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西南时期统战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5-03-02 08:01唐国战
关键词:党外人士西南思想

唐国战

(1.河南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信阳师范学院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河南 信阳464000)

1949 年7 月至1952 年8 月,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受命组建中共中央西南局,邓小平担任第一书记。在解放、建设和巩固大西南的3 年时间内,邓小平全面展示了其在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等诸多方面的卓越领导才能,其统战思想在上述诸多思想中也格外引人注目。认真总结邓小平该阶段的统战思想,对深入了解邓小平统战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切实做好当前的统战工作,有积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西南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1949 年11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的协助配合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向西南国民党残军发起了全面进攻,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西南战役就迅速结束。军事斗争结束后,西南局随即就由军事斗争转向和平建设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要比军事斗争更为尖锐复杂。西南局面临的问题邓小平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改造‘九十万’,即要教育与改造在解放西南作战中起义、投诚与俘虏的国民党军队”[1]65,“第二个任务是发动‘六千万’,即如何发动西南七千多万人口中的百分之九十的基本群众”[1]66,“第三个任务是提高‘六十万’,即提高我们现有的六十万部队的质量”[1]66。

在此背景下,邓小平率领西南局全体工作人员科学、冷静地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全面地贯彻了我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他在许多讲话中,反复强调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统战工作,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团结各界人士,切实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巩固西南新政权、建设新西南而努力。

(一)明确提出各级干部要切实树立统一战线的工作思想

1949 年9 月,邓小平在《克服西南工作困难要掌握好三个法宝》中认为,部队初到西南,面临的问题“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办不好的”[1]350。他强调指出:“第一,内部要团结得好,‘会师’(指第二野战军与第一野战军等的汇合)要会好。第二,要依靠西南人民。第三,统一战线要搞好。”[1]7在这里,邓小平把搞好统一战线作为搞好西南各项工作的三大“法宝”之一,体现了对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

同时,他还在多个场合,强调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现在党内普遍存在着一种严重的思想问题,就是不懂得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今天的胜利之所以迅速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统一战线工作搞得好”[2]。“我们革命的胜利是和统一战线工作分不开的,没有统一战线,仗不会打得那样好,即使打胜了,工作也不会做得那样好”[1]348。

那么,在战争即将结束,国家将要转向和平建设的过渡时期,该如何认识统一战线呢?对此,邓小平指出:“是否在革命战争胜利后就可以抛弃统一战线呢?不能够的。过去需要统一战线,今后同样需要,不仅需要,而且还要进一步巩固。如果抛弃了统一战线,革命还要遭受失败。”[1]167

为什么还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路线呢?邓小平分别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首先,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原则性决定的。“我们说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加强,为什么要加强?首先就要把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原则性弄清楚。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目前重视统战工作的同志还是少数,多数同志没有真正认识它的重要性和原则性”[1]348,“统一战线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如果在共产党员中不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的工作将受到很大的损失”[1]167。

其次,革命和建设是全体国民的共同事业。邓小平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以党治国”和工作“包办”现象,尖锐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1]400

再次,“党外人士的作用不是我们党员能够代替的”。邓小平在多个场合指出,我们比党外人士强,那是从总体上来说的。但具体到一项工作,具体到个人,我们不少人和许多党外人士还差距很大,尤其是在教育、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另外,许多党外人士资历很深,社会影响非常大,这也是我们不能比的。他还举例说“毛主席到车站去接程潜影响很大”[2]5。

(二)具体论述了统一战线的任务、重点与本质

关于统战工作的本质与任务。邓小平指出,统战工作包含团结和分化两个方面,其中团结居首。“统一战线有两面,一面是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才是分化敌人,使敌人营垒中一部分人转到人民方面来”[1]351。“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具体运用,它的本质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1]167。

关于统战工作的策略性与战略性。统战工作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战略问题。“固然,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人民。凡是可以团结、可以争取使其中立的,都要加以团结、加以争取,这也就是孤立了敌人”[1]351。

关于统战工作的重点。在大西南解放过程中,首先面临的任务是接管城市。城市各职能部门能否顺利接管并稳妥运行对当时整个局势掌控及新生政权的巩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当时的城市稳定中,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接收、发挥旧政府各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保持社会稳定。二是保证资本家、私营企业主继续搞好生产,维系国计民生。因此,如何做好大量政府机构中的管理阶层、知识分子以及许多资本家、私营企业主的工作,对于城市和整个西南局势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统战问题主要是在城市,城市的统战,第一对资产阶级,第二对知识分子,把这两个方面做好了,统战工作就基本上做好了。”[2]228

(三)分析了统一战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统战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和突出。但由于当时既要搞好作战,又要巩固政权,局势呈现出战争向和平过渡的特点,许多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观念上还没有迅速转变过来,不少人还处于“战争思维”状态。因此,在当时实施统战工作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中的关门主义。关门主义是我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忽视或排斥党外各种积极力量和因素,单纯认为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就可以取得胜利的一种“左”倾思想。表现在统一战线方面,就是简单地认为,我们现在取得的政权,主要是靠党的力量取得的,在今后的建设中,我们也一定能搞好。没有必要让党外人士过多参与,以免分散了我们的权力或者把我们的工作搞坏。这种想法有一定市场,尤其是在我党即将取得全面执政的情形下,较为普遍。“在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思想,认为做事情只要抓住工农就行了。这种想法总的来说是不对的,具体来说只有一半对”[1]350。“我们有些同志的关门主义倾向,是不懂得统一战线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基本环节之一。他们不懂得唯有团结四个朋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才能战胜三个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建设新中国的道理;他们不懂得中国这样大一个国家、这样多的事情,不是五百多万党员单独包办得了的;他们往往把党理解为一个狭小的宗教团体,而不是一个领导中国革命的群众性政党”[1]188。

二是组织上的“清一色”思想。关门主义除了在思想上表现为排斥党外人士以外,在具体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不理解、不认同党外人士在政权组织内任职,尤其是任正职的情况。“统一战线路线,大家都赞成,但遇到具体问题,特别是组织问题,就发生很大抵触,就要挡驾,喜欢‘清一色’”[2]5。

三是作风中的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我党事业中的一大顽疾,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极大危害。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它也广泛存在并且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我们党内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老是拿共产党员的牌子和革命多少年的资格去压别人,硬要党外人士服从自己,说话态度生硬,架子摆得很大,以为这就是‘领导’。其实只能令人讨厌,脱离群众,使自己陷于孤立和困难的地步”[1]167。对此,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一染上官僚主义的尘垢,就会丧失任何力量,变成空架子”[2]261。

针对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邓小平在1949 年10 月和11 月的两次讲话中,对此进行了详尽分析。他首先引用毛泽东的分析说:“毛主席认为有三个基本原因:(一)认为吃亏;(二)不想管饭;(三)怕麻烦。我们要反对关门主义,做吃亏的人、管饭的人、不怕麻烦的人。”[2]6他指出:“这些问题之所以做得不好,就是觉得他们讨厌,感到共事麻烦,原因是不懂他们。”[2]5“这种单纯依靠工农,不注意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人士的思想,是关门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1]350。

(四)阐述了统战工作的新方法

方法体现认识,方法影响成效。针对当时西南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搞好西南局的统战工作,邓小平在许多场合都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首先,分化孤立敌人。“对敌人能分化的分化,能争取的争取,能中立的中立。树敌越少越好。剥皮要一层层地剥,先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再打击一般的敌人,然后再做到消灭阶级的敌人”[1]7。“统一战线中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民主人士。同时要分化敌人,从他们中间拉一部分来,以减少我们工作的障碍”[1]63。

其次,选择好的统战工作形式。“统一战线方法很多,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基本形式,也是我们团结大多数人的基本形式,不能看作是无足轻重的问题”[2]66。“我们可以利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形式来联系群众,进行统战工作。凡是使用这一方法的地方,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

再次,及时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通报情况,解疑释惑。1950 年2 月,邓小平为了充分向社会各界说明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征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西南战事结束不久,就召开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向他们解释、说明共产党实施这些措施的原因、途径及方法,消除党外人士和社会各界对共产党政策的误解误判。例如剿匪问题、征粮问题、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物价波动问题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解除了社会各界的疑惑和顾虑,凝聚了力量。

此外,还应注重沟通协商。统战主要是协商、沟通、说服和教育。“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之间是有斗争的……有了基本群众,其他就靠说服了。要能够用道理说服人,这才算共产党”[2]67。

(五)提出了党员干部从事统战工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谦虚热情。1950 年2 月,邓小平《在西南局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提纲》中就指出,“我们派到各部门的同志,则应加紧学习……并善于与党外人士共事,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和艰苦朴素的作风”[2]46。“对旧工作人员也要诚恳地给予帮助,不要口口声声称人家‘旧人员’。要尊重他们,使感情融洽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帮助他们进步和改造”[1]170。

积极学习。学习才能缩小差距,才能更好地做好统战工作。“不要看不起党外人士,我们的经验他们很快就可学会。如果我们不进步,许多青年会很快走到我们前面。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前进,就是尊重别人,虚心学习”[1]169。“过去所以产生许多毛病,就是因为有些同志不重视学习,陷于事务主义的泥坑,不能经常吸收新的营养。学习可以使我们向前看,可以澄清各种混乱的思想”[1]171。

严格要求。“凡是党员与非党员合作不好,首先是党员负责,不管你有理无理。不这样,统一战线就不能巩固,就会使自己孤立起来,就会做不好工作,就会增加对革命的抵抗力,这对人民的事业非常不利”[1]168。

全党都要做统战。“加强统一战线是我党长期的工作,并涉及各个方面,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各个部门都有统战工作。……统战工作是全党各部门的工作,如果不使每个干部、每个党员都懂得这一点,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1]352。

重视对党外民主人士的职务安排。邓小平在《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中指示第二野战军前委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和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徐运北等,要求他们将“省政府的委员及各厅正副处长,要准备至少三分之一乃至一半的位置给非党人士,其他各专区各县都应准备这样做……”[1]32。“现在各级政府正在进行人事安排,今后会有许多党外人士当部长、科长,如果有些党员同志当副职,一定要接受人家的领导。这同党的领导并不矛盾。只要党员正确地执行政策,就体现了党的领导。即使党员是正职,党外人士是副职,也要遇事商量,真正做到党外人士有职有权”[1]169。

注意保护重要民主人士。重要民主人士的人身安全在当时仍然存在着极大风险。1950 年5 月,邓小平在给西南各地并上报中央的电报中强调:“对于重要民主人士的保护与对于我们自己同志的保护一样重要,公安部门要与统战部门加以研究,列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1]157

二、邓小平西南时期统战思想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全面

在西南时期的3 年时间内,现公开发表、有据可查的邓小平报告、讲话、电报、指示、书信等文稿有140 篇,直接和间接讲到统战工作的有30 多篇。在这些讲话报告中,基本涉及了统战工作的方方面面,如统战工作的对象、任务、意义、本质、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工作方式方法以及注意的事项等。内容既包括党派统战,也包括经济统战和文化统战以及对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具体指导意见,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在该阶段的统战思想和认识,许多真知灼见与思想方法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领导风范与卓越水平,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党统一战线的内容,在我党统一战线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西南局初建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大家忙得气都喘不过来”[1]46。但面对复杂多变的西南形势,邓小平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党今后的工作重心是由农村转向城市。如何转呢?邓小平在1949年10 月《工作重心转移的三个步骤》中明确指出,第一步,接管城乡,重点是接管好城市;第二步,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为时可能两三年;第三步,农村经过土地改革之后,重点又回到城市。如何总体做好这些工作呢?邓小平在许多讲话报告中提出,部队初入西南,首先要稳定局面,然后才是做好工作。其在《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中强调,在进入新区后,一开始就要注意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中立一切可能中立的人,分化敌人营垒中一切可能分化的人。邓小平在1950 年2 月上报中央川西新繁县工作经验时指出:“即凡能开展统一战线团结了一些开明士绅的,都易于克服困难减少障碍。凡不重视统一战线而孤军作战的,都是一筹莫展困难重重。”[1]109为什么首先要搞好统战工作才能实现中心任务呢?邓小平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讲话中非常直截了当地指出:“道理很简单,在西南,除军队外,约有十五万到二十五万的地方干部,其中只有三万人是党员,还有少数团员,其他百分之八十左右是非党员。党与非党干部合作的问题,就是百分之二十与百分之八十的合作问题。试问,不把百分之八十的人团结好,能够做好工作么?”[1]167-168

(三)工作指导简洁透彻

西南时期,统一战线作为全面打开西南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法宝”,既要高屋建瓴,又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恰当部署。邓小平在面对西南局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时,能够娴熟地将我党统一战线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透彻地与各项工作要求相结合,并能准确恰当地做出安排部署和有针对性的指示,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卓越的领导才能。通览其整个西南时期的统战讲话和电文指示,可以看出,邓小平对西南时期整个统战工作的目标、对象、任务以及工作态度、方式方法等都有非常清晰、准确的理解判断,并能及时做出简要、明确、有针对性的决策指示。例如,在《克服西南工作困难要掌握好三个法宝》中明确指出:“树敌越少越好。剥皮要一层层地剥,先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再打击一般主要的敌人,然后再做到消灭阶级的敌人。”[1]7诸如此类的指示还有很多。这些安排部署都非常简洁准确、清晰明了,各部门听后就立即知道应该怎么做。

三、邓小平西南时期统战思想的当代启示

邓小平西南时期的统战思想全面、系统、深刻,抓住了那个特定时期的统战工作的重点,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此时此刻重温邓小平的统战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统战工作的认识,做好统战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这一特色和优势,必须长期坚持并持续抓好

统一战线在党的历史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经验和优势,是被反复得到证明了的。其作用被提升为三大“法宝”之首,说明它已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一项基本策略。60 多年前,邓小平就反复强调,“没有统一战线,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办不好的”[1]350,“统战工作一直要做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1]351。新的时期,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阶层、政党、民族、宗教等各种关系错综复杂,需要统一战线来凝聚、引领。当前党正领导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前所未有。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起着协调、化解、凝聚、引领等巨大推动作用,其仍然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3]。因此,统一战线的任务十分繁重。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4]。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

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目的就是要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党的建设发展目标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3]30调动积极性有多种方式方法,但是选拔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职务毫无疑问是统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数的多少、职位的高低等是衡量统一战线工作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党外人士评价我党统一战线真做还是假做的重要标尺[5]。邓小平很早就强调,党的领导不是“党权高于一切”,党的领导是体现在政治原则上,党对政权的领导是通过指导和监督政策实施来实现的。当前虽然很多情况已与邓小平所在的西南时期有很大不同,但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未变,主要方式方法也没有大的变化。在当前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通过吸收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国家各级管理机关领导职务的方式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深化用人制度的改革,既是统一战线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协商理念,提高统战凝聚力

统一战线是全党的工作,各部门各单位都有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做好统战工作,工作方法很重要。到底什么是统战工作的主要方法呢?或者说,统战工作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协商或者说叫作商量。协商,蕴含着尊重、沟通、交流、存疑、求同等民主理念,体现着民主作风。邓小平在西南时期就曾对此方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我们党内,有一种人,虽然本事不大,但是能够同党外人士虚心合作,遇事共同商议,共同决定,结果事情办得很好。相反,也有一些人说话态度生硬,架子摆得很大,以为这就是“领导”,其实只能令人讨厌。新的时期,各种关系、层次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牢牢掌握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创新民主形式,丰富民主内涵,尤其是要坚决反对统一战线中的官僚主义作风,防止出现狭隘的“以党治国”观念,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学工作水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 周年大会上指出,“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如此,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凝聚更多更大的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更好更快,更加有保障。

[1]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 邓小平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习近平. 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EB/OL].(2015-05-20)[2015-08-20]. 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5 -05/20/c_1115351358.htm.

[5] 李 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4):1-5.

猜你喜欢
党外人士西南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古城西南两座桥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潮”就这么说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Country Driving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