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2015-03-02 05:28韩维加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阴影虚构杜甫

◎韩维加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韩维加

(配套教材: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提倡作文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但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写得好的作文常常是虚构之作。写作往往离不开虚构,更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写作能力,学习虚构其实就是培养想象能力。

如何合理想象,进行虚构?先看下面一篇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唉,这个秋天,真冷。

去年北边儿闹叛乱,都打到京城城墙外头了,玄宗皇帝吓得连滚带爬从长安一直跑到成都,别看他吃得肥肥胖胖,跑起来真不输给那些年轻人。而我们的主人公,被后世称之为“诗圣”的杜甫,为了所谓的忠义,毅然抛弃坐落在长安市区的豪宅,跟着皇上跑到了成都,想着自己是跟着皇上来的,吃穿住行应该不成问题,少说得分一套七八十平方的三室一厅吧。可孰知,皇帝老儿自顾不暇,连皇上都不当了,哪儿去给他找三室一厅去。不得已,只好向几个有钱的哥们借了点钱,在城郊盖了一座不到十平方米的茅草屋,真是屈辱啊,别人家里的厕所都比之气派。(对杜甫心理的揣摩不符合其为人,与诗歌主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不相符。)

不过好歹比一个平米也没有强,怎么说也勉强坚持了一年。到了秋天,不知从哪个方向来了一股所谓的强对流空气,整个成都大风不止,我们的杜老爷子今儿个都48岁的人了,怎禁得住这一吹啊!于是整天蜷卧在家中。不料,忽有一天,风力由六级直升到八级,这茅草屋本就摇摇欲坠,禁不住风神的呼唤,跟着它起飞了,还以为能冲出亚洲,飞向世界呢。可孰知,风是个骗子,它不是在呼唤,而是在忽悠,把你忽悠起来再把你扔下去,于是茅草分为两拨,运气好的挂在了树上,不好的就掉在了水坑里。我们的杜甫这时也感到不对,虽说家里因经费原因没有交暖气费,暖气早停了,可这墙怎么也透风,屋顶也……屋顶,屋顶没了!(此段从茅草屋的角度写,失之庄重,有油滑之嫌,与诗歌情调不谐调。)

杜甫急急忙忙冲了出去,也顾不上自己48岁的高龄了,茅草屋要紧啊,当他努力地睁开了眼睛时,眼前的景象使他热泪盈眶。一群七八岁的孩子正顶着七八级的大风捡茅草。杜甫心想,世上真是好人多啊,等他们把茅草给我,我一人给他们一分钱。于是他便站在屋前,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准备好了几分钱等着那群孩子。可一眨眼,那群孩子如影子般消失在竹林之中了,杜甫愣了一下,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大呼:“还吾茅来!”便追了过去。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全国锦标赛短跑第一名,如今竟追不上几个黄毛小子了,还差点体力透支回不了家。在困难面前,人人都是很阿Q的,不管他是诗圣还是情圣。于是杜甫想:“屋顶没了更好,晚上还能赏赏月”,可阿Q总还是被人捉弄,同样的,老天爷在捉弄杜甫,于是天开始下雨。杜甫轻蔑地笑了,依然很阿Q地说:“你就不让我赏月,我正好三个月没洗澡了。”(面对大风破屋的境况,诗人的心理应当是焦灼、怨愤、无奈。此段心理描写不合情理。)

可事实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对精神有用,治不了身体的痛苦,所以杜甫虽然很科学地蜷成了肉团状,可是他依然很冷,而且冻得瑟瑟发抖,无意间摸到一根火柴,他用发抖的手划着了火柴。火光中仿佛出现了一座高楼大厦,上面还有他的外婆……火柴被风吹灭,浅薄的上帝又一次毁灭了他的梦想。可是他却来了写作灵感,想写一首诗,赚点稿费改善一下生活,于是就有了后世所敬仰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蜷成了肉团状”“赚点稿费改善一下生活”等文字有损诗人形象,化用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情节,幼稚。)

【修改建议】

这篇文章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底本,展开想象的翅膀,语言生动活泼,但在想象手法的运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四处评注内容的修改思路如下:

第一处:作为诗圣的杜甫,在国家危难之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应从这个角度写诗人的心理。

第二处: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顶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此段应从诗人的视角写,表现他面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第三处:“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世风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十分深广,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对诗人的心理捕捉应由此出发。

第四处:充分发挥想象力,描写诗人屋破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的苦况,表现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

【规律总结】

一、弄清想象和虚构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想象?它是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文艺创作的起点,写作离不开想象的参与。

想象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如何运用想象呢?其实,虚构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虚构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指作家创作时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

二、掌握想象和虚构的主要方法

一篇没有想象和虚构参与而写出的文章,必定行文凝滞生涩,呆板直白,难以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在具体操作中,运用想象和虚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实现。

1.打破时空界限,合理进行夸张、变形。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有时在构思时,作者打破时空界限,让不同时空的人物聚合在一起,以此刻画人物,揭示主题。

2.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结合。这里的“虚”和“实”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而言,眼见为实,想象为虚;现实为实,未来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中以“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喻愁之深广,以“梅子黄时雨”喻愁之绵绵不绝,用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限“闲愁”。这是个典型的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例子。

3.化平淡为奇特,叙述描写适当渲染。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往往平淡无奇,写作中,直白地叙述下来,必定味同嚼蜡,令人难以卒读。如果运用丰富的想象,或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或对所写对象选择加工、渲染,就会化平淡为奇特,收到好的表达效果。余秋雨的散文《遥远的绝响》写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和嵇康的风范、性情和命运,如果按史料记载,平铺直叙,难以感染读者。请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后,阮籍的木车在夕阳衰草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喉音、鼻音翻卷了几圈,最后把音收在唇齿间,变成一种口哨声飘洒在山风暮霭之间。这口哨声并不尖利,而是婉转而高亢。

你看,作者把阮籍吹口哨的动作写得何等生动、细致而奇特、传神!这都是运用想象虚构的结果。

三、注意想象与虚构的相关问题

1.想象要符合生活逻辑。想象创造出来的新形象(人物、情节、环境、生活画面等)必须符合生活本身所固有的一些规律,这样才会让人觉得可信。同学们在虚构的时候,常常只重虚而忘了实,让自己的想象变成了漫无边际的胡编乱造。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虚构愈切近真实愈好,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使读者喜欢。”所以虚构必须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以一定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有一定提炼、概括生活的能力,即“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也正是虚构的魅力所在。

2.想象必须服从作文的主旨。任何好的虚构作品,无论看起来多么荒诞,它都紧紧围绕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够荒诞吧,但作者这样虚构的目的是为了借此表达一种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的精神。

3.眼前的实景与想象中的虚景,要注意过渡、衔接,做到妥帖、自然。

【练习解析】

(练习题目见高一必修2《写作练习》P26)

一、写作时要发挥想象力,对故事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加以虚构。

最后一位地球人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哐——哐——”

什么,这是敲门声吗?这个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因为他还沉浸在对人类以往生活的回忆中。那时,天蓝蓝的,水绿绿的,山青青的,花红红的,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善良的人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哐哐!哐哐哐!”

难道真的有人敲门?他快步走到门口,伸手打开了门。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孙——悟——空?!”他因惊讶而结巴起来,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又使劲地往自己的脸上掐了一把。

“怎么了,小子?你没有看错,你面前站的正是俺老孙,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

“好!现在老孙给你五件宝贝:一把扇,一只瓶,一只袋,一粒种,一对轮子。此扇乃芭蕉神扇,可将天地间的乌烟瘴气扇净,可将天下不良东西通通扇走;此瓶乃观音菩萨之圣水净瓶,可将五湖四海之污水盛装于内,一小时后便化为净水;此袋乃静风神袋,可将肆虐于地球上的狂风囊而括之;此粒种子乃佛祖莲台金莲之籽,名为“万物神种”,只要埋入土壤,不出两日连沙漠也变为绿洲;此轮乃风火轮,因上述几件事都需你三日内做完,路途遥远而你又是肉体凡胎,所以特向哪吒借来供你一用。”

“多谢大圣拯救我们的地球!可是,地球上的人类、动物还能复活吗?”

“那要看人类的造化了。都因老孙性急没有细想,只带了个空瓶来。救生灵需要观音菩萨净瓶中的圣水,俺这就去观音菩萨处讨要。小子,现在咱们分头行动,人类存亡在此一举,快快动身吧!切记,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什么艰难险阻,都必须坚持。”

“请大圣放心,我一定努力去做,决不辜负了你这片善意佛心!”

……

二、小行星近期频繁地掠过地球,这告诉人们,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直存在的。面对小行星这类“天外来客”频频造访,天文专家们表示,空间天体撞击地球是“全球挑战”,地球人不能再“养尊处优”,需要各国一起寻找解决方案。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钟大新介绍说,为了避免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目前一些国家的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在拟定计划,制定措施,一是对近地小天体建立空间警戒网,进行严密的空间搜索和实行有效的监视;二是系统研究和掌握拦截、爆破、击毁及将其推离原来轨道等高新技术,以便化险为夷。

三、本诗的陈述对象有二: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和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这两个不同的陈述对象,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结果。在对比中,诗意凸显,观点自明。再加上“以‘走进阳光’为话题”这一要求,我们更要抒写命题人潜在的情感倾向——对“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的礼赞,表达对“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的批判。因此,文体上选择抒情、议论性散文或议论文较佳。便于感情的抒发和观点的表达。

拥抱阳光

生活像一团充满了辩证色彩的谜,而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颜色。有时候我们喜欢红色的积极热情、橙色的欢乐奔放、黄色的机灵生动、绿色的朝气蓬勃,但有时我们也会酷爱蓝色的冷静恬淡、黑色的沉默肃穆。阳光正是这样五彩缤纷,才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拥抱阳光,给人生更多灿烂;接受阴影,让生活充满期待。

记得诗人纪伯伦说过,欢乐与痛苦,喜悦和忧伤,恰似光与影,紧紧相依相行。雨过就是天晴,如果没有离别的泪,就不会有相逢的笑颜;如果没有失败的垂头,就不会有胜利的昂头;如果没有尝过苦涩,就品味不出甜蜜。是的,任何事物的背面都有阴影,阴影是无法被人拒绝的,可当你面对着灿烂,又何必在意当初的困苦和艰难呢?换一个角度看,这些阴影衬托了阳光的色彩,让我们明白,拥抱阳光的心态是多么可贵,而接受阴影的坦然又是人生坚定潇洒的可贵品质。

光和影,就好比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越是站在阳光之下,“阴影就会越引人注目”。没有缺点是最大的缺点,这话说得很对。有一篇小说就象征性地描写了一个去掉影子的孩子本以为自在得意,却让众人感到恐惧和唾弃,最后又找回了影子的故事。当人们望见阳光的明媚就必将发现黑影的灰暗,对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常常要背过身去,走到一个更大的阴影里,企图抹杀掉这滩洗不掉的印记。此时我们整个“也裹在一片灰黑之中”。骑士王小波说,我不愿再做一只老鼠,钻回黑暗的货仓。拥抱阳光是一种勇气,在阴影之上,光亮永远明朗;拥抱阳光是一种自信,不要畏惧阴暗的副作用,况且这阴影,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可是,就是在见不着阳光的天气里,人依然要去接受阴影。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当我们无法抗拒黑暗而被裹在一片灰黑之中的时候,不要丧失对阳光的渴望和向往,努力寻找生活的亮点,总有一天将获得万里晴空。

让我们做个喜爱并拥抱阳光的人吧,拉开窗帘,摘掉墨镜,走出封闭,尽情地展现和享受生活的美好!

四、说到“轻”就不能回避“重”。就轻说轻,难以深刻,写作时要阐明轻与重的辩证关系。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停留在大家常见的层面,许多人注意不到,比如说“轻”,大家可能注意不到它,为什么米兰·昆德拉要写这个“轻”呢?他认为“轻”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轻”的力量比“重”的力量还要巨大。这些“轻”所包含的东西绝不比“重”所包含的少、微薄,微妙的东西是很重要的。“精微之处,深藏大义”。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教研室;223300)

猜你喜欢
阴影虚构杜甫
你来了,草就没有了阴影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杜甫改诗
虚构的犹太民族?
杜甫与五柳鱼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杜甫的维稳观
真正非虚构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