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建设
企业需求向度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观分析
文/柳建设
摘要:本文从企业需求的向度,根据客户满意度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指征、管理原则和质量保障措施。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分类标准中,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类的一种人才培养机构,承担着为社会企业培养合格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都是评价主体,且利益相关者利益满足程度决定了对被评价对象质量的认可高度。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多元,既有学生及其代表的家庭,还有企业和政府,以及学校的老师等。从某个角度论,高职院校的产品是职业技术,学生只不过是教育产品即职业技术的载体。尽管学生对教育产品也有评价,但更多的是反映了生命个体在接收教育产品(职业技术)的个人感知,如对接收顺序、接收氛围、接收方式是否满意等,最终对教育产品(职业技术)本身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有用性,检验的权威主体应该是企业。所以,企业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最重要、最权威的评价主体。
企业是高职院校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最权威的检验者,那么满足企业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层次。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以职业为本位,即满足学生追求职业获得和发展的技术知识的需要,从而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特点,决定了它在体系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既要区别与中等职业学校,又要区别与应用科技大学的独特定位。应用型科技大学关注的是流程,一连串岗位上的技术组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而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某个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及在岗位或岗位群中不同变换的工作对象的适应能力。这种基本技术及其适应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岗位上操作才能获得和检验。从客户满意度的质量观看,产品质量的评价依据是从客户对产品使用体验的满意程度。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知识和技能越满意,意味着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越高。
2015年6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联组会议上表示,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并存的一个具体原因。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而不能简单办成升学教育。就业导向实质就是以企业岗位需求引导高职院校内外的治理。就业,是学生在企业里的就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的外部管理和内部治理也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外部管理上,政府在高职院校及其专业的审批、设立、评估、政策激励、协调中,更多的是发挥市场的软权利,如引导生源市场、人才市场、就业市场、舆论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弱化如直接拨款、单主体评价评比等的行政硬权利。在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上,如专业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手段的革新、教学计划的修改、教师积极性的激励等等,都要引进企业和市场的参与、发挥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作用和影响。因此,市场是高职院校内外治理的指挥棒。
既然高职院校是为岗位或岗位群培养技术人才,那么其专业设置就要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一致。企业往往具有地域特点或行业特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特点。这些特点能构成高职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增强院校的竞争力,这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要。企业以市场为主导,市场具有灵活性,比如对新技术、新行业、新需求、政府重点发展行业等非常敏感,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这也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有相对灵活性。高职院校和其它类型的学校教育一样,培养人才有滞后性特点,所以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否则就会落后于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岗位技术定位,决定其课程设置要围绕岗位的技术要求完成两次知识迁移。第一阶段是企业的岗位技术迁移到教师、课本等技术载体中,第二阶段是岗位技术从教师、课本等载体迁移到学生的身上。这里强调迁移到学生身上而不是迁移到学生的头脑中,主要强调岗位知识迁移到学生的头脑里和岗位技术迁移到学生的双手上要并举。在迁移的过程中,岗位技术要迁移到学生手上就要求职业技术的教学特性之一是操作性,就是所谓的强调“教中做、做种学、学中做”。这种教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需要思考和强调的是,教师的职业技术从何而来和如何显现,也就是第一阶段的迁移问题。教师的职业技术部分来自师资培养机构。然而市场的企业岗位技术是不断更新的,老师的职业技术就要不断更新才能保障学生学到的技术不落后与企业。市场的企业岗位技术是怎样显现的呢,其显现载体除了老师,课程是主要的显现载体。同样,课程体系和课程知识要传达市场企业的最新技术,意味着要不断的更新和改进。
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的关系如此紧密,如何保障这种关系的发生至关重要。只有设置相应的联接机构,才能保证这种关系发生的常规化、密切化、功能化。许多论者建议高职院校也要进行无边界管理,模糊高职院校与企业边界,换句话说的就是加大双方的人员交流、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本文更强调要建立具有专门功能的具体组织,这种组织是常设性质或者是临时性质,具有单项或综合的功能,如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课程改革委员会、生源调查委员会、毕业后跟踪调查委员会等。根据具体情况由院校教师代表、政府代表、企业代表、技术专家、学生或家长代表等,承担调研、协调、组织、决策等功能。此外一些制度也很重要,如教师下企业制度、企业能手上讲台制度等。专门的机构和稳定的制度,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和企业有长久的、稳定的、有规律的合作,才能加强双方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通畅交流和互换,才能保证新兴技术和新型人才的协同发展。
高职毕业生这一流动的职业技术载体,使高职院校和企业这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如果这两个组织的组织文化相似或相近,那么高职毕业生流动的顺畅程度就会提高。高职院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方式,组织制度、环境氛围、思想、价值观等文化要素。两者的差别越大,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适应的时间越长,企业就越不满意。如果高职院校能恰当把教学的组织形式改编成企业职工的工作组织,教学的具体环境比如教室车间化设计或装饰,在制度上引进企业的竞争机制,来培养学生的效率效益意识,既有利于上文中提到的第二阶段的迁移中技术减损,也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入职后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志群.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07).
[2]陈良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新课程研究,2014 (01).
[3]马珩.社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3 (09).
[4]赵金英.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的探索.现代教育,2013 (08).
作者简介:柳建设(1971-),男,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2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