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视角的阅读教学切入点

2015-03-01 07:41江苏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24012陶连勇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儿童

江苏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224012) 陶连勇

目前,基于文本内容的阅读教学仍然占主流地位。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总喜欢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时间长了,这种基于文本内容的阅读教学就显示出诸多弊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已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语用视角下展开阅读教学呢?

【案例】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我感觉写得太好了,我认为我们要加深对它的印象,这样才能在以后与别人交流时说出与众不同的话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写这个句子吧。写之前,老师先把这个句子读两遍,然后你们根据自己的记忆把这句话默写下来。

师:(读两遍)“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学生听完之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把这句话写出来,然后打开书本进行比较,看看丢掉或者多出什么字词来)

师:同学们,通过对照,你们默写得如何呀?(学生有的说默写全对,有的说丢掉了“永远”……)

师:好,有的同学把“永远”给忘记了,那我们就用笔把“永远”这两个字去掉。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读)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师:与去掉之前的句子比,读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2:不能去掉,因为去掉之后总感觉不出态度坚决的意思来,描述上感觉非常平淡。用上“永远”这两个字,就是在强调要想找到春天,就要往儿童多的地方去找。

生3:如果去掉了,就会感受不到强烈的情感,特别是后面的一个感叹号,与“永远”这两个字遥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师:那我们再把它改成陈述句来读三遍。感受一下效果如何?

生4:不行,它表达不出作者强烈的情感。

师:不错,那我们再一次用作者那种强烈的情感来读这一句话吧。

……

在这堂课中,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感受还不太深刻,所以教师通过让学生去掉“永远”这两个字,再读一读,然后进行比较。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教学行为,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与感悟,让学生懂得不同的句式表达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并能自觉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通过这一则案例,我们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大基本属性来谈一谈基于语用视角的阅读教学切入点,它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两点启发。

一、品词悟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就是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地用文本中的语言来进行互动交流,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案例中,教师抓住“永远”这个词,让学生自主阅读,比较阅读,然后再进行自我反思与感悟,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用上“永远”这个词语。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地表达作者对于“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强烈情感。学生通过自由对话,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

二、融情入境,丰富学生的语用情感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带有很强的情感在里面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丰富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不同的课文中,感受不同作者的人生与情感经历,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使学生在以后的语言运用过程中也知道如何表述自己的情感,如何带着某种情感来与别人交流。就好比案例中那样,首先,让学生把“永远”这两个字去掉,学生就会在心中产生疑问,为什么教师硬要去掉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去掉之后会怎样。当学生的脑海中产生诸多疑问时,就会有一种渴望,就是去掉与不去掉“永远”这两个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疑问、思考、答疑的情境。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反复阅读带有“永远”与不带有“永远”的句子。通过比较,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永远”这两个字的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使他们知道不同的词语在表述时,会给别人带来不同的情感。

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用情感。基于语用视角来展开阅读教学,就要找准语用课堂学习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儿童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