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蒙古国区域经济差距
◎张昕
1990年以前,在以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上不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私有化进程的开展,区域差距逐步显现。为了保证了区域经济向有利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方向发展,蒙古国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在蒙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理念》(1995),《关于确定区域基础中心城市》(2003),《区域发展管理法》(2003),《区域发展中期战略》(2003)以及《区域发展项目》(2005)。
国内生产总值。蒙古国五大区域在2002~2013年期间经济发展趋势大体一致。2002年,除乌兰巴托外,其他四个区域经济总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东方区域GDP仅有68810.2百万图,不及乌兰巴托十分之一。由于经济基础较差,2004年以前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中央区域GDP同比增长率不足10%,其他区域为10%~20%。自2004年开始,凭借国际市场上各种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之势,各区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乌兰巴托GDP于2004年突破万亿图,高原区域次之,在2007年达到万亿图,另外三个区域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央、西部和东方区域。2009年,全球矿价持续下跌,以采矿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蒙古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初显,乌兰巴托GDP同比增长率跌破10%,中央区域GDP基本不变,其他三个区域呈负增长,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2011年开始,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减退,各区域经济重新以20%~40% 的GDP同比增长率恢复增长,2013年乌兰巴托GDP达到11.1万亿图,此时紧随其后的高原、中央区域分别为2.7和2.0万亿图,两者差距同往年相较略有增加,发展较落后的西部和东方区域分别为9400和6900亿图,此两者差距由2002年的290亿图扩大到2013年的2500亿图。
财政收入与支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财政在蒙古国经济关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在长达70年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进程中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自20世纪90年代初蒙古国开始分两个阶段对不同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进程并于2002年接近尾声,此时各区域财政收支在政府职能的影响下处于较高水平,乌兰巴托最高,收支分别为49967.3和53683.8百万图,中央和高原区域次之,西部和东方区域垫底,各区域财政均为赤字。2003年,随着私有化进程基本到位,政府支配资金的能力明显减弱,因此各区域财政收支大幅下降,中央区域尤甚,收支同比下降59.4%和78.6%,其财政收支水平也因此落后于高原区域。
产业结构。蒙古国产业结构整体呈升级趋势,各区域产业构成十分单一,基本只有1~2个支柱产业。西部和东方区域均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因此其经济部门以第一产业为主,虽然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与第二产业基本持平,但是其地位是第三产业短期内无法撼动的。高原区域第二产业波动发展,2007年以前比重不断提升,占GDP的66.4%,随后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矿价下跌致使第二产业发展受阻,其后虽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持续时间不长。尽管如此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第一和第三产业始终平稳发展,变动幅度较小。中央区域整体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交替发展,200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51.2:21.3:27.5,2013年调整为36.0:30.3:33.7。因为中央区域包括七省,其中既有工业比重较大的南戈壁省,又有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东戈壁省和中戈壁省,同时还有服务业较发达的达尔汗乌勒省,这些省弥补了戈壁苏木贝尔省这块短板,致使中央区域整体经济水平次于高原区域,但是差距不大,同时优于西部和东方区域,差距明显。
结论。蒙古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其中乌兰巴托发展水平最高,高原区域次之,然后分别是中央和东方区域,西部区域最低。经济基础参差不齐。除乌兰巴托外,其他四个区域经济基础较差,西部和东方区域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稀少,地理条件导致的交通不便和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致使两大区域始终不能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为其经济发展服务,高原和中央区域依靠个别经济基础较好的省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产业结构单一。乌兰巴托虽然各项经济数据名列前茅,但是仅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使第三产业比重长期过大而忽略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并非长久之计。高原和中央区域因为个别省份突出的采矿业和工业而使其产业结构看似比较和合理。西部和东方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的现象尤为突出,支柱产业仅有畜牧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截止2010年,蒙古国公路总里程仅有4.93万公里,不及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市之和,铁路线仅有1811公里,相当于北京、天津两市之和,主干网络为连接中俄的过境铁路线,途经乌兰巴托、额尔登特(鄂尔浑省首府)、达尔汗(达尔汗乌勒省首府)等经济发达城市。航空、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同样不尽如人意。各资源大省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已探明和开发的种类和数量都仅是冰山一角。
政策建议。首先,应完善政策法规和政府职能,保证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稳定性和执行力。其次,优化产业结构。西部区域和东方区域应利用土地辽阔和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注重人才和技术引进,做大做强已有工业;高原区域推动已有的农牧业、畜牧业、运输业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央区域应继续发挥三次产业结合发展的特点;乌兰巴托应控制发展批发零售业和售后服务业等低端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信息产业等前景良好、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服务业。最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解决资源勘探开发效率低、生产能力弱等固有问题。通过上述措施逐渐改善区域经济差距,使各区域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