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大气治理与公共传播

2015-03-01 21:50彭伟步
新闻爱好者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大气公众

□彭伟步

大数据已经成为近年来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依据庞大的网络和手机用户群,对网络传播的形式与规律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作了许多深层次的探讨,描绘了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文化与生活将呈现的新形态,并由此构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传播创造了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其变得更具穿透力和杀伤力。对于环境保护与大气治理,人们因为其关系到自身的健康而日益表现出对气候环境的关注,并出现围绕大气污染与治理问题而展开的讨论,形成了在大数据层面上的各种舆论,对政府和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冲击,也推动政府对大气治理的大数据思维。

一、大数据背景下气候报道现状

关于大数据的概念与应用范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1]大数据已经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甚至在军事、金融、通信等行业均已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更是因为网络和信息行业的迅速发展,产生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前,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的商业模式与信息交流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当我们登录亚马逊、京东、淘宝准备购物的时候,我们会很诧异地发现,这些网站都会自动弹出我们需要的商品。当我们上微信寻找朋友的时候,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想找的朋友竟然近在身边。这些帮助人们精准寻找商品、朋友或信息的智能手段,在今天因为大数据的出现而成为现实。在大数据背景下,公众在网站寻找信息的每个足迹都被网络系统所记忆,公众的偏好、需求、社交联系因此暴露无遗。商家可以通过对庞大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精准定位、改善服务、加强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服务功能。

很显然,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已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一大动力,特别是手机功能的不断拓展,移动性加上社交性,更使公众对大数据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商业。在这样的传播背景下,大数据导致新的传播渠道的产生与传播方式的更新,推动了数据生成的多样化,包括网络日志、社交媒体、网络搜索、手机通话记录及传感器网络等均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的形成,并对信息传播和内容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大数据是一场信息的再次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在大数据时代,大气污染与治理已经成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通过社交网络,以及百度通过网民搜索PM2.5、大气污染和治理等关键词,我们就能知道人们愈来愈关注大气治理,并通过大数据来监测气候变化。比如,我们通过对百度指数的统计,就可以发现自2007年至今,人们对大气污染与治理的关注度处于高水平,特别是2013年,媒体对大气污染与治理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年份。

更具体一点,人们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指数PM2.5的关注在近两年达到顶峰。网民通过百度搜索PM2.5的相关新闻报道的频率居高不下。在百度指数中,我们还发现各地区搜索PM2.5的次数呈现极其悬殊的状态,比如说,华北和东北网民搜索PM2.5的相关新闻,就明显比西部要多得多。这些现象均说明,大数据能够为公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并能准确定位当地的天气状况,反映了公众通过百度监测天气情况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情绪反应与舆论走向。

这些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寻找信息的行为方式与获取信息的需求心理,均为我们展现了当前人们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强烈愿望,更提醒政府要重视民意,加大力度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由此可见,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更使政府感到有必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公共决策。

二、公共传播缺失导致气候报道的科学性出现偏差

坦率地说,大数据为有关大气治理的新闻提供了许多便捷的渠道与内容,为公共传播提供了条件,然而,由于新闻从业者及公众的科学素养缺失,导致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出现不少偏差。在大数据时代,虽然公众获取气候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获取正确气候知识的权威途径依然缺乏。大气污染与治理在信息传播中形成的误区,甚至给公众对大气污染的防护与治理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2013年11月17日,一则“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太恐怖,雾霾能使鲜红色的肺6天就变黑,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如此令人恐慌的新闻,再一次令公众闻PM2.5色变。然而,该报道中的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宋伟民教授却在另一个场合称,该报道中的描述与事实不符,其本人没有接受过相关采访,也从未说过“若形成黑肺,逆转几无可能”的言论。另有医学专家表示,公众不必恐慌,针对老鼠的实验效果不能直接移植到人类身上。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也表示,公众无须恐慌,针对PM2.5对人体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流行病学,即统计一个城市在某种浓度值下的健康状况、死亡人数等,而“通过单一或者个别的样本来联系到对人体的伤害,理由不太充分,也不太严谨”[2]。事实上,媒体只报道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新闻,但是该项目的实验过程与目的,媒体和微博却很少触及,这就反映了新闻报道与网络传播缺乏严谨,也从中反映了公众科学素养,特别是大气相关知识以及气候传播素养的欠缺。

无独有偶,公众科学素养与气候传播素养的缺失,也导致了许多气象学术术语被误解的情况一再发生。如2012年12月10日,许多报纸均把灰霾天气等同于PM2.5浓度超标进行报道,这就混淆了灰霾天气与PM2.5的差异。人们常把灰霾天气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联系起来,认为灰霾主要是细颗粒物PM2.5或更细的颗粒物造成的,导致人们一见到阴天,就觉得PM2.5浓度很高。此外,人们一提起PM2.5就联想起癌症或其他与天气有关的疾病,PM2.5成为当前置人于死地的罪魁祸首。诸如此类的误读与误解,再经网络的广泛传播,使环境、气象监测部门面临巨大压力,促使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与气候传播素养。

总体来说,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大气污染与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科学性偏差的现象,有其产生的四种原因:一是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很多媒体记者并非健康医药卫生和气象专业出身,在健康传播中,难免出现误区,如在新闻报道中出现术语混淆、张冠李戴等现象。二是大多数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结构不足,使他们难以判断铺天盖地的媒体信息的真伪,再加上公共传播不足,普及性的大气污染与治理知识极其有限,导致在大数据传播中他们对大气污染与治理的看法,往往跟着媒体走,跟着广告走。三是一些企业或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谋取利益编造模棱两可、虚假甚至耸人听闻的大气污染信息,误导公众。四是一些媒体缺失公共传播思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有意无意地充当虚假健康信息的传声筒,甚至为某些商家摇旗呐喊,贩卖商品,丧失职业道德。

三、大气治理需要科学的公共传播

当今世界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大数据的出现,为健康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为大气治理创造了契机,使得关于大气治理的内容生产更具便利与迅速。与此同时,影响公众身体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多样,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威胁、食品卫生安全事件、职业危害、化学品泄漏、核放射事故和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就以目前在各种媒介载体广泛传播的内容来看,几乎都集中在大气污染这一领域,由此可见,大气污染与治理正在超越个人和家庭范畴,成为社会问题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大气污染与社会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工厂排出废气、城市汽车产生有毒尾气、土地开发过度等,都进一步恶化了大气环境,政府对GDP的过度崇拜,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一些媒体成为标题党,利用大数据传播的便利条件,加重了公众对大气污染的忧虑,并直接催生了公众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不善的不满,更有甚者,媒体创造了一系列围观效应,更直接刺激了负面的网络舆论。如《南方都市报》于2013年1月17日打出《北京空气大幅改善,伸手可见五指》的标题,直指北京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10月18日、19日,全国各地媒体蜂拥报道上海一家电视台拍摄一大妈每天上街买菜负重30斤净气器的新闻,引来公众的围观。在视频中,买菜大妈身背空气净化器,脖子上还挂着氧气面罩,可谓全副武装。她痛陈车辆激增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称为保健康不得已而为之。新闻一报道出来就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并以娱乐化的语言质疑政府大气治理的行为。诸如此类,由传统媒体进行报道,并延伸到网络,引起公众的广泛质疑,泛化成公众的情绪化反应,均使我们感到媒体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进一步使我们认识到大气治理需要科学的公共传播。

传播不仅能够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传递信息,使各种人群能够便捷地获得这些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信息的传递方式,影响和改变公众的行为与思想。在这一方面,公共传播显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共传播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更强调通过传播去说服和影响公众,“使公众采取有益于自身健康和生活、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行为;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和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指导更多的人承担并完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3]。如针对中国北方多个地方出现雾霾天气,《人民日报》展现公共传播的精神,呼吁人们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多一些恪尽职守的各级部门,多一些运用‘绿色技术’节能减排的企业,多一些践行‘少开一天车’的车主,多一些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家庭,环境保护才能在戮力同心中破局,美丽中国才能在共同参与中实现。”[4]公共传播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为宗旨,力争使传播者的意图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其重视信息传播的客观性、非功利性与真实性,力求改变公众的不良习惯、行为或社会弊病。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共传播更能彰显大气治理的公益性,更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接纳。

大气治理作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更需要公共传播的推动与帮助。公共传播旨在改变人的行为,培养个人和团体在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良好习惯,以正确积极的行为取代消极不合理的行为。这是推动大气治理的重要力量,如公共传播可以说服公众少开车、多走路、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减少城市尾气排放、降低PM2.5浓度等。因此,公共传播能够帮助政府有效管理社会,并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当前,大气治理离不开社会综合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特别是当前的大气污染与治理成为热点,就更需要公众的参与。环境与气象部门如果仍然承袭以往的行政模式,与大数据脱节,必然会导致公众的误解,对政府不利的负面舆论在网络空间不断发酵,由此将产生更强大的舆论压力。

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要求环境与气象部门必须树立新理念,要培养大数据行政思维,广泛调动公众的参与。当前,许多大气污染与治理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而且需要政策措施,更需要社会共识。对此,政府高度重视,专业部门尽职尽责,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公民自觉配合,才能真正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四、应对大气治理的公共传播对策

(一)积极做好政府部门与公众的社会沟通,特别要加强风险管理

环境保护和大气治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政府必须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任何工作,要得到支持和配合,首先要得到社会理解;否则,再好的动机和再完善的方案都难以实施。风险管理是气候危机管理的重要途径,它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公众与媒体之间建立理性沟通的渠道。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环境保护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风险管理,可以保持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向媒体提供权威信息,告知公众潜在风险,帮助他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客观、理性、良好的舆论环境,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合作。环境保护部门要有能力识别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风险,开展风险舆情监测与评价研究,建立常态及应急状态下收集、分析大气污染的舆情信息的方法。要编制对大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公共事件风险沟通预案,形成部门合作机制和各部门联席会议,建立风险沟通核心信息库,做好技术、信息和人才储备。

(二)加强多领域、多部门协作,形成大数据背景下公共传播的氛围

大气治理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当前,公众都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的专业性,许多人很容易混淆环境保护与大气治理的概念,也不清楚大气治理与其他领域的关联度,导致各种误读的现象发生,因此,要积极调动公众的参与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参与健康传播工作,并引导媒体形成公共传播的氛围。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执行主任、乐施会政策倡导部传播经理王彬彬在其 《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的结论中提到:“93%的中国人不同程度地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69%的人认为中国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78%的中国人对气候变化表示担忧;89%的中国公民认为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等。”[5]王彬彬对此解释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认识并感知到中国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但是对于具体问题的认知还不够,比如对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的认知度就比较低。此外,应对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一家的事,需要全民行动,进一步提升公众认知和自觉行动意识,这也是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6]这个结论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大气治理的重要性,但是却对大气治理的社会影响以及与其他领域联系的认知度并不高等问题,这说明要完成大气治理工作,首先要对公众进行公共传播,如此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因此,媒体和政府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让公众和社会及时、客观地了解大气治理的最新进展,共同防范环境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借助公众的力量,使大气治理得到公众的支持,推动媒体在报道气候新闻时朝公共传播的方向发展,改变公众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他们对大气治理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通过公众的舆论监督,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

(三)切实增强公众的公共传播能力,提高气候传播素养

当前,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标准有三个:具备对所要求科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具备所要求理解科学过程水平、具备所要求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如果公众在这三个指标中都能达到要求,则被认为是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的公共传播技能和气候传播素养均存在一定的短板。与外国相比,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与气候传播素养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对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两个方面,而这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缺乏上述两个素养,公众的科学素养就存在重大缺陷。就如上面提到的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新闻,公众只知道结果,媒体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却不作报道或传播,结果在大数据的各种联动因素影响下,导致全社会产生恐慌。客观而言,我国公众在认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但是对大气污染的形成规律与危害的理解水平却很低,这很容易在大数据背景下形成病毒式传播,不利于环境的正确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说,增强公众的气候传播素养显然迫在眉睫。绝大多数公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保护与医学教育,也没有接受过新闻教育,这就要求媒体改变恐慌性报道的手法,发挥媒体的教育功能,对公众的大气污染与治理进行普及性教育,增强公众对大气污染与治理的认知,提高气候传播素养,在传播气象信息时能够实事求是,使大气治理的各种措施得到顺利实施。

(四)政府官员要增强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决策能力

大数据已经形成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生产更具针对性,对社会的影响也更具穿透力。由于公众科学素养和气候传播素养的缺失,再加上网络传播的煽动性、炒作性与轰动性,大气污染事件很可能形成环境突发公共事件,危及环境监管部门的形象,引发公众对政府施政的不满。过去政府在GDP指挥棒的指引下,过度追求GDP,导致环境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引发了公众对中国发展模式的高度质疑:用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是否可行。面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已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中,其中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改变过去唯GDP考核官员政绩,转向淡化GDP,以创新地方政府增长模式作为考核指标。这种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大气治理成为可能,也使各级地方政府更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更致力于推动绿色GDP的发展。大数据重构了社会的各种关系,它使社会生产变得更人性化、更个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在大气治理过程中如何应对公众对政府公共决策的透明化、公开化等新要求,接受媒体的监督,避免在大数据传播链中成为最薄弱的一环,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议题。形成大数据思维,增强公共决策能力,科学制定大气治理政策,将在今后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形象,也是地方政府实施阳光执政的必由之路。

[1]庄春晖.“大数据”时代来临决策不能只凭经验[N].东方早报,2012-04-11.

[2]邓琦.复旦教授:“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报道不实[N].新京报,2013-11-19.

[3]江小平.公共传播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4(7).

[4]周人杰.今日谈:美丽中国呼唤共同行动[N].人民日报,2013-01-16.

[5]周俊.“中美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比较”边会在多哈举行[J].国际新闻界,2012(12).

[6]周俊.“中美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比较”边会在多哈举行[J].国际新闻界,2012(12).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大气公众
大气的呵护
公众号3月热榜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