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肥 230011)
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王俊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肥230011)
摘要:科技创新包括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两者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内涵。科技创新指数是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变化程度的一个相对数。文章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安徽特有的基本情况,建立了一套安徽省科技创新评价指数体系,并详细阐述了该指数的指标选择和指标的测算方法,测算了安徽省各市的科技创新指数并进行排序,为各市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指数;创新能力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处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的阶段,区域创新能力居中部第一。但在发展建设的同时,为了正确、客观、有效的评价安徽省各市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在科学论证、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基础数据为依托,通过科学的测算方法,对安徽省各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和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根据安徽省具体省情,以指标的科学性、综合性、引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由创新系统理论出发,基于科技投入——产出角度、知识创造——扩散——应用角度、科技创新能力要素角度出发,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综合评价科技创新能力,将科技创新指标体系,设计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效果四个目标层,从而建立了一套创新评价体系。
其中创新投入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创新产出主要反应的是一个地区科技成果产出和支撑经济转型综合情况;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有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创新效果是直接反应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在数据的可获得性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本文建立了安徽省科技创新指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共分为四级指标,包括1个综合指标、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1个评价指标指标,具体如表1。
表1 安徽省科技创新指标体系
综合指数的测算,是在评价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计算各指标反映的综合信息。首先,将数据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即进
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并将所有的三级指标调整到60-100分的范围内,然后通过加权法计算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
对于正向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公式为:
对于反向评价指标,规范化处理公式为:
其次,确定安徽省科技创新指数的权重。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影响综合评估的结果,权重值的变动可能引起被评估对象优劣顺序的改变。所以,合理地确定综合评估发展各主要因素指标的权重,是进行综合评估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本测算中采取的是等权重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最后,计算分类指数和总指数的得分。第一步,先通过三级指标的数据得到二级指标的得分,即分类指数的合成。本体系由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效果四个一级指标组成。先将某一一级指标的所有三级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与其权重按公式计算就得到二级指标得分。
第二步,计算一级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将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与其权重按上述公式计算就得到一级指标的得分,进而得到综合指标的得分。
二、安徽省科技创新指标研究测算结果及分析
评价系统中使用的原始数据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20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和《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13》等。经过测算得到以下结论(见表2)。
表2 安徽各市技术创新指数
以上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市中,综合指标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和蚌埠。自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立后,政府优先在“合芜蚌”地区实施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大力扶持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本指标体系结果可以看出,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全省的领先位次。同时,作为安徽南方城市的铜陵、马鞍山,由于良好的地域优势,经济和科技基础较为雄厚,所以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也较强。下面分别从本指数体系的一级指标上分析评价安徽省总体科技创新水平。
从评价体系中可以看出,安徽省总体创新投入力度较大。一方面,安徽省地方财政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较大。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4%,其中规上*指年主营业务收入或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及以上工业企业,简称规上工业企业。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72%,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57%,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另一方面,人才队伍逐渐扩大,人员素质逐渐提高。2012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为24.5人年,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为0.26%。
全省16个市中,该指标前五位为马鞍山、铜陵、芜湖、合肥和蚌埠。由此可见,马鞍山企业和政府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较大,再加上自身的地域优势,致使马鞍山的总体科技创新水平位于全省第4的位次。
不断改善的科技发展宏观环境,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产出成果硕果累累。2012年安徽省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3.24件,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0.51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28件;当年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数11项,万人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143.9万元。同时,全省的支撑经济转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5.2%,占规上增加值比重34.5%,高新技术企业数与规上企业数之比为1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0%。
全省16个市中,该指标前五位为合肥、芜湖、铜陵、蚌埠和马鞍山。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拥有着全省最大的人力和科研的资源,合肥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所得的科技成果产出以及作为转型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成果上,在全省均处于领先水平。合肥该指标的优势体现,从一方面致使合肥总体的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全省第1位的位次。
十二五以来,全省围绕谋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也逐渐提升。2012年,安徽省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676.3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8万元,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为847户,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为78户,全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分别达到34.21亿元和33.47亿元。
全省16个市中,该指标前五位为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和黄山。值得一提的是,黄山,作为皖西地区代表城市,在创新环境上拥有者良好的科技基础。一个地区的创新政策的优劣决定着该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一直以来,皖西地区是安徽省发展经济的薄弱地区,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西部地区的政策,使得皖西地区成为全省科技创新大军中的后起之秀。黄山市的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位于全省第8位,位于全省中等水平,不可否认,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省创新效果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逐步提升,全省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也取得一定的成绩。2012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9%,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比重为12.8%,同时,当年产学研合作兴办经济实体数192个,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数610个;万元GDP综合能耗达到0.66吨标准煤,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达到81.5%。
全省16个市中,该指标前五位为滁州、铜陵、芜湖、蚌埠和合肥。其中滁州处于全省第1的位次,从二级指标分析,滁州企业创新方面得分96.06,位于全省第1,产学研方面得分位于全省第5,环境改善方面得分位于全省第6。由此可见,滁州在企业创新效果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从而致使滁州总体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取得全省第6的位次。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指标体系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效果4个方面,选择代表性指标对安徽省各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安徽省各市的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现“东强、南中、西北弱”的局面,这与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一致。第二,从本指标体系结果看出,安徽省的东南地区城市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效果四个一级指标总体都比西北地区城市高,这意味着安徽省西北地区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各个方面仍有待发展。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为促进安徽省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安徽省各地市应以“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建设为契机,并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辐射带动全省范围,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抓好政策的落实,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质提效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力争提高全省总体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连雅潇,程亚鹏.基于分层法的住房价格指数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公共管理,2013(6):160-164.
[2]李芹芹,刘志迎.中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指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0):47-50.
[3]庞景安,于洁,曹燕.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指数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1(9):1-5.
[4]张莹,张宗益.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2):104-10.
[责任编辑:范君]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hui province
WANG Ju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11, China)
Abstrac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 innovation comprises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have different research objects and cont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ex is a relative number that reflects the degree of change in the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 region or a country.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facts in Anhui provin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the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hui province, and illustrates the choice of indicato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dicators, measures the index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ach of the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arrange them in order so as to be of referential valu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index; innovation capability
作者简介:王俊(1985-),女,安徽芜湖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统计。
基金项目: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安徽科技创新指数研究(1302053083)”
收稿日期:2014-12-01
中图分类号:C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2-0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