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卓资县六苏木小学 孟海英
面向21世纪,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我逐渐感悟到,适应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采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构建探索式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习现实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因此要创设、选择适合学生的数学内容,联系现实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能力,反过来再去解决新的现实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第十册《求平均数》一课,我提前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要求以实践为单位调查个人及家庭的藏书情况;调查全校各年级、各班级的捐款情况;调查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的尾气排放量,并自制统计表。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学生们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先通过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探索得出“求稍复杂平均数”的方法,再去解决其他的现实问题。
问题(1):五年级分俩组调查个人藏书情况。第一组有()人,共藏书()册;第二组有()人,共藏书()册;全班平均每人藏书多少册?
问题(2):下表是五年级分俩组调查个人藏书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藏书多少册?
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效地实现了本节课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即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体验到数学活动中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
创设探索式方法,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有着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积累,因此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吸收、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存储的过程,而是应该创造有利于学生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不断地感受创造的乐趣。
如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创设了探索式的课堂教学场面:通过判断“哪块广告牌用的木料多”,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用“转化”的方式推导公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交流亲自体验了发现公式的过程,并出现了多种推导方法,其中有一种是连我也没有见过的,不仅简捷,而且具有创造性,即把一个平均四边形对折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底÷2)×2=底×高”这一公式。在这个创造性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体验到了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如当学生获得“平均每人藏书384册时”,有的学生很快就联想到:自己只有32册书,与之相比很惭愧,表示以后多读书、读好书。当学生获得“平均一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时,马上就联想到“空气污染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并跃跃欲试,要发明质量好的“防尾气排放器”,保护生态平衡……把计算器引进课堂,比传统的教学更有潜力,不但没有减弱学生的计算技能,反而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焕发了对数学的更大热情。
现在,我的学生们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他们都能用内心的体验和创造,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有了初步的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课堂上,不仅能展露学生间思想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还不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