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莉丽 李宝利
(甘肃省白银市六中 甘肃白银 730900;甘肃省白银市十中 甘肃白银 730900)
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分析
郝莉丽 李宝利
(甘肃省白银市六中 甘肃白银 730900;甘肃省白银市十中 甘肃白银 730900)
在初中教学中,班主任自身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和班级学习环境以及学生学习质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然而在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问题,加之新课改进的不断深化,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对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而更好的管理班级。文章对初中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推动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升。
初中 班主任 管理工作 效率
班主任作为班级日常运行过程中领导核心,他们不仅担负日常的教学任务、组织活动、管理班级,还承担着调节学生自身心理情况等工作,因此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并起着较为特殊的作用,所以提升班主任管理成效能够有效的推动初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是非常重要。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初中班主任带来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并且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挑战,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其自身管理理念会随班级的日常管理成效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对自我进行充实更新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第一,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以及事件精神。第二,班主任要具备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观念,使学生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的将自身个性进行发挥。最后,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提升创新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培养,进而让学生树立起长远学习的理念[1]。此外,还需注意的就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年龄都处在半成熟时期,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实际影响就会导致其身心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化,这一时段的学生更加渴望独立,因此班主任在对其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要注重引导和坚持,进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此外班主任也要在管理过程中对自身意志以及修养进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管理过程中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的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1.管理水平以及教育理念都存在落后现象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人员,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班主任自身所具备的的管理以及教学理念,会对班级日常建设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自身不具备良好的管理经验,在工作过程中只是依靠自身经验来进行开展,那么就会导致管理工作成效长时间得不到提升。加之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没有对学生自身个性尕展给予关注,这也会导致管理工作质量低下的现象发生。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会使学生整体处在被动状态下,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2]。
2.管理方式落后
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地位使及其作用的,并且他们还是一个班级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因此班主任平时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合理且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对推动学生自身的发展。然而就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实际管理情况来看,多数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都会使用较为单一的方式,并且缺少相应的管理策略,而这样就会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造成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对班主任自身状态以及管理观念进行调节
在对初中阶段的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师自身的管理和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充分对现阶段的教育发展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并使教师观念与之相符合。并且还要建立起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进而更好的对班级进行管理和建设[3]。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要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帮助学生制定自我管理条例,教师只是起到协助作用,不能进行过多的干涉,并且监督学生对自我管理制度,如果在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以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帮助学生进行修正和调整,进而使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学生完成自己制定的规则也会较为积极,不会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此外,班主任还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水平以及知识结构,多学习一些与学生心理、教育有关的书籍,让自身教学理论知识得到完善,并且还要在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而在丰富的理论知识知道下,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对自身状态进行调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避免自身情绪化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就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对其进行改正,从而推动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
2.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时,一定要使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工作。例如,在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可以使用单独沟通、小组沟通以及集体沟通的方式来进行,并且在沟通的同时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调整和解决。例如,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等不能进行明确,也会在学生方式上有一定的不适应,而这样以来就会使学生的成绩出现下降等现象。而教师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责备学生,要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知晓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在良好的沟通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学习态度进行关注,进而让学生更好的对初中阶段的学习进行适应[4]。
总而言之,在班主任对初中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表现以及年龄特征等,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管理工作,进而在管理过程中对班级和学生的问题进行了解,然后采取有效的整理和解决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自我管理以及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1]张含,孟伟伟.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30-30,31.
[2]吴琼.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1):177-177.
[3]向梅.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2015(8):80-80.
[4]张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A版,2015(16):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