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尔王》对伊丽莎白一世家族史的影射

2015-02-28 22:51张文明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李尔王莉娅家族史

张文明



谈《李尔王》对伊丽莎白一世家族史的影射

张文明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着力研究《李尔王》这个戏剧文本和伊丽莎白女王的家族史之间的关系,而这里的女王家族史可看成一个社会文本,是由不同出处的相关信息拼凑而成的。通过对比分析这两个文本在氛围、内容、人物、结局等方面的巨大相似性,这样一种假设似乎可以成立——即莎士比亚以《李尔王》托物言志,表面是在讲述一段遥远的故事,实者是在叙述一段自己身边刚刚发生的历史。

《李尔王》;戏剧文本;历史文本;假说

一、关于《李尔王》的疑问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问世之前,李尔王的故事流传很久,有很多版本,在以往的作品诸如霍林斯赫德、斯宾塞、希金斯的版本中,其结局都是李尔王和考狄利亚幸存下来,李尔王恢复王位直至自然老去,随后考狄利亚继承王位,后来却被侄子推翻,自杀于狱中[1]。

而在其作者无法考证的《李尔》中,故事以一种完美的诗化般的正义结尾,好人得到了应有的奖赏,这种安排得到了托尔斯泰的极力推崇[2]。综合这些曾经对莎士比亚有影响的作品,《李尔》的作用最不容忽视,因为该戏剧在1594年就已经被搬上舞台,直至当莎翁版的《李尔王》上演还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可见它正如格雷格所言对莎士比亚的创作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后来内厄姆·塔特与1681年改编了《李尔王》,将李尔王的双双殒命写成了李尔王继续统治、考迪莉娅嫁给了埃德加,这一改编显然更加迎合大众的口味,使得这一版本在英国直到1838年都经久不衰,而在这150年间莎士比亚的原作品鲜有人将其搬上舞台。连塞缪尔·约翰逊都说莎士比亚的作品把考迪莉娅写死了太过于残忍[3]。体现不了戏剧所担负的弘扬正义,教化民众的作用[4]。

既然作品的结局根本不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更不符合剧本要所追求的商业利益的宗旨,那为什么莎士比亚还要执意这样写呢。根据学术界所公认的说法,《李尔王》四开本是在1608年莎士比亚生前出版的,而创作时间应该是在1604~1606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与伊丽莎白去世的时间1603年十分接近。如果能分析出其中的故事和情节与当时的皇室历史场景比较接近,那么一向对写历史剧感兴趣的莎士比亚会不会在这里借助《李尔王》来隐射伊丽莎白的家族和生平?

二、《李尔王》和女王家族史相关性的文本考证

这里的戏剧文本将选取比较权威的由丹佛·威尔逊教授担任主编的作为剑桥系列丛书之一的《李尔王》,而女王的家族史是在综合了众多的都铎王朝历史文献以及相关的人物传记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主要由亨利八世的生平、伊丽莎白生平、玛丽女王的生平等构成。总体而言,《李尔王》从内容、人物到气氛的营造和结局的设定无不和伊丽莎白逝世前后的场景和氛围是契合的。

从气氛来说,剧本至始至终都危机四伏、隐患丛生、矛盾重重,散发着一种王朝没落、风雨飘摇、压抑愁闷、无所依靠、前景惨淡的意味,充斥着暴风骤雨、荒草丛生等暗示国家行将就木的意象,正如剧中人物肯特所言,普天下的一切都是颠倒的。而反观现实,在伊丽莎白统治晚期,国际局势骤然紧张,一方面西班牙舰队卷土重来,可由于英国财政紧张、指挥不力,反制措施并不是很得力;另一方面,位于英国侧翼的爱尔兰爆发了起义,反叛者准备和西班牙联手共同抗击英国,而由艾塞克斯伯爵率领的英军精锐却在爱尔兰吃了败仗。而此时国内形势也日益严峻:首先连年征战促使经济危机加剧、财政吃紧,紧接着随着女王日渐老去,饱受压制的天主教徒也蠢蠢欲动,宗教问题变得十分尖锐,此外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由于女王终身未婚,整个王朝已经后继无人、社稷将倾,因而国中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内战一触即发。过去习惯女王统治下安定祥和生活的人们无不忧虑国家何去何从。

从内容来说,对《李尔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李尔王和他的女儿们》[5]简称《李尔》的标题就是对李尔王故事的最好的概括。《李尔王》归根结底讲述的还是皇室成员之间的故事,而臣子、法王等人物都只是配角,他们围绕着李尔王和他的女儿们组成的核心在转,在剧中只是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难怪视李尔王的生死为自己存在依据的肯特在剧末似乎感受到了死去的李尔王的召唤,也即将随他而去[6]。反过来,伊丽莎白女王的家族史同样也是在父皇和子女间展开的,她们在性情古怪、杀伐无度、不择手段的父亲面前整日如履薄冰,一心追求子嗣的父亲对她们自然不喜欢,被剥夺继承权的她们也只能整日郁郁寡欢。这里通过对比剧本和历史可以看出不管是李尔王的家族还是伊丽莎白的家族,其间的家庭关系都不是和谐的,父女之间充满着芥蒂、矛盾重重。

从人物以及人物关系来看, 李尔王和亨利八世、考迪莉娅和伊丽莎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一)李尔王和亨利八世的相似性

1.一子难求:《李尔王》的开局是李尔王和自己的女儿们,他没有子嗣,无法传承自己的王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王国走向衰败,我们可以想象孤傲清高、刚愎自用的李尔肯定是在经历过数次的废后立后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这无子的残酷的现实。对比亨利八世的人生轨迹,他前前后后娶了六任妻子直到自己晚年的时候才有了子嗣,可见就家族前景来看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应该是亨利八世的一个翻版。

2.残暴多疑:关于李尔王的妻子,剧本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的空间了。文中只有一次提到了她,那是在李尔王和自己的女儿里根争论的时候,李尔说:“如果你不高兴的话,我就要跟你已故的母亲离婚,把她的坟墓当作一座淫妇的丘陇‘sepulchring an adulterer’。”[7]可见李尔王在不悦的情况下会做出些惊世骇俗的事情,将自己的妻子无端的指责为水性杨花的通奸的女子。这完全印证了亨利八世借助谣传对于自己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与五个男性通奸的指控,尽管她不承认,即便证据也不充分,但安妮还是在与她接触的其他人被屈打成招的情况下被判了死刑[8]。可见在暴虐的皇帝面前,女眷们都是被边缘化的,都是完全失声的。

(二)伊丽莎白女王和考迪莉娅的相似性

1.母亲的缺失:剧本至始至终考迪莉娅的母亲几乎就是不在场的,甚至缺席所有的话语,而女王的母亲在她还不到三岁的时候就以通奸罪被亨利八世给处死了[9],可以说伊丽莎白对母亲的记忆同样也是空白的。

2.就两者的婚姻而言,在书中考迪莉娅面临两个追求者,一个是勃艮地公爵,一个是法国国王,对于这两个候选人,她显然没有选择的自由,父亲的态度决定一切,在文章当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她能够掌控自己婚姻的权利,但我们可以设想作为一个待嫁的女孩,她肯定有自己较为心仪的对象。而在现实中伊丽莎白女王曾经有无数的追求者,巧合的是她所钟情的安琼公爵也是来自法国的王位继承人,要不是贵族和清教民众的层层阻挠,若全凭女王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婚姻也就成了[10]。由此可见当婚姻上升到国家高度,当个人的利益提升到国家利益的时候,她们都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爱情。

3.就继承权来说,开篇考迪莉娅因为在李尔王安排的“爱的测试”中失败被残酷的剥夺了一切,“让实话做你的嫁妆吧——让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分了所有的土地吧……”[6],在父亲的愤怒当中,考迪莉娅失去了一切。相似的经历同样发生在伊丽莎白女王身上,在母亲被父亲诬陷处死之后,她也被夺去了继承权,直到若干年后她才被恢复了继承权[11]。

(三)人物关系的相似性

在《李尔王》当中,高纳里尔和里根形成联盟,与小妹考迪莉娅是水火不相容,但即便是看似要好的两姐姐却又是貌合神离,为了自身利益, 恨不得除去对方而后快。在亨利八世的子女当中,玛丽和伊丽莎白的关系就是很微妙的,在简·格蕾公主被病重的爱德华六世立下的遗嘱送上王位的时候[12],她们姐妹二人联手废掉了只做了八天君主的女王简,可就在玛丽当了女王的当年,伊丽莎白就被其认定为“叛国罪”的嫌疑人而囚禁在伦敦塔当中,在经历了层层严苛的盘问之后,虽保住了性命,但却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失去了自由[11]。综合书和历史,可以看出《李尔王》这部作品非常巧妙地印证了亨利八世皇室家族中的姐妹关系。

(四)从结局的设定来看,考迪莉娅家族的结局和伊丽莎白家族的结局是一致的

1.有关李尔王的前期作品的故事结局

在莎士比亚之前,关于李尔王的结局主要有如下两种。其中之一是莎士比亚沿袭史学家霍林斯赫德笔下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中关于李尔王家族的故事结局,那就是李尔王死后,考迪莉娅继续执政,最后被他的外甥给害死了。另外一种是作者姓名不详但极具影响力的《李尔》中的故事结局,即一切皆大欢喜,李尔王统治国家直至终老,女王继续统治。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作品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悲剧。

2.莎士比亚对于结局的设定

和以往作品不同的是,莎士比亚对于结局的安排要悲怆的多,剧末主要人物几乎悉数殆尽,考迪莉娅被绞死了,两个姐姐互相争斗相继死去,李尔王悲痛欲绝之下很快也死去了,肯特也追随主人而去,只有埃德加和奥尔巴尼两个人幸存下来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家。

3.结局和历史的契合

恰恰就是莎士比亚的这种改编,使得作品和以往相关作品相比更加的贴近伊丽莎白女王的家族史。在《李尔王》临近结尾处一直在风雨中飘摇的李尔王家族彻底覆灭了,奥尔巴尼急不可耐的翻过旧的一页,继承了王位,甚至连给老国王准备葬礼的事情都忘记了;在英国历史上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的逝世同样标志着都铎王朝永远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和斯图亚特王朝的正式登台,如同李尔王女儿们一样,伊丽莎白女王、玛丽女王以及她们的早逝的弟弟爱德华六世都没有留下子女,一个叱咤一时的家族在人们的惋惜中灰飞烟灭了。

三、《李尔王》对于伊丽莎白家族影射的可能性的初步推断

尽管对于当代读者来说, 《李尔王》是个杰出的作品,而在莎士比亚那个时候,他所选取的是一个在当时已被很多同时代作家涉足的题材,根本就没有多少新意可言,又加上结局设定过于悲伤,有点超出了观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在票房上甚至都无法和匿名的《李尔》相比,对于一个剧作家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失败。可莎士比亚当时为什么这样做?如下是笔者所做的推论。

(一)莎士比亚迫切想写一些取材于自己身边的戏剧

一个作家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标志应该是从模仿、借鉴到自己去创造,莎士比亚一定也不例外,他于1566年出生在伊丽莎白时代,见识到英国走向强盛并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关于这个伟大且具有传奇色彩的女王他有太多的东西可写,而且1603年女王死后正是给都铎王朝盖棺定论的最佳时机。

(二)不能够明说,有前车之鉴

尽管前朝已经覆灭,前朝的历史如果书写不当也会被当政者认为是隐射自身。比如:在伊丽莎白时期,女王的身份和统治的合法性一直饱受质疑,并最终引发了骚乱,反叛者埃塞克斯伯爵视剧院为自己的宣传阵地,通过上演关于理查德二世这部剧来唤起民众对于女王的不满,结果以叛国罪被处死,其编剧约翰海沃德也被判了终身监禁[13]。由此英国当局也建立了严格的剧本审查制度,凡是亵渎女王的都将以叛国罪论处。同样处改朝换代的敏感时刻,对前朝的褒奖或批判都有可能招致杀生之祸。

(三)不愿违心说,于是托物言志,影射历史

聚焦莎士比亚1600年以后的的创作生涯,官方认可的历史剧只有创作于1613年的 《亨利八世》,可其内容都是节选王室好的一面,比如皇帝的开明、皇后的仁慈,而宫廷里的腥风血雨都被一扫而光。这样的戏剧虽说能够让作家独善其身,本身却淡而无味,很难让人推崇。就算这是给亨利八世立了传,但统治了英国达45年之久的伊丽莎白女王却反常的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没有留下任何的只言片语。难道莎士比亚是在故意遗忘这段历史吗?其实不然,他很可能早已洞悉李尔王的故事与女王家族史巨大的相似性,借助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来托物言志,能够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愫。同时他也可以以此来规避风险,毕竟女王的继承者詹姆斯一世的母亲苏格兰的玛丽就是被女王处死的,可见,莎士比亚处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会将自己想要说而又不敢说的一段历史由一个稍加改编的老故事来代言,只不过时过境迁当代的人很难完整的还原事情的真相罢了。

综上所述,曾经无数次在自己的作品中细腻、敏感、入微地刻画自己剧中人物并营造各种情境的莎士比亚无疑是感性的,他的作品创作深深地被历史氛围所浸染,在经历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繁华、荣耀之后,眼见兴盛一时的都铎王朝即将轰然倒塌,想到即将去面对一个宗教、文化背景与女王截然不同的君主引领的将来,莎士比亚此时定是惆怅万分、忧国忧民、思绪万千,其作品也开始由以前的轻松、诙谐向沉重、忧郁、迷茫、颓废过渡。而原本被莎士比亚视为历史剧的《李尔王》更是将这历史的厚重和悲剧的沉重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荡气回肠、发人深思的效果。不仅如此,作品中的诸多元素和历史文本的巨大相似性也在昭示着作品对伊丽莎白女王家族史的巨大隐射。单就作者而论,此时的莎士比亚已经从青涩走向了成熟,定不会将自己的作品仅仅局限于模仿前人的作品之上,所以《李尔王》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悲剧,其对当时历史的影射大致还原了一段勾心斗角、腥风血雨的王室历史,期间深意值得我们深思。

[1]Dover Wilson, John. King Lear The Cambridge Dover Wilson Shakespeare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Kahan, Jeffery, ed. King Lear: New Critical Essays [M].UK: Routledge, 2008.

[3]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History_of_King_Lear

[4]L. Halio, Jay ed. The Tragedy of king Lear [M].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5]http://www.shakespeare-online.com/plays/kinglear/kingleir.html

[6]Shakespeare, William. King Lear [M].USA: ICON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2005.

[7]Shakespeare, William. King Lear USA: Penguin Group, 1963.

[8]Starkey, Davis. Six Wives Queens of Henry VIII [M].New York: Harper Collins, 2003.

[9]Doran, Susan. Monarchy and Matrimony The Courtships of Elizabeth [M].London; Routledge, 1996.

[10]A. Wagner, John ed. Voices of Shakespeare’s England [M]. USA: ABC-CLIO, LLC, 2010

[11]Bell, Ilona. Elizabeth I The Voice of a Monarch [M]. US: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12]Ives, Eric. Lady Jane Grey: A Tudor Mystery [M].UK: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9.

[13]http://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II_(play).

2014-12-08

张文明((1981-),男,硕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I106.3

A

1672-4658(2015)01-0132-03

猜你喜欢
李尔王莉娅家族史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饲养员手记
动物园里趣事多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