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县桃园小学(225800) 张 尖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江苏宝应县桃园小学(225800) 张 尖
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准确分析学情,制定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能力得到协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分层教学 制定目标 个别辅导 教学方式 合理分层 教学速度 课堂练习 课堂提问
分层教学是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把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合理选择学习目标。教师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全面掌握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即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解读学生,不能让他们所处的层次一成不变,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动态地作出分层的调整。这样可以激励学困生奋起直追,鞭策中等生扬长避短,促使优等生快马加鞭,使每个层次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获得发展。
教师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制定目标,首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全面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定位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优等生,不仅要求他们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熟练解答习题,还要能说出算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对于中等生,要求可以比优等生适当低一些,课后的思考题不一定要全部掌握,但要会做一些基础的变式练习;对于学困生,只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解答带有模仿性的习题。这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据不同的目标积极地发展自己。
实施分层教学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合理讲授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要做到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处理好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重、难点的内容,教师要着重讲解,引导学生反复巩固;对于非重点的内容,教师可以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得更有兴趣。
2.准确掌控教学速度
在教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知识的过程中,往往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循循善诱,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而初上岗的教师则草草收场,导致学生学得一塌糊涂。所以,掌握教学过程的进度十分重要,教师应通过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形成知识的表象,建构新知。但在教学有难度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快进度,以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
3.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教学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要问在关键处,还应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交流。而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可以面向优等生,以促这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创新性。例如,教学“平行和相交”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①在同一平面内,什么样的直线互相平行?这是对这节课的基础概念提出的问题,可以引起所有学生的思考,而且因为问题简单,所以可让一些学困生来回答。②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的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稍微增加了一些难度,可以让中等生回答。③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一定平行?这个问题思维容量大,需要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方能准确判断、回答,可以让优等生回答。设计这样一组问题,既让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又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点燃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
4.针对性的学法指导
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学法指导,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可采取模仿性学习为主;对于优等生而言,则以创造性学习为主,进一步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5.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在建构新知后,适当的练习能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所以练习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练习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有质量,而且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信心。
(1)分层要求同一练习。
指同一习题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优等生,要求他们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他们从不同的维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对于学困生,则要求低一些,只要他们能按照常规方法做对就行,不能好高骛远,适得其反。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对学困生只要求一题一解,而对于优等生不仅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并列出方程,而且要求他们说出算理,提高他们思维的缜密度。
(2)分层设计同一内容。
设计同一内容的练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最基础的、带有模仿性的练习,要求全班学生都做,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情;第二层次是指变式题或综合性的习题,通过练习使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要求中等生和优等生都会做;第三层次是指对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一类习题要求优等生经过充分思考后能解答出来。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组习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做:①基础题,如“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6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3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等。②提高题,如“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半径是3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等。③实践题,如“把一个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 ?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4厘米,那么长方形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多多少平方厘米”等。对于这组有层次的习题,教师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题目,如学困生要会做第1题,中等生要会做第1和第2题,优等生则要全部都会做。通过这样的练习,增大思维容量,拓宽解题思路,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每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因此,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要给予相应的辅导,让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辅导学生上,我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集体与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即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个别难于理解的问题单独辅导;二是讲解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指在将知识点的关键处已经讲解后,学生仍然无法理解,这时可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查看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独立探索求知;三是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指教师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完成校内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
总之,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准确分析学情,制定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能力得到协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杜 华)
G623.5
A
1007-9068(2015)2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