本身在思想观念上的矛盾态度。

苏曼殊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多兼具“中国古典”与“西方现代”这两种美,但是更偏重于中国古典女性的美好德行与操守。可以说,苏曼殊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就是传统中国遵守三从四德的古典女性加上西方现代女性的美丽外表和现代学识。例如,《断鸿零雁记》中三郎的未婚妻雪梅,苏曼殊形容她是“容华绝代”[1](P77)“情性幽静无伦”[1](P78),且对主人公三郎爱得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正如三郎所称赞的:“古德幽光,奇女子也”[1](P79)。小说中另一位倾心于三郎的女子静子,苏曼殊对其外在容貌和内在修养学识更是赞叹有加,形容其是“袅娜无伦”[1](P86)“翩若惊鸿”[1](P88)“如藐姑仙子”[1](P87),“天真呈露,且殖学滋深,匪但容仪佳也。即监守天阍之乌舍仙子,亦不能逾是人矣!”[1](P90)这样的评价实在太高!恰恰是这样一位德、才、貌兼备的“玉人”①对于主人公三郎却是倾心不已,抱定相伴终身、非彼不嫁之志,表现出传统东方女性在爱情中少有的大胆与开放。我们认为,这大胆与开放正是苏曼殊在深悉西方文化之后从现代西方女子身上吸取来的。在静子身上,苏曼殊融合了东西方女性二者的特点,且几乎全部是优点。他将这一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塑造得如此完美,其所持的女性观念便由此彰焉。

苏曼殊其他短篇中的几个女性形象,《绛纱记》中的谢秋云、五姑、马玉鸾,《焚剑记》中的阿兰、阿蕙,《碎簪记》中的杜灵芳、燕莲佩,《非梦记》中的汪薇香、凤娴,都是这类德、才、貌兼备的女子。苏曼殊在她们的身上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不管是哪一个,不管属于哪一种,无论是更多彰显传统中国古典美的雪梅、五姑、秋云、薇香,还是更多体现西方现代女性美的静子、莲佩、凤娴,苏曼殊对她们同样都是持赞美和颂扬的态度。在这些女性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她们各自属于东方或西方的不同特征,如传统中国女性的温文尔雅、和婉有仪、性情娴穆,西方女子对待爱情的大胆主动、率真热情,但更多的却还是两者的兼有和融合,这也正是苏曼殊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

我们发现,在苏曼殊小说里,只有《绛纱记》中的卢氏姑娘,苏曼殊对其抱着批判的态度。因为她身上没有一点儿“静女”的影子却又都是“艳女”的缺点,即她不像传统中国女性那样遵守妇德妇容,行为举止完全背离传统静女的标准,而在学习西方现代女性时学到的尽是对爱情和爱人的始乱终弃,以自由恋爱之名行朝秦暮楚之实。在此之前,苏曼殊就已经借罗霏玉之妹小玉之口,表达了自己更为坚定而激烈的女性贞操观:“吾国今日女子殆无贞操,犹之吾国殆无国体之可言,此亦由于黄鱼学堂之害(苏俗称女子大足者为‘黄鱼’)。女必贞,而后自由。昔者,王凝之妻因逆旅主人之牵其臂,遂引斧自断其臂。今之女子何如?”[1](P120)这一观点在今天或者几年以后的新文化同人们看来是迂腐愚昧和封建落后的,但不能不考虑说话人的身份和时代环境。苏曼殊深深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里,面对西风东渐,他有所警惕。正如周作人对其评语一样,苏曼殊的思想“实在不大高明”“逃不出旧道德的藩篱”“有点像旧日读书人。”[2](P69)苏曼殊恰是这样一个带有矛盾性的人物,其塑造的“妖姬静女”也是异中有同的。

三、女子道德观背后的思想矛盾

苏曼殊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急剧动荡的年代,腐败无能的清廷让无数有识之士看不到希望以至绝望;身为广东岭南人的苏曼殊对于满清开国之初的民族屠杀和一直以来的汉民族遭受压迫和歧视深恶痛绝,对于明末清初之际抗清志士和贞妇烈女的种种壮举更是钦佩不已、念念不忘。因此,在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准备发起成立“南社”而提名请他加入的时候,他是一口答应[3](P127);身为南社成员的苏曼殊,他的文化理想在南社内部是极具代表性的,在对于女性、女子的德行操守等问题的观念上,苏曼殊赞成和提倡中国传统的女子道德观。《岭海幽光录》是苏曼殊利用在上海同学保存会藏书楼搜集的材料整理而出[4](P183),辑录的就是那些明清易世之际仁人志士和贞妇烈女的感人德行。苏曼殊在《自序》中开门见山道出自己此举的目的并对这些古德烈行大加称颂:“苦节艰贞,发扬馨烈,雄才瑰意,智勇过人。……古德幽光,宁容沉晦?”[1](P17)进而强烈批评当今之世的污浊和人心退化:“奈何今也有志之士,门户**,**嗷嗷;长妇诧女,皆竞侈邪”[1](P17)。让人不能忽视的是,在这十六则《录》中,有十则是表彰传统贞妇烈女的高亢德行。可见,苏曼殊对于古代女子传统贞洁观念的重视和提倡,即“古德幽光,宁容沉晦?”周作人就曾在评价苏曼殊氏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时说:“他的思想……实在不大高明,总之还逃不出旧道德的藩篱。……曼殊思想平常,有点像旧日读书人。”[2](P70)虽是微辞,却是确评,对苏曼殊的思想和文学成就较早地给予了公正确当的评价。

《燕子龛随笔》第九则在引用孟郊的诗作之后,苏曼殊紧接着批评起当时的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和女性贞节观念的严重失落:“今也吾国长妇姹女,皆竞侈邪,又奚望其有反朴还淳之日哉!”[1](P9)在小说《绛纱记》中,主人公昙鸾见到五姑“服窄袖胡服,编发作盘龙髻,戴日冠”[1](P114)的时候,心里想的也是“妹喜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何晏服妇人之服,亦亡其家;此虽西俗甚不宜也”[1](P114)。这等批判倾向,已就当时日下的世风和失落的女性观明白地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观点。同是在《绛纱记》中,苏曼殊又借罗霏玉之妹罗小玉之口,表达了自己更为坚定而激烈的女性贞操观念:“吾国今日女子殆无贞操,犹之吾国殆无国体之可言,此亦由于黄鱼学堂之害(苏俗称女子大足者为‘黄鱼’)。女必贞,而后自由。昔者,王凝之妻因逆旅主人之牵其臂,遂引斧自断其臂。今之女子何如?”[1](P120)

在苏曼殊女性贞操观念的态度背后,是整个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作为支撑。生活在清末民初的苏曼殊,面对日益腐败、一步步走到崩溃边缘的中国社会政治,他的思想是极其痛苦和无奈的;在相继学习了外文、接受了西方科学的思想文化观念之后,中西两种文化传统都在其心里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由于传统汉民族思想的根深蒂固,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苏曼殊的心中,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地位是重于西方文化的,这也就造成了曼殊内心的焦灼和剧烈的矛盾。他既希望保留和弘扬传统中国他认为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又感觉到有必要用西方的新鲜文化血液唤醒沉睡的中国雄狮,在文化的选择上便表现出了犹豫和矛盾。正如周作人对苏曼殊的评价一样,其思想确实是一副“旧式读书人”样。

苏曼殊的矛盾是个人思想与时代大潮之间的冲突。在滚滚前进的时代大潮面前,个人是渺小的,个人湮没在时代的喧嚣中;但历史的喧嚣过后,等一切尘埃落定,拉开距离来看,时代却让我们记住了这一位充满矛盾的存在。严格来说,苏曼殊的小说很难称得上真正的好作品,但是也正是其间夹杂的这种粗糙性,给了我们揭示苏曼殊思想的更多可能性。我们在苏曼殊这里也看到了时代在个人思想上留下的印记。

注释:

①苏曼殊在《断鸿零雁记》中多次用“玉人”一语对静子加以描述和称呼,可见其对静子也是十分倾心。见苏曼殊.断鸿零雁记[A].柳亚子(编订).苏曼殊全集(第二卷)[C].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1]苏曼殊.读禅阅心[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周作人.答芸深先生[A].柳亚子.苏曼殊全集(第四卷)[C].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3]邵盈午.苏曼殊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4]李蔚.苏曼殊评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黄加成)

Su Manshu creates a large number of female images in his novels, which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quiet woman”, with beauty of classical Chinese virtue and learning, and the "charming woman", with western modern female beauty.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 the author devotes all his feelings and efforts to both of them. These female images reflect the author’s conflictive attitude towards woman's chastity, the contradiction in the author’s ideology, and his ideal in the fusion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u Manshu; female image; female view

2015-05-30

常洪欢(1989-),男,山东德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文学研究。

I206.6

A

(2015)03-0034-03

猜你喜欢
静女苏曼殊小说
从前慢:古诗里的痴守——从《静女》《涉江采芙蓉》说起
忘却饥饿的读书人
苏曼殊为绝世美人,损及一衣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李昕澍作品欣赏
高姝瑶 静女其姝 惟玉及瑶
星耀華夏
——岭南历史文化名人图册
曼殊趣事记
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