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五和小学 彭艳宇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深圳市龙岗区五和小学彭艳宇
小学美术学科的教育是体现创造力培养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话题。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既是当下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值得教师们去研究的教学难点。文章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美术教学研究难点创造力培养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造就批判性思维的头脑,敢于验证问题的头脑,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头脑。当人类逐渐步人知识经济、网络社会、新技术和信息不断涌现的时代,创造力作为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已为大家所共识。小学美术学科的教育毋容置疑是体现创造力培养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话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是所有美术教师都关心的问题。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既是当下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值得教师们去研究的教学难点。
创造力是指不甘守旧,不断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在小学美术活动中,学生绘画过程中的创造力可表现在每个年龄阶段不同的层次。
1.涂鸦期(1.5岁~3岁)。“涂鸦期”的儿童画虽不能画出具体形象,但已有明显表达的意图,表现儿童希望凭借绘画与别人交流思想的意图。
2.象征期或表象符号期(3岁~5岁)。“象征期”的儿童画最主要的特点是简化,缺乏细节的描绘。他们用一些象征符号(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表现对象的特征。随着儿童认识的提高,画中的细节也逐渐增多,形象也逐渐复杂。
3.主观感觉表现期(5岁~9岁)。“主观感觉表现期”的儿童思维中的形象性仍占主要地位,但他们在知觉现实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及主观感受。
4.视觉写实期(9岁~13岁)。“视觉写实期”的儿童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同时,随着思维逻辑性的发展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对要求绘画形象的逼真性、对形象的大小比例等有了有意识的注意。
小学美术创造力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
1.美术知识与技能。在美术创作中,主要是已经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审美经验及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技能、经验的策略和方法。
2.创造性思维。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记忆表象;表象的运作就是想象和思维。美术创作需要运用丰富的表象进行构思、构图、调整和完善等思考。
3.创造人格。即发现的意识、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或创造的精神等。
以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造力构成要素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这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侧重,但不可分割;有层次,但没有先后。在技能学习中也有创造性的成分,在创造中也有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意志的培养。当教师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对教学对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许多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会显得自然且有独创性。
分层教学在美术中的应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以独特的学习方式,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因此,我们应实施主体性教育,分析学生的实际,适当运用教育方法,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创设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每个孩子都有着天生的角色扮演欲望,一旦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某个角色当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孩子小组合作学习,会更加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有效的激励评价办法。我们知道学生的绘画能力有所差异,尤其是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差异有所不同。为此,我在教学中通常运用这些方法:(1)在课堂上展示不同层次学生的作品,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好的发展,提高其绘画能力;(2)选择不同层次学生的作品自我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请全班一起讨论;(4)教师鼓励性评价。
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每个教师自己必须在美术和教学两方面都更有创造力。为此,要注重如下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一是形成优秀的创造型人才个性和强大的创造动机。其中的关键要素是:教师要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强烈的好奇心、喜迎变化的性格、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进行创造的价值追求,并能经常自觉地将这些品质转化为直接的创造动机。
其二是掌握相关的专业素养知识。即一般美术创作构思、构图、造型和表现等技能技巧,并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创作思想和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初步接触不同的艺术流派及形式进行有目的的创作。
其三是自主创造条件和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条件。教师要致力于创造丰富而新颖的学校课程、教学形式、学校文化、学生管理机制等,并积极参与教师自身成长的学习和教研活动,致力自己的成长,让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