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质疑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2015-03-01 07:41江苏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225002张永琴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6期

江苏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225002) 张永琴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煞费苦心,注重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习惯,给他们质疑的空间与时间……可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质疑真的有效吗?它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吗?

一、目前课堂质疑的现状

(一)虚假质疑现象严重

虚假质疑多表现在刚刚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候。比如,学习《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我想知道沉香是谁?”“沉香的妈妈是谁?”“他的妈妈到哪里去了?”这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只是摆设而已,只要学生课前读过一两遍课文,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了然于心了。

(二)质疑目标不够明确

有些教师在让学生质疑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一种自由式的质疑,这造成学生的质疑出现漫天开花、想到什么问什么的局面。有的问题肤浅,有的与本节课内容没有多大关系。有时确实会出现一两个夺人眼球的问题。这样的质疑看似发散学生的思维,为课堂增添亮点,但是这些问题不够集中。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却难以收场。这样的课堂质疑是无效的。

(三)教师反馈不够得当

放手让学生质疑对教师无疑是一种挑战。对学生的质疑,有些教师是一听而过,三言两语解答了事,很快“言归正传”继续按部就班讲下面的内容;有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问题一一“接纳”,逐个引导学生分析,释疑解难,可是这样耗时费力,漫无目的,没有重点,不着边际,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不知最终学生得到了什么。

二、有效质疑的策略

(一)灵活安排质疑时机

1.其实,质疑不一定是从上课时才开始的,在课前预习时就可以悄悄地进行。平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可以将预习作业内容格式化,最后一题是:“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问?”长此以往,学生预习课文时就会用心去读课文,开动脑筋,有意识地去思考,从而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上课时,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质疑也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后。教师要冲破传统的观念束缚,课堂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结束,而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课内学习向课外引申、拓展,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比如,教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后,学生的问题不断:“谈迁发奋写《国榷》,司马迁发奋写《史记》,《国榷》和《史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国榷》是明朝编年史,它和我们读的《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回事吗?”……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并组织“《史记》故事交流会”,或进行“走进明朝”等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让课内教学得到有效的拓展与深化。

(二)巧妙选择质疑角度

质疑的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质疑。

1.有些文章适合根据题目来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去质疑,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时,教师板书完课题之后,在“衣袋”下面加一个着重号,问学生:“读到课题中的‘衣袋’这个词,你心中有什么疑惑呢?”学生纷纷举手提问问:“读了课文之后,我知道这篇课文讲小时候的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可文中为什么老是写到他的衣袋呢?”“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学习课文,更能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科学的热爱。

2.有些文章当中,一些关键词句突显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些词句,比如,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人物品质的,说明事物特征的等,并围绕这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这样,有利于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3.有时,标点符号的运用也能引起学生的疑问。在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一个细心的学生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写高尔基给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给’的后面为什么要加一个逗号呢,不加也完全可以啊?”其实,这也正是我要讲的内容。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我们教师在学生提到这样的问题时,多加关注并引导,学生就会自然地学会提问,学会思考,提高了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