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陌生化视野下的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5-02-28 23:08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224200吉云兰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3期
关键词:陌生化文本阅读教学

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224200) 吉云兰

关于陌生化视野下的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224200) 吉云兰

陌生化阅读不仅是一个心智活动的过程,更是不同阅读主体通过文本中介与创作主体的对话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文本的召唤下,在和谐的阅读氛围中,保持积极的阅读状态,追求全新的阅读体验,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 陌生化 文本 教师 学生

目前,不少阅读教学课堂,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包装、惰性的思维充斥其中,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阅读教学中的情趣和理趣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去领略。“自己去领略”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学会自主阅读。而决定能力的关键是思维方式。一篇文章,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即便不能说全懂,也至少能似懂非懂,对文本全然没有新鲜感,这是学生独立阅读后呈现的状态。基于这样的现状,我尝试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摸清教学的原点,找准文本言语教学价值,追求简约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我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陌生化阅读不仅是一个心智活动过程,更是不同阅读主体通过文本中介与创作主体的对话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文本的召唤下,在和谐的阅读氛围中,保持积极的阅读状态,追求全新的阅读体验,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对文本保持新鲜感,保持陌生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教师对熟悉的课文读出新意、读出个性,才能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陌生化理论观照下的文本

(一)文本是一种具有陌生化特质的形式

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的陌生化的结果,是“文学性”的具体表现。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的文学性只存在于这种艺术处理过的语言中。在陌生化理论的观照下,文本是一种具有陌生化特质的形式,这种特质表现在很多方面。从本质上来看,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区别于日常语言的难化诗语。语言是用来传达意义的,日常语言以人际交流为目的,文学语言的意义指向要求与日常语言有着显著的差异,是以审美交流为目的的语言,是一种诗性的语言。用雅各布森的话说,文学语言就是“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英国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写道:“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表述形式的地方就在于,它以各种方式使普通语言‘变形’。”这些方式包括比喻、倒装、夸张、象征等。他还说:“在文学技巧的压力下,普通语言被强化、浓缩、扭曲、套叠、颠倒,变得疏远,由于这种疏远的作用,使日常生活突然变得‘陌生’。”

维特根斯坦曾大胆地把艺术定义为“语言的游戏”,这生动地表明了作家殚精竭虑地运用审美修辞技巧、创生永无固定模式的艺术语言。例如,诗人贺知章《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这样如梦如幻般地写出春风细细裁剪出丝丝柳条,更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春风修剪出了美好春天,使得整首诗充满着盎然的生机与活力,体现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由衷的喜悦之情!它带领读者进入美好的春日当中,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创作手法来看,陌生化包括细节的新奇、叙述角度的变化、情节的迂回等,这些都是文本的陌生化特质。什克洛夫斯基曾经说过:“凡是有形象的地方,几乎都存在陌生化手法。”正是文本的这种陌生化特质,使我们运用陌生化理论来分析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了可能性。

(二)文本是一个潜在的开放结构

陌生化理论把文本看成是一个开放的潜在结构,是一个不定型的图式。文本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它昭示读者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艺术作品的新意,是由一种奇妙无比的游戏决定的,这种奇妙的游戏就是陌生化。文本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和再现,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文本中的这些陌生化触点带给读者一种新奇感,打破了阅读主体的思维定式。这些新奇点使文章充满意义,召唤着读者走进文本进行探究,让学生原有的旧知识和新发现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冲突,使他们调动自己的全部审美经验去寻求思维断裂的连接点,并产生强烈的参与补充的欲望。文学作品的创作,就是通过陌生化的形式造成更丰富的形式意味或者更大的心理张力。在陌生化的理论中,文本中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能带给我们惊奇的多变的世界,是一个未定的世界。它向读者敞开着自己,读者有可能也必须参与到文本世界的建构中来。因此,读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发现者、反思者和建构者。文本的意义世界也只有在读者的参与中才逐渐地丰盈起来,多变的世界只有在读者的建构下才实现诸多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文本不是一个具有自决性和自足性的静态存在,而是一个潜在的开放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意义生成结构。在文本意义的建构中,读者可以参与其中,把文本的意义个性化和具体化。

(三)文本是形式与内容的无痕相融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平台和支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材选取的文章提出要求:“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应该“文质兼美”。形式就像人的身体,而内容就像人的灵魂,身体是灵魂的承载,没有身体灵魂便无所归依;灵魂是身体的意义所在,没有灵魂,身体便是一具枯尸。好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浑然天成,就像雪莱说过的,诗人的“语言是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

它一方面强调了文本形式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性在布莱希特看来是通过上述的陌生化的形式所达到的;另一方面它强调了文本内容的永恒性,而这种永恒性也是在陌生化所隐含的开放性、自由生成精神上实现的。因此,在陌生化理论的观照下,文本是一种基于陌生化特质的形式与内容兼美的和谐体,文本的内容被一定的诗的形式塑造和陶铸,而形式也传达着一定的内容,文本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四)文本是感性之经和理性之纬的浑然交织

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以心接物,是用心灵来观照自然、社会、人生,作者通过创造某种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情;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对亲人的眷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则体现对异性的感情……它们无不是人经验着的感性生活。艺术把人的感性生活进行提炼与升华,用美的形式重新建造,从而富有诱人的魅力。但是,任何一个感性形态的作品本身都会容纳一定的理性内容。文本不仅是作者感情的抒发,也是作者理性的独白,是情与理的水乳交融。文本抒发的感情中往往融入了作者对历史、现实和社会的全方位的思考,揭示出生活的丰富内蕴和深刻内涵;创作者的个体体验不是社会生活的直观再现,它超越生活表象,从审美的、文化的、哲学的精神层面烛照自然、社会和人生,欣赏者对文本理解的最高层次,必然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现实世界的终极体悟。

古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简短的问答,平白如水。朱光潜先生认为《寻隐者不遇》“平淡中有至味”,这种“至味”是文学作品的精髓所在。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谊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同时,未见隐者先见画面,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令人产生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联想。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变换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变化。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寻到文章的佳妙,不仅要体味“情趣”,更要理解“情趣”。再看《寻隐者不遇》中的“理趣”。在作者心中,仍然贪恋尘世的人是无法寻到隐士的。隐士浮游于世事之外,寻隐士有行还要有心,若无心,隐者何寻?因此,我们生活、做事必要有心,乐在其中,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二、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的学生

布莱希特要求观众摆脱戏剧产生的幻觉,和戏剧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体会角色,又批判角色。在这里,演员和观众都是主体,具有双重身份。同样,语文阅读主体也是一个双重的身份,既是角色,也是他自己,既是活动者又是批判者,既与角色统一又与角色对立,进入角色的同时跳出角色,把角色当作对象来接受和品评。在进入角色的过程中,接受者在想象中经历着角色的生活,体验着角色的情感;在跳出角色后,接受者又审视着、评判着角色的一切,暗中进行着道德判断、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

(一)“人”是和谐的理性之思和体悟之心的完美结合

一个完整的生命,总是由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共同组成的整体。只有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全面、平衡、和谐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完整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仅具有感性生命,也同样具有理性生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这种双重特性。对阅读需求的研究,不仅要把目光投射到人的丰富的感性领域,还要充分关注主体的理性追求,看到主体多元化的、和谐统一的精神需要。对阅读过程的设计,不仅要使学生凭感官去感知作品,还要通过形象层面透视文本的意蕴和包含的哲理,从作品中寻求有关人生的知识和经验,吸取力量,增强人生的信念,见识自我生命的价值等。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开头的“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就是一处陌生化的表达。作者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一种偏离或反常的方式表达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把普通语言“变形”“变得疏远”,使“熟悉”变得“陌生”,继而引发阅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和欲望:作者为什么不说“我的祖父住在呼兰河这小城里”而要说“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呢?难道这小城里只住着祖父一人吗?显然不是。那作家究竟要表达内心深处怎样独特的审美体验呢?《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等我生下来了,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情,都觉得算不了什么。”可见,在萧红心目中,她的童年,她坎坷一生中,祖父是她唯一的爱与温暖。因此,她要说“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用最纯真无邪的、最率真无忌的语言来表现、放大、珍藏这座童年的乐园、精神的家园。

在教学中,我们可让先学生将这个句子和生活中常见的表达进行比较,读出“我的眼里只有你”;进而还原到原文中“只有祖父疼爱她”,读出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祖父,才有这样一个园子;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园子,才有作者这样的一种童年生活。在这过程中,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从最接近的起点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这里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过程。“陌生化”理论下的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文本言语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

(二)阅读主体具有双重的角色

文本和“人”具有同构性,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具有双重的角色——体验者和批判者。“陌生化”理论认为,接受主体在艺术欣赏中既是体验者,又是评价者。

作为体验者,读者要与文本实现情感和精神的交流,必然要随着文本实现心理对位,中断日常心态,完成角色转换,也就是中断现实意识而代之以审美意识。这时候,读者内心深处暂时解除实用功利之心的束缚,暂时卸下长期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角色面具,进入一种无功利、无束缚、自由自在、澄怀虚静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接受者的注意力专注而集中,直指艺术境界,而不受现实世界的干扰,与作品进行无拘束的心灵交流,把作品中的事件、人物、环境等,当成自身移情所在,悲痛处泪湿青衫,畅怀时笑靥如花。克罗齐说过:“要判断但丁,我们就必须把自己提高到但丁的水平。从经验方面说,我们当然不是但丁,但丁也不是我们;但是在观照和判断那一顷刻,我们的心灵和那位诗人的心灵就必须一致,就在那一顷刻,我们和他就是合而为一。”

作为批判者,读者必须具有一种质疑、反思和创造的意识。阅读教学以学生个体为本,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完整性的建构。这里的完整性涵括了精神主体的建构和实践主体的建构。就精神主体的建构来说,它包括了认知、情感、理解等方面。因此,阅读主体不应该囿于文本的情感,在走进文本的同时,要有积极的自我认识,跳出文本、反观文本,在结合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实现自我反思和建构。读者是一个社会存在的人,他不可能而且永远也不会消逝在虚构的艺术世界中。阅读作为读者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与社会和社会的人接触的一种方式。因此,读者的现实角色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崭露头角,使读者摆脱文本的情感控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角色的距离。读者一旦认识到自身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便能理智参与,从而对文本能动地作出评价。阅读主体的这种批判意识,避免了个人情感与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的完全认同。当读者的情感能够自如地游离于文本之中时,阅读便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阅读主体的体验和作品中的情感即使达到一致,也能在理智的参与中得到规范,主体对作品的注意力,不会拘禁在刺激他情感的个别情境上,主体的视阈会观照到整体的艺术作品的其他方面,使主体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得到自由的挥洒,从而能玩味与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热烈的感情在理智的规范下成为一种理解的动力。

陌生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摆脱程式化的教学束缚,更有利于寻找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精神支点,最大限度地去发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准备好复述他背熟的东西。一个人每一步都会遇到生活安排的考试,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当我看到了少年因艺术形象而激动、颤动时,当他一边倾听作品,一边思索个人命运时,对我来说,这要比他做出的准确回答重要得多。”学生如能这样在思考中学,在学中思考,语文素养必能提高。

陌生化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他们的学习内因,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陌生化理论指导下的教师

陌生化的理念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行为,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义。教师阅读时保持陌生感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召唤性的空框结构,作品意义的生成,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动现实化、具体化;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有待于审美主体以开放的动态结构去完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极力排除“熟悉”的因子,不断寻找陌生感。

(一)教师是文本的批判性阅读者

陌生化阅读的前提需要教师从语文这门艺术出发。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关注语言问题,从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语言”,是指“文学语言”。可“语言是如此透明,以致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美学家鲍桑葵语)。在阅读时,审美主体往往容易丧失自我,沉醉在语言中而“不知归路”。但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不仅仅是感动,而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探究或喜或悲,或俗或雅的语言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确立一种意识,明确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不断提醒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作者虚构的世界,与文本形成恰当的审美距离,以一种审视的眼光看待文本。对文本,既要被其感动,“身在庐山”,又要走出“山”外,“一览众山小”,把自己变成阅读的主人。这时,积极寻找作品“陌生点”的渴求也就强烈地产生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不是一个单向的意义传递过程,而是互相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简单的知识交流,而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思维的启发、智慧的交锋。为了做好引导者,教师必须成为一个批判性读者,驾驭文本,而不是单一地接受文本。教师应该全面地挖掘文本中的陌生化触点,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触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这个过程是教师自我学习、建构文本意义和自我意义的过程。教师只有保证在阅读教学中的能动性,不断地质疑、反思、创造,才能带领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激起学生的反思和自我意义的建构。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没有语文能力或者语文能力不强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好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的……教会学生阅读,教师本人就应该善于阅读,特别善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教师想要将文本世界敞开给学生,就要将文本世界敞开给自己。

(二)教师是陌生化课堂的构建者

1.教学环节的灵活安排。导入、展开、高潮、结束是一次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包含许多具体的环节和步骤:出示课题——简介作者、背景——整体感知——疏通字词——理清脉络——归纳段意——展开细节教学——总结特点等,几乎成为一统天下的程序。这种程序近几年虽广遭批评,但在阅读教学课堂上仍屡见不鲜。它不仅消磨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也钝化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是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教学进程所需环节的安排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的需求灵活取舍,不应固守不变的程序,不应寻求环节的完整。没有多少文化含量的作者简介可以去除;写作背景不一定篇篇都介绍,介绍的时机可在课前,也可在课中甚至是课后;疏通字词可以在预习中或课后练习中解决,也可以分散解决;划分段落要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或结构。其他环节也应视具体情况取舍。这样处理,不仅使教学步骤灵活多变,而且能集中课堂有限的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适度繁难的问题情境中作愉快的精神旅行。

2.教学模式的情境化。阅读教学要避免模式化,就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内容和具体的学生甚至特定的课堂环境选用、改造甚至创生合适的模式,即教学模式要适合、适应具体的情境。我们不能长期机械地使用一种模式,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滥用多种模式。长期使用一种模式,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让学生感到厌倦,从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具体的阅读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课堂情境中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

3.教学思路的多样化。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脉络,是一节课的教学流程。教学思路的设计应该使课堂教学的流程从整体上处于参差错落、起伏波动的状态,使学生在动态的、新颖的课堂情境中领略教学艺术,提高语文素养。

对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可采用块状结构,也可以采用线状结构,还可以采用点状结构。在对具体课文的处理上也应抓住特点,因“课”制宜:或按照课文行文的顺序教学;或者倒嚼甘蔗,从课文的结尾回教至课文的开头;或者选点突破。阅读教学思路的多样化,既能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宏观构想水平,又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智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富有艺术趣味的思维流程中获得审美愉悦,并能迅速地把握学习材料的重难点。

4.教学方式的动态化。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充满个性的教师在面对具体的教学情境时,其教学方式应是灵动的、机智的。同样是朗读法,在基础好的班级可让学生示范读、表演读;而在基础差的班级则主要是教师或录音带的示范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读、竞赛读。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缺乏教学机智的表现,它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

5.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教学手段不仅包括传统的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而且包括现代化的录音、录像、投影、幻灯以及多媒体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给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滥用、强用多媒体而不顾语文学科特点,不利于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试图靠集声音、图像、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打天下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动态地生成板书,巧妙地利用简笔画,精心地制作教具,合理地使用视听和多媒体技术,并因“人”制宜,因“文”制宜,相机采用,会增强教学手段的新奇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教学的陌生化,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促使教师参与语文课程的建构,这样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陌生化理论下,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反思自我。因此,教师不再是一个控制者,在课堂上主宰着一切,而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调动学生参与并思考的积极性,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建构,欣喜地走进文本,惊奇地发现问题,冷静地跳出文本。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同教师和文本的过程,更是一个超越的过程,是一个生命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一个重构的过程。文本中存在的陌生化特质使学生内心产生一些矛盾和困惑,正是这些困惑和矛盾促使学生去思考、去追问,在阅读中解开矛盾,澄清困惑,发展自我。

(四)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反思者

布莱希特在陌生化理论中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反思的精神,这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他认为世界不再是整体的、不变的,而是存在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有极大的自由去构筑多彩的世界和丰富的自我。布莱希特也正以陌生化理论的提出、发展和成熟向我们表明了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的道理。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就是说,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断反思成长的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师应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科书等有一定的怀疑,并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应该保持一种警觉和改进的状态。在语文阅读中,存在着诸多的惯例行为,教师习惯于把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习惯于照搬教参,习惯于同一种教学模式。因为教材的相对稳定性,有的教师教学多年,教案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这些都是缺乏反思精神的表现。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他们也习惯于自然地接受人们普遍接受的对问题的看法,缺乏主动性和反思意识。因此,教师必须做反思的先行者,做一个反思性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和养成学生的反思意识,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职业。阅读教学课堂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舞台。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地成为一个反思性实践者,才能在阅读教学的舞台上赢得热烈的掌声。

总之,陌生化阅读正是在文本的陌生意义的召唤下,在教师陌生化阅读理念的引导下,以人为本,唤回学生对事物最原始的探究本能。这正是课改的根本追求,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希望陌生化阅读这盏长明灯永远照亮美丽而曲折的阅读教学之路,让我们在理性光辉的照耀下,进行大胆有力的教学革新,在追求高效的阅读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责编 韦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10-005

猜你喜欢
陌生化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