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文本孰前孰后出现之思考

2015-02-28 23:35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225200曾高青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广玉兰青绿直观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225200) 曾高青

近日,听了几堂同课异构的课,课题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广玉兰》,所有参与上课的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在课堂上,几位教师的多媒体运用从表面上看非常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是仔细一分析,却又感觉有点运用不当。课堂教学总是以多媒体为主,学生真正独立阅读并解读文本的时间却被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所代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文本接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适时地运用,如果滥用,不把握用的时机,那么多媒体的运用非但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会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下面,笔者就几位教师教学这一课的情况,来谈一谈媒体与文本到底谁应先呈现。

一、文本阅读与媒体演示孰前孰后

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花?能否介绍一下?(学生交流)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花,这种花在我们学校就有,它叫广玉兰。(师出示广玉兰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广玉兰美吗?

生:美。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广玉兰吧。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广玉兰)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广玉兰,你们喜欢上广玉兰了吧。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情感来阅读课文。

这位教师放弃了校园现有的广玉兰树,而是以多媒体来呈现大量的广玉兰图片,这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直观图片产生依赖。其实,再美的画面也抵不过现实的观察。这些直观的演示占据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以学校的广玉兰树为起点,让学生先阅读文本,看看文本中介绍的广玉兰与校园里的广玉兰有什么异同点,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文本解读与媒体演示孰前孰后

师:大家阅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如何描写广玉兰的。

生:这一段描写了广玉兰树上不同形态的广玉兰。

师:那你们喜欢哪一种形态的广玉兰呢?

有的学生说喜欢含羞待放的广玉兰,有的学生说喜欢刚刚绽放的广玉兰,有的学生说喜欢盛开的广玉兰,有的学生说喜欢凋谢的广玉兰。

师:作者都用了哪些字词来描写这几种形态的广玉兰?

生:用“含羞待放、刚刚绽放、婴儿的笑脸、依然挺立、数世同堂”等字词。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形态的广玉兰。(多媒体播放视频)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教学流程无可挑剔,但教师在学生说出词语时,就出示了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这样的安排为时过早。如果让学生先交流一下“含羞待放”等词语都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并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小蜜蜂会迫不及待地钻进花苞,学生就会在解读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一来提高了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二来丰富了学生的解读情感。

三、文本想象与媒体演示孰前孰后

师:请大家阅读第二段,画出赞美广玉兰的词语。

生1:这些词语有“洁净、高雅、纯白、青绿、玉琢冰雕、柔韧、弹性”等。

生2:连作者都说不出广玉兰的颜色,由此可见广玉兰真的很美。

师:那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广玉兰吧。

(多媒体呈现广玉兰)

师:白色中透露着青绿,而青绿中又仿佛渗透着白色,真的是太美了。请大家用这种心情再次阅读这一段。

这位教师重视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寻找描写广玉兰特征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广玉兰的美。但是当学生说出有广玉兰特征的词语后,教师就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接解读,这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如果让学生自主想象一下广玉兰的颜色,可以增加他们对广玉兰的情感,使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来阅读。

猜你喜欢
广玉兰青绿直观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风中的广玉兰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墨色清趣 明代青绿山水画
提高广玉兰大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