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勋,杨慧芳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动力
王建勋,杨慧芳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动力是指推动一个社会发展、变化的作用力,以及这一作用力产生、传递的方式。社会和民生发展都需要动力,“需求与满足”的矛盾是特色民生建设的原动力,生产力发展是特色民生建设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是特色民生建设的强大动力。
民生建设;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人民为实现富裕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以人民为主体、以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为核心、以实现人民的愿望为出发点、以人民的富裕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与时俱进的客观物质活动。动力原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一般是指一个社会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作用力, 以及这一作用力产生、传递并发生作用的方式。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简称特色民生建设)实践而言,“需求与满足”的矛盾是特色民生建设的原动力,生产力发展是特色民生建设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是特色民生建设的强大动力。
(一)人自身是一个“需求与满足”的矛盾统一体
人的自身是一个需求与满足的矛盾统一体。当一种需求满足后,新的需求也便产生了,这种不断产生的新的需求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但其指向却是无限的,由此构成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一个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更多新的需要”[1],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本性出发,从人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第一需要作为逻辑起点,来阐释人类其实就是在不断地产生需要,从而在需要的驱动下去创造满足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循环中创造出人类历史的。任何一个社会或社会发展阶段上,需要与满足这对矛盾是始终存在的。需求的不断被满足表现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于是人类不断地向前迈进,人类的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正如胡锦涛2003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讲话所指出:“必须看到,我们的事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在发展。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2]
人自身作为物质生命的存在具有物质需求的有限性,包括肉体存在的有限性和物质需求受到外部世界的物质条件的制约的有限性,这使得人类不能超出正常的生命存在所要求的限度。但是人类与其他生命的不同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类虽然必须首先吃饭穿衣,却不是只满足于吃饭穿衣,还要进一步追求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且人类追求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像马克思曾论述的一样,“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己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引起新的需要。”[1]意即人类要不断的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新的需求诞生于满足的结果,因此,需求和满足总是相对的。正是有了人的客观需求,各种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内容才不断的丰富起来,因为人的需求的不断再生和无限递增,才导致了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
(二)消费需求升级与结构变化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因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谈到需要这个范畴时指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中需求首先指的是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人们最直接、最主要、最基本的需求。在人类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消费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消费标示着整个生产过程的完成,同时又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消费通过需求的导向,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此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改革开放,使市场经济的建立成为可能。但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且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数量差,因此需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致使有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单一质量差,成本高使用价值小,个别地方重复建设盲目扩张,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几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放大,目前的生产规模与商品总量似乎超过了总需求,市场表现出一定的需求疲软,但这是个假象。供给与需求目前出现的结构性失衡的真正原因,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需求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基本生活消费基础上,民生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对改善居住条件、交通工具现代化、满足各种生活服务等复杂性商品的消费已成为需求与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从大量的普及性商品消费转而注重选择品质和追求时尚的个性化消费。随着未来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升,消费最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3]
(三)“需求与满足”的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需求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矛盾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之一,它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原因时,需求与社会生产的矛盾才构成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需要是人们活动的原动力,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很显然,就人的本质而言,需求与满足的矛盾将贯穿每个个体的一生,进而这一矛盾必然也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要解决这一矛盾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对需求的压制,二是通过生产创造满足需求的条件。既然需求是人之生存本性,因此抑制需求当然不可取,所以创造条件满足需求是唯一的正确解决途径。所谓创造条件,就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来实现需求的满足。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上的需要的手段 。”[4]以此看来,生产劳动的目的在于制造各种使用价值用以满足人的需求条件,而这种表现在各种商品中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和质量,则直接决定着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需求与满足需求的矛盾,实际上就转化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整个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5]
(一)生产力发展为改善民生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
生产力就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通过生产实践使自然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器。改善民生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革命性因素,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必然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体制改革,已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动力。市场经济把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大国。改革开放36年的中国发展经验表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又为扩大需求、发展生产力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生产力发展使劳动者得以空前解放和发展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作为生产力中主体因素的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体力,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智力。生产力发展将人们日益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解放出来,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脱离直接物质生产领域,投入到其他劳动活动过程。这意味着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日渐不单单直接依赖物质生产,正逐渐转移到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自身的发展等方面。
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日益减少,自由时间相对增长,现代社会人类劳动时间总体下降趋势就是明证。随着劳动时间的减少,自由时间相对延长,为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提供可能。今天就业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一般是指专职的、固定的工作,今天则包括兼职工作、临时工作和比例越来越大的自营职业。这一变化说明,人已经不再从属于一种单一的劳动形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个人可以在任何一个劳动部门与劳动岗位进行活动。就业性质的变化同时也表征着可支配的自由时间的增加,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的自由程度的提升。这表明民生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科技进步推动着民生水平与质量不断跃升
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并对生产力诸要素起到强化作用,从而使生产力水平不断跃升,为满足需求改善民生提供保证。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更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当代对生产力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根据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海春的统计: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技进步速度年均5%左右,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47.21%,即我国经济增长的47.21%是由科技进步带来的[6]。
首先,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精神塑造功能。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第一因素,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人们通过提供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方式,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生产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肌体延长。生产工具是把劳动者和劳动对象联结起来中介,是不可或缺的现实生产力基础。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人类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一不伴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工具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物化工艺化的结果。
再次,科技进步集中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世界的结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标志。自然科学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又直接以精神力量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自然科学为实现人与自然从对立到同一提供了可能。20世纪以来,由于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相继建立,开辟了以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兴工业体系,出现了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人们一般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正在冲击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使社会生产制度、劳动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内在统一,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7]。作为包涵改革开放在内的特色民生建设,既是人民的事业也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改革开放正发挥着其强大动力作用。
(一)冲破常规生活局限性离不开改革开放
从根本上说,改革开放是我国人民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生活使然。改革开放决不是一般意义的变化和改动,而是对现有的生活局限的打破,是社会体制机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就是要变革一切阻碍中国走向文明进程的体制机制。改革又是和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需要开放,开放也是改革。通过开放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尽收眼底,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的思想得了极大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地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我国不可能在过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改革任务,目前的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没有终点,改革永远在路上。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二)提升生活质量与层次离不开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关注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探索。其实质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善民生,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改革开放30 多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间。然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通过以改善民生为突破口,实现了在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建设强大国家的重大进展,使数以亿计的人群脱离了贫困,走向了富裕,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 年来, 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 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 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三)建立民生发展新体制离不开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是我国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仅就民生方面而言,虽然人民生活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达到了总体小康、正向全面小康迈进,然而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仍欠公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服务等体系仍不完善,环境污染仍比较严重,这些涉及人民关心的基本生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要清除这些体制机制阻碍,仍然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中积累的问题,只能靠改革开放来解决,这是从发展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只有继续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才能破除阻碍民生改善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民 生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使民生得到更好更快的改善。正如胡锦涛2012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8]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特色民生建设的动力,无论是“需求与满足”矛盾这个原动力,还是生产力发展提供的基本动力和改革开放给予的强大动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原点,即立足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人们新的生活需求。正是人们有了新的生活需求,才引发了满足需求的一系列活动,才引发了改革开放,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正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人民生活的新提高和在此基础上的新的生活需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真正动力,就在于民生不断改善的自身即民生自身矛盾的运动,它是人民为追求幸福生活而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30,55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04.
[3]胡锦涛.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A].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8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60.286.
[5]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A].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12.
[6]周海春.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科技投资,2008,(7):30-31.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98-799.
[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7-24.
2014-12-26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BKS042
王建勋(1957-),男,河北晋州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院长,教授,河北省当代中国民生与社会建设研究基地顾问,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G699
A
1672-4658(2015)01-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