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祖芸
案例学校:曹杨实验小学
曹杨实验小学作为普陀区“第一个吃螃蟹者”,“未来探索课”首推三门学科(探究、音乐和数学)四节课。让我们来看一看“翻转课堂”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执教者: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员翁亚斌
教学内容:校园树木寻访(四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知道可以利用事物的各方面特征及相关因素帮助作出判断,并通过活动了解树木各方面可直观获得的特征;能够与同伴合作观察、记录、分享某棵树木的特征,并能根据收集到的树木特征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
现场概述:学生4~5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在老师分发学习任务单后,每组只留下一名同学在教室里利用iPad查询资料,其余的小组成员都走向户外去寻访那棵他们需要了解的树。听课教师则通过教室里的两个电视屏幕收看现场传回的学生探究画面。墨笔软件、微信、keynote等方式将室内室外的学生联系在一起。室外寻访树木的伙伴拍下照片传输回来,室内的伙伴则根据收到的信息,尝试与ibooks上的树木图鉴进行比照作出判断,再利用墨笔采集、记录、集成信息。
画外音:在讨论筹备的两个月中,设计不断被推翻,从“餐巾纸王国”到“给树木做名片”,再到最终呈现的“树木寻访”,每一次自我否定都是一次痛苦的历程。最终他还是顺利完成了目标,呈现了“将课堂延伸到户外,让学习发生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执教者:曹杨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倪佳
教学内容:上海童谣—感受节奏(跨年级)
教学目标:课前学生收集“上海童谣素材”制成视频,课中构建学习核心,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互动探讨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上海童谣的学习,感受节奏、体验具有地域特色的上海文化。
现场概述:教师通过“召集令”,提前两周发布学习主题,把对童谣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拓展学习。教师特意换上了小时候的运动裤,让《快乐童谣》首先从自己做起。
在分享“先学”成果时,一个“跨”字概括了这堂充满艺术和生活气息的大音乐课。跨年级,课堂内有红领巾,也有绿领巾,按兴趣混龄教学;跨学科,有音乐,有劳技,有探究;跨国界,事先采集的外国小朋友说上海童谣的“洋腔洋调”让人捧腹。最后根据展示的“先学”成果,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欢程度重新选择小组开始他们的下一段音乐旅程。
画外音:从最初的“学生和家长共同上音乐课”到“通过网络采集来自世界各地小学生演唱当地童谣的声音”,再到“选择学习伙伴、预约学习内容”,每一次调整都让倪老师认真思考“形式再丰富,目标是什么”,最终她将上海童谣的核心确定为体验节奏,并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节奏。
执教者:曹杨实验小学教师陈韵、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
教学内容:编码(五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分工,发现生活中的编码,理解编码的意义,并用编码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现场概述:五(1)班的陈韵老师安排了四个学习任务——破译密码我能行、设计专属二维码、我给桌椅定编号、元宵灯谜我来编,供不同的小组进行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隔壁五(2)班的倪闽景老师让学生通过iPad搜索、发现生活中的编码,从证、票、卡等多方面进行归类。为了与陌生的学生迅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倪老师用一套自编的iPad操让学生热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发现编码意义的过程中,他随机挑选三名学生分别承担编辑电子书、现场观察员和奖励评判官的角色,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大胆发现。课堂的高潮是,五(1)班学生编的二维码通过Facebook发送到五(2)班等待解码,两个班级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无班界互动和分享。最后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为全世界人设计一张身份证编码”。
画外音:数学课是碰撞得最厉害的课。起先,拥有22年教龄的陈韵老师虽然变化了课堂形式,但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中引导学生按部就班掌握知识点的固有程式。从暗算到潜伏,谍报人员的破解密码是最初讨论时选择的“好玩方式”,但随着一次次讨论的深入,老师们“突发奇想”创造了同课异构“互联课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