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马 煊
多平台传播背景下美编的思维转向
——《今日美国》《赫芬顿邮报》案例剖析
□ 文/马 煊
界面,也称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报纸版式只是其中之一。目前,根据终端传播界面(不包括广播)的尺寸进行分类,可以把媒体界面划分为大屏传播媒体、中屏传播媒体、小屏传播媒体(图1)。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美术编辑都面临如何促进内容传播的课题。
不同传播界面的大小、质量(便携性)、阅读距离等因素不同;信息架构设计、呈现方式、传播手段、互联互动也不同。就美术编辑而言,评估各媒体传播界面的优劣,其关键不在于哪个传播界面承载的信息量更大,而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哪个传播界面更有效率,能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例如,信息架构清晰,交互好用流畅,界面高效愉悦等。
媒体传播界面依据其大小尺寸,找准自身的定位后,就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从这个角度讲,传播界面的大小决定媒体视觉呈现、交互体验的定位。报纸作为大尺寸传播媒体,它的核心专长是能同时展示字数较多的文本信息和细节丰富的视觉化信息。这一点,至今没有电子界面可以替代。而手机界面,经过市场选择,最终集中在4.0~5.5英寸范围内,不会出现电脑、报纸那样的尺寸 。所以,报纸版面依然有生存空间。
与传统版面设计不同,现代传播界面设计强调将人、传播界面、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进行设计,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包括对受众感官接触的软界面和硬界面的整体设计、信息架构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例如,响应式Web设计和卡片式设计,使页面能根据用户行为、设备环境(系统平台、屏幕尺寸等)进行相关的响应和调整。即无论用户使用电脑、笔记本还是iPad,页面都能自动切换,适应不同大小的传播界面。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受众对媒介产品信息的消费、接收以及反馈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记者唐征宇在参观微软的“未来十年实验室”后认为:“媒体已经不再是过去理解的广播、电视、报纸,也不再只是现在看到 的电脑和手机,媒体已经完全融合到这些屏幕中去,融合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①
现代传播界面设 计以交互、体验为中心,传统版面设计以呈现为中心。前者是双向多元传播,后者是单向以文本为主的传播。现代传播界面设计侧重于交互过程,重视受众的阅读习惯和体验,如信息架构清晰,交互好用流畅,界面高效愉悦等。
现代传播界面设计强调多平台传播,传统版面设计局限于单一传播平台。现代传播界面设计要兼顾内容在传统媒体和小屏移动新媒体的呈现和传播。正如Stephen H ay在《响应式Web设计全流程解析》中所说:“我们所设计的不再是单纯的页面,而是包含诸多组件的整个系统。”
现代传播界面设计理念以“内容即界面”为核心,传统版面设计理念以视觉效果为核心。传统版面设计对字体、图片、线条等侧重于装饰性的编排,是对版面的“美化”。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播形态的多样化,出现“内容即界面”的视觉设计思路,内容和界面融为一体,改变过去以文字为中心“美化”版面的思维。
扁平化设计成为潮流。2012年9月14日,《今日美国》进行大幅改版,新任总裁和发行人拉里·克莱默说:“对目前正在运行的一切而言,重新设计报纸至关重要。这是一次从报纸品牌向新闻品牌的转型。”《今日美国》重新设计了印刷版和数字平台,大胆采用更适合传播的扁平化设计。扁平化设计是“内容即界面”的体现。它设计简洁,条理清晰,去除冗余的视觉元素。它摒弃了阴影、浮雕和渐变等效果,图片、文本、导航、按钮等都在一个层级上,常用方形、圆形、矩形等简单直观的形状把它们隔开。字体选择上多使用无衬线字体,通过字体大小和比例来突出主题。在颜色搭配上,个性鲜明。如《今日美国》的蓝色主色调(图2),大胆鲜艳;《赫芬顿邮报》的墨绿色(图3)具有复古风格。
《赫芬顿邮报》也运用了扁平化设计,界面简洁,阅读舒适。首页上方用较大的图片占据主要位置,并在四周大胆留白,使图片突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和《今日美国》一样,也将政治、商业、娱乐等板块赋予不同的颜色。
图1 为媒体传播界面的分类及属性。
图3 为2015年10月22日《赫芬顿邮报》。
图4 为《今日美国》的电脑界面、iPad界面和手机界面。
图5 为《今日美国》用图表图形进行“视觉化叙事”。
图6 为《赫芬顿邮报》iPad版的电子周刊《赫芬顿》的视觉化报道。
扁平化设计不仅是视觉扁平化,更重要的是信息层级的扁平化。它以良好的信息架构及交互模式为基础,使内容和界面融为一体,创新提升 媒体传播方式,实现了多个传播平台之间的无缝对接(图4)。它有利于交互,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是传播界面的创新。这也是继20世纪后期“重新设计”运动以来,报纸传播理念又一次影响深远的变革。
视觉化报道。视觉化报道运用视觉化方式采集、设计、表达新闻信息,它生动、形象,易于传播和互动。报纸、电脑、电视、手机都加大了视觉化报道的比重。皮尤研究中心在2014年4月发布的《数字化报道增长》报告中指出,数字化报道的趋势使美国报业不断尝试新的报道形式和数据视觉化技术,并且此类创新多来自其数字报道部门,由专门聘请的具备数字报道技能的人员完成。视觉化报道不同于美术,它将信息“翻译”成图表、图形等视觉符号,简洁直观地呈现给受众,实现内容的增值。美国学者马里奥·加西亚认为,单纯的设计变化并不能挽救一家报纸,除非它能按照新闻内容进行相关的和同时的思考。《今日美国》大胆运用图表和图形进行“视觉化叙事”。如报头蓝色圆形标志(图5),就根据当天的报纸内容,衍生出不同的视觉化图形。《赫芬顿邮报》iPad版的电子周刊《赫芬顿》有关学生减负的封面强调视觉化叙事:学生托着几倍于自己身高的书,小心翼翼地向前走。运用视觉夸张手法,反映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图6) 。
现代传播界面设计需要专业化、复合型人才,这是一个由不同学科参与的复杂工程,涉及心理学、传播学、视觉设计、新媒体技术、人机工程学、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国外许多传媒集团设立了相关的部门和机构。《纽约时报》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尝试,新闻编辑部里增加了很多核心人员,有的是软件开发者,有的是营销经理,还有的是新媒体产品的设计者以及数据科学家。2013年获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其特点是将各种网络传播的新技术运用于报道新闻,引人关注。中央电视台《泉灵看神九》利用动画设计师虚拟的视觉化场景,展示神舟九号的内部构造,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受到广泛好评。加拿大的平板报纸《新闻报+》就“重新定义告知您消息的方式”,它认为:“如何同时考虑内容和形式,创造一种新的阅读和文体规则是编辑部面临的新挑战……编辑部以无间隔、开放、易交流的形式展开工作,以便随时讨论信息文本、图形和视频的系列呈现。”
(作者单位:《胜利日报》)
【注释】
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需过三道关》,唐征宇。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