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宽进严管”政策的探究

2015-02-28 22:51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政策政府发展

张 婉



关于“宽进严管”政策的探究

张 婉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行政减权力,市场增活力”。现阶段,政府权力的运行与市场经济发展仍有落差,特别是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对大、中、小企业行政审批的事前监管的严格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由工商登记事前审批严格、事后疏于管理而引发的问题,致使政府与市场二者关系的良性发展受阻。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高效、政府有为,“宽进严管”政策导向应运而生。从而,分析、探究 “严进宽管”与“宽进严管”政策产生背景,对比二者差异,指出政府监管转型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工商登记;“严进宽管”政策;“宽进严管”政策;政府监管

审批制度的繁琐、市场准入的困难,是目前我国市场主体面临的一大难题。市场准入门槛的苛刻设立已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阻力,特别是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的发展。鉴于此,我国进行的工商制度改革——由“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的政策转变——势在必行。从事前审批到事后监管,应该作为我国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努力的方向,也是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从两项政策产生背景、政策异同及政府监管转型的必要性三方面展开论述。

一、“严进宽管”与“宽进严管”政策产生背景

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出台,都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动因,由此才更能突显出我国政府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正确把握与应对。因此,分析和探究“严进宽管”与“宽进严管”政策产生的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政府决策的动因及行为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严进宽管”政策产生的背景

我国工商登记实行的“严进宽管”政策始于计划经济时代。历史上,“严进宽管”政策导向在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公平公正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商部门的不断规范、严格监管与严格执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此登记制度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大量的审批事项、企业经营事项的调整和变化都要经审批部门的批准和备案,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被无形提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创业需求[1]。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工商登记的事前审批就没有优点了呢?

事实上,工商登记的事前审批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控制与减少了市场风险,不仅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也能够证明企业存在的合法性。进一步而言,之所以我们延续了事前的严格审批制度,与市场资源的稀缺性与有限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我国的市场资源是有限的,对有限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是必要的,只有严格控制事前的审批程序,才能更好的使得资源永续利用;另一方面,完全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不仅会导致不良商家对资源的疯狂掠夺,也会造成资源的多度浪费,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此外,工商管理部门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可以降低某些潜在危险的法人或组织对社会或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造成的损失,一如医疗药品的生产等。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了市场主体价值取向之一,部门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企业正当利益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只有通过审批制度的严格限制,才能及早与预防问题的发生与恶化,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也就是说,“严进宽管”政策是特殊时代发展需求下的产物,从建国至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一个国情下,我国政府必须要“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结合、相促进,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相互补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今时代的发展的需求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因此,任何一项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的革新与发展,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

(二)“宽进严管”政策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项政策从构思到公布都需要经历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飞跃过程,“宽进严管”政策也不例外。在理论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推进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改革,推进配套监管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宽进严管”政策是立足现阶段我国特有的国情,遵循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总结国内外经验而成,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位的,是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一项政策能否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更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考证,并非所有的治国方案都能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只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宽进严管”政策从试行到逐步推广,已有十年之久。期间,我国政府积极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市场监管的成功做法,着力解决我国现行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方面的突出问题,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准入体系,加快建设“宽进严管”式的新型工商登记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这一政策在推进实施期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第一,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调动了群众投资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二,改善了政府形象,顺利推进全能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第三,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划清职能范围以及权责关系;第四,加强了市场监管体系和信用机制建设,优化市场和行政环境。由此得知,此项政策并非脱离实际而单独存在,相反,“宽进严管”政策的得出正是经过实践的考证,并正确的指导了实践活动,利弊权衡后得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式理念。

二、“严进宽管”政策和“宽进严管”政策对比

在上文的背景阐述中,不难发现,从某种角度而言,“严进宽管”政策与“宽进严管”政策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政策融合

二者的相同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政策立足点相同。两项政策立足于始终围绕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而展开,即始终以围绕政府调节市场,市场保障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为基准,保障全社会人民利益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社会文明成果的共享与社会共同繁荣。其次,政策目标的相同。“严进宽管”政策与“宽进严管”政策,定位两项政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最终想要实现的政策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的政策目标都是要对企业的负面效应“防患于未然”,有效实现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保障市场发展的稳定性和公平性。最后,政策影响的相同。“严进宽管”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计划经济时期,在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水平落后和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这一政策有利于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的发展作用巨大。“宽进严管”政策是“严进宽管”政策的革新与继承,二者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都对特定时期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

(二)政策差异

“严进宽管”政策与“宽进严管”政策从产生的时代背景、管理模式、利弊来看,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体现为:第一,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后者产生于社会的全面转型期;第二,政策影响下的管理模式不同,“严进宽管”政策的着重点主要强调工商部门严格的事前审批,通过设立市场准入条件和划定审批权限来实现对市场的管理。“宽进严管”政策导向下的管理模式与前者有所不同,这一政策影响下的管理重心后置,由事前严格审批过度为事中、事后严格监督和管理,下放和取消了事前行政审批权限,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宋胜洲认为,“企业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比事前的能力风险行为存在的范围和程度更广,其性质和危害也更加恶劣,所以,事后监管重于事前监管的‘宽进严管’模式是更为有效的政府监管模式”;第三,“严进宽管”政策与“宽进严管”政策的利弊不同。“严进宽管”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其作用显著,但立足于现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一政策使得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权责不分、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此外,市场准入困难、审批程序的繁琐极大限制了中小企业、个人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苛刻的体制门槛已然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但现存的问题和弊端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反,“宽进严管”政策正是去弊逐利的结果,不仅下放和取消了审批程序,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带动和激发了市场的有生活力,更有利于我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真正实现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力的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关系。

综述,每一项政策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不仅要看到其积极的影响,更要充分考虑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只有利弊结合考虑一项政策的效用,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解读政策的意图,实现政策正能量的迅速传递。

三、政府对市场监管转型的必要性

“严进宽管”政策向“宽进严管”政策改变,其实质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真正实现全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是要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准确界定各自边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2]。然而,现行制度由于涉及大量的审批事项,企业经营事项的调整需要经过审批部门的批准,不仅使得很多部门权责不分、业务交叉重叠、相互推诿现象严重,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经济的协调服务与监督职能,致使政府与市场矛盾突出显著,以上是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首要原因,具体原因还有:首先,市场主体复杂多样、登记内容广泛多元;其次,以营业执照作为载体的证明书并不足以有效规范企业主经营行为;再次,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的限制阻碍了中小企业发展与个人创业需求;最后,事前审批繁琐、事中、事后疏于管理等。

我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不断地向“宽进严管”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除以上原因之外,还对我国政府权力的转型、行政腐败的治理、就业压力的缓解、社会秩序的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加快我国全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建设已进入“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新时期,政府的相关体制改革应适应社会结构多样化及群体利益诉求复杂化的现实。“宽进严管”式的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围绕经济增长的要求进行,同时,也对政府行政体制的革新提出了要求,特别是推动行政主体由全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着眼于更好地提高行政效能,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并通过不断提升的“服务型”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此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其次,有利于消减和根除公共部门的行政权力腐败。“宽进严管”政策相对于“严进宽管”政策而言,二者有着本质区别。就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状况来看,市场已不再是政府全局协调控制的市场,而是大众的市场,“严进宽管”政策使得市场成了少数人的盛宴,使得政府的功能只限于筛选;此外,这一政策容易诱发设置人为障碍,甚至造成经济学上的“寻租”现象,从而导致以权谋利、谋私,产生腐败[2]。而“宽进严出”政策不仅放宽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也能够保证优胜劣汰机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最终保证公平性,这一政策不但有助于打消那些想通过“各种关系”混入市场的无良资本家,也有效制约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腐败行为。

再次,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激发创业热情。2014年4月30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为历年最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今年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改革创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3]。然而,创业艰难百战多,市场准入门槛高、行政审批程序繁琐,一直是创业者的难题[4]。之前的“严进宽管”政策不仅没有缓解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而由于严格的登记审批程序,让创业活力遭遇体制性的冷视。“宽进严管”政策不仅避免了陷入“有制度当挡箭牌”的困境,也使我国的创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最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民生的改善。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必然是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民生的改善也并非公民个人生活条件的提高,而是整个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因此,构建统一的、合理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是实现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关键所在。“宽进严管”政策推动政府管理方式由全能操控向全民服务转变,切实将“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以此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经济的发展。这一政策为建立科学高效、便民服务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体系以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更加带动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民生的进一步改善。

“严进宽管”政策逐渐向“宽进严管”政策的转型,并非适应市场发展的所有对象,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从“严进宽管”政策与“宽进严管”政策背景的产生到异同分析,不难得出,任何一项政策都是特定时期下的产物,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带动了特殊时期下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相应的政策效果。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全能政府已不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成为了主流的发展趋势。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现阶段我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下的“宽进严管”政策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

[1]刘逸斐,尹怡波.商事登记制度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J].发展,2013,(12):90.

[2]宁阳.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N].光明日报,2014-07.

[3]宋岩.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和优化结构有关工作确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依法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DB/OL].2014,4.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4/30/content_2669702.htm.

[4]王伟健,沈小根.宽进严管激荡发展活力[N].人民日报,2014-03-10(09).

2014-12-23

张 婉(1991-),女,河北邢台市人,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学.

F406.17

A

1672-4658(2015)01-0061-03

猜你喜欢
政策政府发展
政策
政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助企政策
政策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