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三元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构建新型农技协的做法与成效
三明市三元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随着服务“三农”的深入开展,触及到农技协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认识到发展农技协要敢于打破协会原有的组织架构,调整服务主体,拓宽业务领域范畴,创新运行机制。如何构建新型农技协,更好地服务“三农”,便成为值得关注和探索的迫切选项。
三元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2010年9月,是由各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团体会员和农民技术人员、专业户、农民个体会员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近年来,农村各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渐多,但是各组织间的交流协作较少,缺乏一个协调发展的机构,对农业的资源、人员、生产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指导农业生产时各自为阵,造成了区域性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产品单一、产量过剩,甚至一些经济合作社之间产生恶性竞争,造成农产品质量和价格都上不去,影响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因此,三元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结合本区域农业特色和协会特点,将协会组织网络向下延伸覆盖,组织协会会员围绕农业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合作社管理规范化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涉农项目申报包装指导等,为当地农业提供综合性服务,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产供销等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组建农业专家顾问团队
聘请省内农业教授、农艺师、农经师、工程师等30名专家组成顾问团,作为农技协的技术支撑。农技协根据会员技术需求,不定期地邀请他们深入基层,帮助解决生产问题、开展技术培训、项目指导、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二)调整转移工作重心,增强农技协的凝聚力
从单纯的向农户个体传播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发展为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合作社管理规范化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涉农项目申报包装指导等综合性服务转移,不但摆脱了农民对农技协麻木、无趣、无用的认知,促进农技协与农民深度接触融入,还保证了农技协办会资金的来源。
(三)建成农技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
加大提升团体会员服务“三农”的能力,帮助他们完善各自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团队精品品牌意识,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发挥科技成果示范、共同致富辐射带动作用,托起农技社会化服务的大盘,凸显专业化生产所取得的成效。
(一)得佳绩获高荣誉
三元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被中国科协授予“科普惠农行动计划”“全国先进农技协”称号,而且还有多家协会获得表彰,其中2家获得全国先进集体,1个全国级科普带头人,2家省级先进集体;在农业系统内获得表彰:部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2家,这些先进单位占本区农业技术协会总数的32%。
(二)成联合会获快发展
协会现有73个会员,其中35个团体会员参会人员2056名,并有个人会员38名,业务覆盖到蔬菜、水果、食用菌、养蜂、畜牧、渔业、中药材、粮食、苗木产业方面,团体会员建有蔬菜、早熟蜜柑、脐橙、油桃、渔业6个无公害生产基地,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村”,会员注册了5个商标。
(三)会员团队合作出品牌
一是油桃品牌促成。以三元区油桃协会为龙头,整合明源水果专业合作社、明艳油桃专业合作社、丰宇果蔬技术研究所资源,打造“明艳无公害油桃”品牌。建立中村乡南坑堵垄300亩无公害油桃生产科普示范基地,回瑶1300亩名优水果生产科普示范基地;协助三元区油桃协会完成省农业厅“油桃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桃7000亩,使油桃成为三元地方特色名优产品和农民水果生产收入较好项目,成为区委、区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农民增收项目之一。二是无公害温州蜜柑品牌的提升。以三元区西际柑橘协会为龙头,整合炉洋村脐橙合作社,建立西际“宫本”早蜜柑橘无公害示范基地2200亩,带动周边23个行政村3600户农户,种植柑橘2.3万亩,年产销蜜橘1000万斤,产值1200万元。2014年,西际村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村”。三是蜂蜜、黄酒品牌的建立。以三明市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纯天然无浓缩“东牙溪”原蜜和“顶太红”黄酒品牌。依托三明市居民饮用水源保护区东牙溪流域天然生态林蜜源植物资源丰厚的优势发展养蜂,生产高档次的蜂蜜产品。另外,还帮助合作社联系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教授指导生产,举办培训,提高蜂农科学生产管理水平;联系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食品发酵所主任、高级工程师指导农户生产高档黄酒产品;协助合作社组织产品参展“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三明市迎春名优农产品展销会”、“三明饭店订酒会”,促进“顶太红”黄酒知名度提升,带动周边农户黄酒销售和价格提升,农民酿酒收入明显增加。
(一)办会模式
区农技协必须朝着联合会的方向发展,发挥“母鸡带小鸡”效应,盘活农技协和社会资源,可以有效地对内整合各类的专业协会、合作社、涉农企业、家庭农场、专业户、农民资源为会员,对外整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业主管部门的专家资源为顾问团。
(二)发展方向
区农技协必须打破传统的只为会员服务而忽略为大“三农”服务的误区,突破只停留在会员之间的技术交流,或单纯地在会员内部以及向农户个体传播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转向围绕团体会员服务能力提升、农业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合作社管理规范化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涉农项目申报包装指导等综合性服务发展。
(三)更新发展理念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促进农技协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农技协发展中“营利”与“非营利”关系;其次要处理好“分红”与“奖励”之间关系,建立论功行赏的贡献表彰奖励机制:第三,要不断增添新鲜血液吸纳合作社、涉农企业为团体会员,确立农技协作为准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地位;第四,重心转移到培养领军类、管理类新型农民队伍建设,带出一群能人,创办一个实体或组织,服务一方农民。
(四)提高农技协办事效率
优化理事会人员组合,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搭建好精简干练的领导班子。采取两手抓的方法,一手抓农业科技专家顾问团建设,另一手抓会员服务队伍能力建设。农技协应在发展中加快改进自我服务功能,从对团体会员的技术能力提升转化为帮助其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方面上来。农技协要学会运用好科技成果带来的机遇和财富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新领域,增强团体会员在生产和销售市场中竞争力。
(五)现代科技示范园建设
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会员参与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新品种引种示范、新技术运用示范、设施农业项目生产示范、配方施肥技术运用、嫁接技术在生产上推广运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无公害生产管理等项目入住园区。建园方式可以多种形式,农技协整合有关资源独自建立,也可以鼓励会员单独建立,还可以牵头联合会员共同建立各种小科技示范园。
(六)品牌战略
服务会员,帮助合作社会员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册商标,建立生产基地,推进农户建立生产记录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开展无公害产品生产管理,设计产品包装物,组织举办品牌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树立诚信经营理念,逐步培养销售市场。
(七)行业分类管理
在农技协内部根据会员所属农业生产行业性质,设置多个不同类型行业服务小组,各个小组可以经常召集小组会员交流信息、沟通市场、制定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业规范,协调生产经营会员之间关系,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