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祥宇 张开富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与培训
牛祥宇张开富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出现了校园暴力、学生自杀等惨案。朋辈心理辅导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部分解决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的方法和途径。但是,由于我国朋辈辅导的发展时间较短、各项制度和相应的体系都不够完善,如何对朋辈辅导员进行选拔与培训、提高整个团队的服务质量成为高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朋辈心理辅导又称“准心理咨询”。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经过培训或辅导的非专业人员通过心理安慰、劝导、支持和鼓励等方式为辅导对象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的过程。[1]
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接下来依次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选择向心理咨询老师倾诉的仅占3.2%。由此可见,大学生更愿意向朋友、同学倾诉心理困惑。[2]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恰恰占有这方面的优势。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准专业性、自发性和义务性、亲情性和友谊性、便捷性和有效性、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既“助人自助”的特性。朋辈心理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选拔成为朋辈心理辅导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是提高朋辈心理咨询质量的重要前提。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身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当具备优良的的品德,足够的耐心,恒心,信心、爱心,较强的责任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够不断“自省”,不断完善自身。能够处理咨询和辅导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较强的处事应变能力。在选拔的过程中应当严格筛选以确保整个辅导团队的质量。
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来自心理学专业或与心理学有关的专业的学生、对心理学以及朋辈心理辅导感兴趣的大学生群体、以及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的其他专业学生。当然也可以来自班级心理委员、各院级学生会以及校级心理协会的选拔。在选拔人员时应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参选人员进行包括人格、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经过层层筛选来确定朋辈心理辅导团队的人员,从而确保团队的服务质量。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是提高朋辈心理咨询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的重要方面。
1.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自学来强化自身的知识技能
朋辈心理辅导不仅要求朋辈心理辅导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自学,能够准确了解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各个方面。朋辈心理辅导员应该阅读与心理学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
2.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开设相关的课程并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题讲座
朋辈心理辅导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够全面。通过自学,有些知识可能没法完全理解。开设专门的课程,由专业的教师来讲授朋辈心理咨询相关的知识,并通过定期的考试来强化对咨询的认知,快速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素质。
大学生阶段处于由学生时代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压力过大以及情感困扰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心理问题,由专家和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向朋辈心理辅导员传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3.进行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模式,它是通过模拟社会情景中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3]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能够解决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自身问题,增强心理素质。
4.以校为单位,进行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开设网上交流平台,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学校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与合作,例如,各院校共同组织开办心理活动中心、各校小组进行课题研究等,为朋辈心理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另外,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朋辈心理咨询。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倾诉的重要途径之一。开设心理咨询的专门的网站,让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网络上进行心理咨询,进行案例分析,积累在临床上的经验,提升心理咨询的技巧。
朋辈心理辅导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朋辈辅导在我国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开始兴起,有关朋辈辅导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朋辈辅导缺乏相应完善的管理、监督与评价体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还亟需提高,朋辈辅导员培训与后续工作跟进仍然需要解决。
朋辈辅导工作虽然面临许多的问题,但朋辈心理咨询有效弥补了专业辅导教师数量和精力的不足,对学校专业心理辅导和教学到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并且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自助和帮助他人的能力。朋辈心理辅导在我国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朋辈辅导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监督与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朋辈辅导员的培训,提高朋辈辅导员的自身素质。不断对朋辈辅导工作进行探索,丰富朋辈辅导的形式。
[1]黄兴芹.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
[2]徐素萍,吕东诗.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交往、互助、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刘燕.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的实践探索[J].锦江高专学报,2011.24(1):69-72
[4]何颖,尹静,陈峰.“选拔、培训、指导”三位一体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培养体系构建[J].2015
[5]刘取芝.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应用现状、问题及展望[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