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二小学校 吉林四平 136001)
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识字、说话能力
张静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二小学校 吉林四平 136001)
小学一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年,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打好识字基础,注重语言训练、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注重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运用激励机制,保护学生说话、写话热情、听说结合,增强素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一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识字基础语言训练听说结合
小学一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年,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能使基础更扎实,更牢固,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对识字有了
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究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识字教学的过程不是为了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是否独立识字才是关键。
(一)多认少写。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中的一贯要求,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了条件,为多种识字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课程标准中也要求识字量多与会写的字,可见认、讲、写、用并不是齐步走,而是重在识字。
(二)在环境中识字。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我要求学生假期在跟爸爸、妈妈出游时,注意观察标语、门牌、广告等,可以说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许多汉字,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建立家庭识字档案,帮助学生在课外识字,比比看谁认字多。课外活动时,我让学生搜集商标、广告,并把能认下来的字剪成各种图形,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成一个个识字小报,看谁的识字小报内容最丰富,设计最美,字数最多。我并不要求学生都会写下来,只要能认读就可以,常用的要求会写。使本来枯燥的识字充满了生机,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的做法,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既拓宽了他们的识字量,又通过让他们搜集、动手制作精美的小报,培养可协商的动手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本,特别是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插图,学生像看图画书一样,非常感兴趣。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拼音时,我就训练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我经常给定学生一些常用的词,让他们说话、写字,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这样一来,学生写话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这就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把自己想说、想写的话完整具体地表达出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我又开始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我首先让他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都在干什么?让学生找完整后,我又指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或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学生每看一次图都会增加说话的内容,如此反复进行,达到了人人会讲得目的。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强化。
素质教育不仅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转变教学观念,还要改变以往对学生评价的机制,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儿同成人一样,同样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被肯定、被认可的需要。因此,当学生们闪现出新的火花时,我都及时捕捉和保护。所以对每位孩子的说话和写话我都以不同的方式给予鼓励。对于说话和写话有障碍的学生,只要他们敢于大胆说,能写出来,我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说话、写话语句不完整、不通顺的学生,我会慢慢地、逐步地让他们改正,不挫伤学生们说和写的积极性。对写话较好的学生,我会在班上读,让大家一起来听一听、评一评,看他写的好在哪里。我发现当在课堂上读到某个学生写的话时,这位学生会显得非常自豪,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我还把他们写的话张贴在评比栏中,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让每位老师都能看到他得成功,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一年级学生有特强的模仿性、极好的记忆力。但从其心理特点来看,他们难以在较长的时间内集中于同一内容的训练上。为此,我就把听说结合起来。比如:我在让学生用生字连词时,我自己先组一个,再让学生们积极动脑,自己组。在词连句时,我也说出范句让学生听,再让学生仿照老师的说法,先在小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我还经常让学生把我讲给他们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回家后复述给爸爸、妈妈听。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句话到几句话直到一段话地进行学习、练习,为了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一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