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 内蒙巴彦淖尔 015400)
幼儿争抢行为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李 倩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 内蒙巴彦淖尔 015400)
幼儿园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争抢行为和冲突,对于幼儿间发生的冲突,教师首先要给予关注并重视,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要学会客观的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为更好地解决这些冲突,教师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减少幼儿同伴之间的冲突及争抢行为。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幼儿 争抢行为 冲突 原因 处理方法
对于幼儿间发生的冲突,教师要给予关注并重视,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要学会客观的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粗暴的解决了事。孩子发生冲突即使破坏教学秩序和游戏规则,给老师增加了负担,但孩子间的冲突也是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和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每天面对不止一次的争抢行为,发生在不同的活动区,教师有必要观察并记录。[1]
场景再现:
又到宝贝们最喜欢的区域活动了,今天开放的区域有工艺作坊、书香小屋、益智区(拼插)、音乐区(打击乐)。宝贝们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认真的玩耍。只听“咔嚓”的一声,一本书被撕破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互相指责的声音便响起。我连忙过去,只见小旭手里拿着一半书说:“是我先看这本书的。”小凡委屈地说:“我和她说了,我想和她一起看。”我对小旭说:“小旭,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看呢?”只见小旭依然抱着那半部分书,理直气壮的对我说:“这是我的!”这时,作为老师我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呢?
在幼儿园里,因为争抢玩具、排队前后的顺序而引起冲突,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之一。面对如今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里的玩具应有尽有,要什么有什么,并不在争夺玩具的现象,让幼儿养成不论在哪,所有的玩具都属于自己,太以自我为中心。尤其刚入园幼儿认知水平较低,同时也缺少交往的技能,遇到问题和冲突不能用协商、谦让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当我们做教师的提供的玩具或操作材料不充分、数量不足时,常常会引发幼儿间的冲突。
1.为表现自我
在集体活动中,有些孩子性格外向,乐于表现,能力出众的孩子为了回答问题之后老师的表扬或帮助老师节小朋友时会发生争抢。例如,回答问题必须叫他否则就不高兴,帮忙的事情一定找他,否则半天不说话等等,这些现象都很常见。其目的都一样,是引起成人的注意。孩子的表现欲极强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提升,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我对其进行鼓励或表扬,他会立马和其他小朋友说。甚至喝水时,老师让谁监督或先叫谁的名字都会是炫耀的资本。[2]
2.为帮助他人
我班幼儿自理能力存在差异。冬季幼儿多数穿着较厚,尤其到户外活动时,总是要穿好棉服才能出去。因此,会在户外活动之前让幼儿穿好衣服,系好扣子或拉好拉链。总有幼儿衣服难穿或太厚不能自己完成,于是我便要求幼儿相互帮助,从而提高幼儿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此时总有幼儿自己衣服都顾不上穿就去帮助别人,甚至不问他需不要帮助,帮他穿好衣服之后,他会跑到这里说:“老师,我帮助某某小朋友穿衣服了。”有时两三个幼儿去帮助一个人孩子,争抢就在此时发生了。孩子们总是很乐于帮助别人,并为能够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开心。例如在饭后总是积极主动地帮助老师整理餐具、摆放桌椅,抢着去帮助生活老师洗水杯等。或许幼儿并不能洗干净,但他们觉得帮助老师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孩子间的冲突基本来自于同伴,因此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教师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例如:小旭与小凡的争抢行为,小旭坚持声称那本书属于她,我班幼儿喜欢看书,尤其最近新投入的绘本故事书极受幼儿喜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矛盾,我必须让小旭先感受到放松而不是警惕我要抢走她的书,可以缓和她紧张的情绪。转移她的注意力,为她推荐一本更有意思的绘本书。[3]
2.为表现自我引发的争抢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部分幼儿逐渐喜欢表现自我,解决此类争抢行为,在保护幼儿表现欲的同时,引导幼儿寻找表达契机。
(1)教师应教给幼儿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同伴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熟练使用这些技能也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冲突。[4]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3.为帮助他人引发争抢
要保护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和积极劳动的心理,也要使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轮流帮助他人,并且选出“小班长”监督幼儿,这个班长应轮流让幼儿当,从而减少其争抢行为的发生。
4.设计活动,教育幼儿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幼儿冲突的教学活动,以绘本故事为情景,模拟现实中幼儿常发生的一些冲突,幼儿观看学习并进行讨论,并从情境中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等进行教学。教师也应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冲突进行随机性教育。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反思。
5.家园合作,抑制争抢行为发生
寻求家长支持,是幼儿发生多种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一。孩子在园表现,家长不能直观了解,他们不能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自家的孩子总是最棒的,因此,老师更要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运用微信、照片、录像等方法记录幼儿在园的表现,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育幼儿。
[1]关注幼儿之间的冲突,http://m.jy135.com/5059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聂爱琴.倾听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J].甘肃教育,2014(10).
[4]吕仕红.对小班幼儿争抢行为的探究[J].科教新时代,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