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耀杰
(简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四川简阳641400)
浅论思想政治课程德育功能的完善
任耀杰
(简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四川简阳641400)
当前,审视教育现状,会发现重视知识传授、知识学习,而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知行脱节、重书轻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问题。因此,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从理念,方式、内容、教师素养四个方面着手,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
德育思想政治课程
教由“孝”和“文”组成,孝代表了品德(德育),“文”代表了知识。“教”一词,指出了教育的两大主题内容,知识与品德。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来说,更是要求两者高度的契合。今天,我们审视思想政治教学,会发现在教学压力下学校重视知识传授、知识学习,而忽视教材德育的重要性,或者貌似很重视、实际上变成了形式主义。
孔子说“德之不存,行之不远”。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当前,部分中学生出现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法制观念淡薄,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升高;失信;行为蛮横、不礼貌,校园暴力屡禁不止。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学校德育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却并没有扮演起国家赋予的重要作用,学生对思政课留有枯燥无趣的直观印象,课程德育效果甚微,需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1]
1.知行脱节
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心灵、行为当中。思品课的教学以教师主导、说教为主,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很多时候停留在知识层面,缺乏情感体验,从而妨碍了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学生的品德是在他们“知”的反复提高和“行”的反复训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经过一个又一个阶段,达到知行结合。简单的灌输是难以培养学生品德的。
2.重书轻育
重视教书轻视育人。作为老师,非常辛苦。在当前的教育机制之下,身处其中的老师常常会感到无可奈何。评价学生的标准除了成绩,还是成绩。评价一位老师的教学效果仍然是成绩。作为老师,该怎么办?为了提高成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环节尽可能简化,让学生去背、去练,想尽各种办法提高成绩。在这种环境下,老师们会这样评价他们的学生,成绩好就“一好百好”。“一好百好”背后的的潜台词是什么?那就是品德可以用分数弥补。当我们眼睛里盯的是分数的时候,学生的品行、性格、价值取向、爱好、兴趣、个性等都变得无关紧要。或者对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课堂被其他“大科目”挤占,变得可有可无,思想政治课处在了于可有可无的境地或变成了形式上的表面功夫,其自身德育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2]
3.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在教学当中,思想政治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任课教师,非思政专业或相近专业,没有系统学习,也不能对课程综合性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掌握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运用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不能深入地建立学生法律、职业道德认知。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课程承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功能的发挥。
1.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课程德育功能
把德育放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如果放弃或不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该课程的教学就会出现偏差,就达不到教育学生做一个‘好人’和‘有用的人’的目的”。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来说,承担着更重的德育责任,在教学中,不能着重知识的讲解、停留在识记层面,应该更进一步深挖知识背后蕴含的哲理与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这才算真正好的教育。以思想政治教材为例,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正确的消费观,我国外交政策;人权,依法治国,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生价值,理想,联系,发展,内外因等等知识点,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内容,还应该更进一步把知识点背后的德育价值深挖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2.教学内容生活化,避免空洞的理论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设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需要从课堂走向生活,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的内心;走入学生的生活,避免空洞的理论。就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哲学部分来说,哲学观点抽象、理论性强,教师进行讲授时,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素材,把哲学原理与生活实例、现象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在进行法律基础知识讲授中,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尽可能用案例阐释法律知识或法理。
3.改进思政课教学方式,从灌输走向自主
就像美国伊克中学那句校训所说的“让我看,我记不住;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会明白。”,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自我教育,让课程德育的效果深入学生的心灵或行为当中。相对来说,思政课程略显枯燥,一味地说教,学生会感到乏味,产生厌恶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置学生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一,在教学中可以增加讨论的环节,让思政课慢下来,动员学生参与。以思政中的经济部分为例,对于握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这一知识,可以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从而获得对这一问题深刻地理解,也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教育。其二,可以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创设求职者与企业经理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求职者与企业经理等角色,说明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其三,增加学生演讲、小游戏等环节,丰富课堂的形式。可以举行关于“我的理想”的演讲比赛,也可以与学生玩理财的游戏。用多种方式生成课程内容,让学生动起来,在参与中受到启发。
4.提升教师素养,强化品德意识
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强化。思政课德育的效果与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与教学技能,影响了课堂呈现的效果。一位对教育事业怀揣着挚爱的教师,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提升专业技能,在学科德育方面,就能够做得更好。它所采取的教学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触动学生心灵;往往能够“警钟长鸣”,使大部分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也能改造一些品德不良的学生。
[1].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教学与研究.2011.3.
[2].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