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校园英语戏剧节的创办及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分析
韩涛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英语戏剧表演不仅是艺术层面的交流和欣赏,更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广西高校大学生英语戏剧节旨在加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其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英语戏剧节的创办背景及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英语戏剧节 背景 学习 影响
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虽然目标规划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但胡壮麟(2002)指出,目前中国英语教学还存在着高投入低成效的问题,经过多年学习不少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停留在“哑巴英语”层次。另有,杨雅铄等(2008)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英语戏剧表演这一课堂教学形式是卓有成效的,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非真实性和机械沉闷气氛,不但激发了学生练习口语的兴趣,提高了开口说的自信心和在具体情境里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人文修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1.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总是会将重点放在单词的拼写及词义解释上。而戏剧教学的引入使教师和学生都会着重关注英语的发音、语言的应用技巧以及语言使用的流畅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听懂教师的指令和要求,以及其他学生就一个情节或情景的展现或陈述;其次,当学生自己做角色扮演时,所展示的内容也要令教师和其他同学听懂。当学生在英语单词发音、应用方面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的更正会令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记忆深刻。有了课堂的不断练习后,学生会更加愿意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
2、促进建立良好的生生和师生关系
罗杰斯教学理论极其强调环境气氛对于教学的作用,他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引入戏剧教学的英语课堂比传统的课堂更加随意、轻松,学生不被要求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而是允许在教室里走动。由此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使同学之间加深了解,相互间建立了信任。良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戏剧教学引入英语教学中时,无论是在上课表演还是下课排练中,教师都会给学生提出方向和建议,学生也会主动地问教师问题。戏剧使这些话题变得透明,使讨论变得自由,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感因此缩小,教师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现代语言教育学家认为“外语教学培养从事跨文化交际人才,使他们具备所学外语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活跃校园文化的英语戏剧节,准备阶段周期长、头绪多、工作繁琐。笔者结合实践探索出一些经验,认为英语戏剧表演的组织和实践可分为两个方面。
1、教师发挥着引导作用
教师首先要把握好学生所选戏剧和具体表演的自由度,既不拘束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又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在课堂上展示的戏剧。在小组英语戏剧表演展示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协助、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设置恰当的戏剧舞台氛围,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学生鼓励。在戏剧表演展示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表演的优缺点,在表演结束后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2.学生是英语戏剧表演的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不仅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还要深人到剧本及角色的体验中去反复实践,使自己真正融入到角色和场景中,这就要求学生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不断熟悉剧本和台词,加强对角色的深入了解与把握,适当发挥自己对角色的全新理解,并入木三分地表演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引起共鸣。
英语戏剧节虽是大型的校园活动,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大舞台,也是语言交际的锻炼机会,学生除了表演以外,还需准备大量的道具、服装、场景设置等,这一切都为英语戏剧参与者提供了空间,更能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戏剧社各成员有较丰富的经验供戏剧参与者学习和模仿,而社团干部也具有良好的组成和沟通能力,他们的加入使戏剧节各部分分工更加明确,有条不紊地做好准备工作。
基于Richard Via(1976)提出的英语戏剧表演应用于语言教学时应注意的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英语戏剧表演展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和基本原则。
1.创造戏剧氛围
语言学习者需要在教室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一个有戏剧氛围的小舞台,才能让他们更容易发挥想象力,设身处地地进入角色,在相应的情境中体会戏剧人物角色,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要展示的只是戏剧角色,从而缓解内心的极度紧张情绪,保证英语戏剧的正常展示。
2.忘我原则
在戏剧表演中,学生不是以语言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而是忘记自己原来的学习者身份,以自己即所演角色的态度进入角色,这样才能赋予表演者之间的对话真正的交际意义,才能放松自然地弹唱说笑,自如地运用合乎英语文化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角色的情感思想。
3.五种意识的培养
Richard Via总结的戏剧表演的五种意识(自我意识、观众意识、观众与自我表现之间关系的意识、场景意识和目标意识),往往是初次尝试戏剧表演的学生所不具备或者没有意识到的。事实上,这五种意识其实在我们的实际语言交际中也会时常应用到,能否在用英语交际时很好地运用这五种意识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交际效果,所以通过戏剧表演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这五种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英语戏剧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英语学习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交流需求的增加,大家也越来越关注英语的使用能力而不是应试英语的测试水平。然而不管是对于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以戏剧作为学习英语的模式都开启了一个新的英语教学变革,我们应当重视这种积极的影响和改变,以英语戏剧为载体,进一步从各个方面锻炼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1]王昕.英若诚:“奇才奇艺”的“多面手“(上)[N].21世纪英语教育报,2006-11-27.
[2]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1、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英语戏剧节平台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LX2014580);2、2013年度广西交院院级教研项目,英语戏剧节平台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JZY2013A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