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绪宽
(贵州省习水县良村镇吼滩中学 贵州习水 564601)
艺术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冷绪宽
(贵州省习水县良村镇吼滩中学 贵州习水 564601)
生活就是艺术的大舞台,而语文在生活中又无处不在,自然而然语文课堂教学也就成为一项富有艺术性的活动,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引入、讲解、互动三方面论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以期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初中 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性
古代的诗词歌赋也好,文言古语也好,都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富有艺术性的活动,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1]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态”即指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修养,它反映了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一位温文尔雅、谈吐风趣的教师必定比古板沉闷的教师更受学生喜爱,更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的开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引入艺术一般用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也即课堂开讲阶段。多样性的引入方式,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增强课堂教学艺术性的作用。[2]
1.提问式引入。在讲课之前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讲朱自清的《春》之前提问:“同学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让学生积极讨论之后顺理成章地引入对课文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关联式引入。例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之初,教师可出示各种云的图片及相关的天气图片,让学生根据常识将其对应起来。这样就避免了学习科普性文章的单调乏味。[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时刻谨记自己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课堂讲解方式,以使学生养成主动求知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充分考虑。首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授的知识有整体把握,精心构想,设计符合学生身心需求的讲解模式。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地驾驭好课堂,做到运筹帷幄、应对自如。
1.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得当,才能将课讲得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第一道题目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己更要以身作则,朗读课文时应吐字清晰,注意轻重缓急,把握节奏,把握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根据课堂情况调整音量,比如当学生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时应适当加大音量,以提醒学生专心听讲。
2.注意讲解内容的趣味性、丰富性、生动性。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性格相对浮躁,情绪容易不稳定,如果课程内容乏味单调,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努力增强讲解的艺术性,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教师要注意使用设疑艺术,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注意结尾的艺术性。好的结尾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艺术性的课堂教学结尾有总结式、对比式、问答式几种。在整堂课接近尾声时,教师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总结、概括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对所讲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脑海里主动建构知识框架。艺术性的结尾还应打通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脉络,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规律,深度消化,温故知新。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有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不仅是一种交往技能,也是一门艺术。
1.小老师、大学生
教学中教师从来都不是主角,学生才是主角。如果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不管是提高教师素质还是改变教学模式,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知识的集装箱'在互动式教学中,师生不妨互换角色,让学生体验教师的工作,教师则来学习。这样教师可以体验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教学的辛苦。[4]
2.关爱每一个学生
班级中成绩出色或外表出色的学生总会比一般的学生更易受得关注。如果教师过多地关注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会给那些资质平凡的学生造成自卑等心理障碍。在互动过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师的批评、漠视、责怪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主动学习的自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小游戏,鼓励学生参与。比如在学习《理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鼓励每位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写在小纸条上,由班长收集装进箱子里,再由教师随机抽出纸条,要求被抽到的学生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理想,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动。诸如此类的小游戏,能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亲密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互动的艺术性在于,它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交流,更是师生之间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交流与融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处于舒适放松的环境中时,我们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更易兴奋,对刺激的接受力更强,思维的敏捷度更高;反之,在压抑沉闷的环境中,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会受到压抑,认知反应就会相对迟缓。重视互动的艺术性,创造轻松而舒适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学来说有重要意义。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富有艺术性的学科,但是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历来重视的是基础知识,教学方式也过于死板,很多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忽视了语文本身的艺术美。语文教师应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将语文的美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
[1]何昀.课堂艺术与学习兴趣[J].当代教育论坛,2003(3).
[2]钱志立.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艺术二题[J].吴中学刊,1998(2).
[3]程丽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课外语文(初中),2013(2).
[4]黄月明.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