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中的“让”与“不让”——以《雨霖铃》为例谈翻转模式下的语文教学

2015-02-28 14:30曹颖
现代语文 2015年20期
关键词:雨霖天净沙柳永



翻转课堂中的“让”与“不让”
——以《雨霖铃》为例谈翻转模式下的语文教学

◎曹 颖

近年来,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成为加速国内课堂教学变革的一个契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翻转课堂”的变革进程。于是,表面上似乎距离技术很遥远的语文课也开始了新的尝试,而笔者也有幸参加了学校相关课题的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尝试,笔者认为在语文课上实现“翻转课堂”的理念是可行的,但要保留语文的味道,就必须做到“一让”与“一不让”。笔者将以“翻转的雨霖铃”为例,具体解析。

一、决不让技术淹没语文之美

如果学生上课时拿着平板划来划去,或一直致力于实现某种平台下的技术手段,这便不是语文课了。语文是形象思维,不是逻辑思辨。换言之,语文的魅力在于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和冰冷的机器之间的沟通。一味地使用设备展示容易简单化、庸俗化。所以,“翻转的力量”应该体现在课前,即引导学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前置学习,把所有的技术都放到语文课的背后。为此,笔者事先让学生们自学了自制的微视频《多情自古伤离别》、《品读雨霖铃》以及其他文本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留言的形式及时上传了他们的疑问,笔者了解他们的疑问后,对问题进行了整理,一些个性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本词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柳词的感情基调都与《雨霖铃》一样吗?等等。对于共性问题首先进行了分类,这些问题基本涉及两个方面:(1)关乎《雨霖铃》的独特魅力。如:为什么这首离别词可以流传这么久?作为众多离别词中的一首,柳永的《雨霖铃》有什么特别吗?等等。(2)关乎柳永的独特经历。如:诗人写了如此凄美的语句,必然是有感而发。那么,是什么事情让诗人如此难过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不能人长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又指导学生进行了二次学习、二次探讨,分别探讨《雨霖铃》之魅力与柳永之魅力。根据探讨的内容,定下了最后这堂课的主题:“美丽的雨霖铃,永恒的柳耆卿”。

正因为如此,最后这堂课上散发的依旧是完完整整的语文学科之美。如,笔者自始至终把朗读作为重点,甚至一开始还玩了个小把戏:故意读得像机器一样,让学生进行指导。在所谓的指导中,几个点就自然呈现了,如:节奏、韵律、情境、心情等。后来学生在朗诵中表现的非常精彩,在音乐美中读出了词的情境。

词的感人力量可以通过诵读来品味,也可以抓住关键意象进行揣摩品味。所以,笔者又设计了一个创新环节,事先让班上的一名女生杨静微提取“雨霖铃”中的意象,创作了“天净沙”,然后和柳永词中的境界进行了对比赏析。

师: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首《天净沙》,它出自于我们班的才女杨静微之手,大家读一读,它符合诗词韵律吗?

生:(因为是身边同学创作的词,所以大家很有兴趣,课堂气氛也很好,大家抢着回答)符合啊,它和我们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是一样的;它读起来很押韵……

师:对,这首词是很有韵味的。(微微一顿,语气变缓)那么,与它的老祖宗《雨霖铃》相比,又如何呢?

生:(一下子沉默了,不知道怎么答)

师:(缓缓给出提示)有人说,“柳永如果是一名画家,定然也十分优秀,因为他的词中有浓浓的画意”。比较以上两首几乎是由相同意象构成的词,你能说说为什么柳永可以是一名出色的画家呢?

生:(学生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比较投入)现在数字化学习条件下,特别强调给学生构建一个多重对话的平台,这一举措便可理解为学生和古人的对话。巧妙地借用了这一点,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比较,杨静微做了什么,柳永做了什么,然后进行整合。最后情景交融、动静相宜、远近结合、虚实相生、细节描写等手法,都是学生通过比较自然得出的,和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是不一样的。

并且,在这节课上,笔者不仅引入了学生原创的词,还引入了画、引入了歌、引入了琴。于是,学生始终处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就是歌”“歌就是诗”的氛围中,抽象生涩的文字变为了声色画面,从而也使古诗词原有的韵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便是语文之美。当然,能达成这样的效果,还是依靠学生之前的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进行了大量的拓展。因为事先的多次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已经自然生成。最后集中交流的时候,学生一开口便显得很有深度,自然水到渠成。可以说,如果没有背后的技术支持,最后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但技术决不能喧宾夺主,它起到的也只是辅助性的作用,我们还是应该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来学语文,品味真正的“语文之美”。(关于本堂课呈现出的“语文之美”,请参考笔者另一篇文章《独辟蹊径,探寻诗味》,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8月刊)

二、不妨让“e学习”变得“易学习”

所谓的“e学习”即“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但笔者认为目前它还仅仅处于理想化的状态。因为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资料比较缺乏:网络上大量存在的是高考复习资料;其次便是类似于中国知网上的那些学者的解读,虽然深刻,但距离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较远,远高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而学生自主学习中迫切需要的,其实是一些切合中学生水平的、片段式的、纲要性的、个性化的解读。然而这些资料,目前仅能在台湾的一些学习网站中见到。

所以,这堂课笔者在设计的时候,便想着是否能让学生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它一方面是学生自主的个性化学习成果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及时性的过程性学习资料进行留存,逐步充实网络学习资源库,最终逐步达到满足学生实现异地化、远程化学习的条件。

于是,笔者在教授《雨霖铃》时,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作进行了引导。首先是一些学生原创的诗词:

《天净沙·送别》(杨静微)

寒蝉骤雨清秋,暮霭烟波渡头,晓风残月薄酒,杨柳难留,远行人立兰舟。《谓柳》(杨静微)

【前调·长相思】莲子香,桂子香。鸿雁几回叫断肠。秋岁老横塘。路也长,梦也长,江天潇潇暮雨狂,憔悴为底殇。

【中调·殿前欢】烟沙净,楚天黯处潮已平。酒醒今朝何处是。风月柳汀,一声一叹寄别情。古来情深难相依,纵君千行泪如倾。心字一生,一生言心。

【末调·并诗】鸳鸯红帐忽已逝,断鸿声里立斜晖。浮华浪名岂堪顾?乱世巷陌踏歌行。

更有宦武同学创作的“颠倒的雨霖铃”,原词中的字词已然全部打乱,虽不如原词,但意境韵味仍保留了些,且学生在颠倒原词的过程中,已然领悟了古诗词原本该具有的魅力:“暮霭初歇,烟波沉沉,冷落清秋。无绪留恋帐饮,都门处,离别那堪。泪眼相看兰舟,更好景虚设。竟多情,经年骤雨,良辰去去醒何处。今宵何人伤天楚,杨柳岸,无语对长亭。应是风情千种。纵千古,残风晓月。千里催发,念此去手执凄切酒,更自有节晚凝噎,便与寒蝉说。”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原创的画。如王嵘榕同学为心中永恒的柳耆卿画了像,并配上自己独特的语言进行诠释:根据“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一句,我便以白色绘其衣裳,再看这三两点衣边的绛紫,紫色有柔情、神秘之意,更体现了他的风骨翩翩。而绘其发丝随风飘扬,更给人一种侠义的风采,他虽不是大侠,但他以自己的诗词赞美了、捍卫了那些生在社会最底层的歌伎们的尊严,追求着一种地位上的公平。……时博凡、陈彤、陈思源等同学则根据“雨霖铃”中的每个意境创作了一幅画,且每一幅画面都配上了文字。张上同学为心中永远的“男神”柳永创作了散文。袁叶娜等同学为柳永的其他词进行了个性化解读等等。

独创的画像,独创的文字,怎一个美字了得。而更关键的地方则在于,这些资料都来自学生原创,来自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其同年龄段的其他学生是可以产生共鸣的,也能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启发。有了它们,网络平台下的学习才能由“仰望星空”变成“脚踏实地”,才能让“e学习”变成“易学习”。笔者想这恐怕是目前推进网络与数字化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数字化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目前尚属于探索发展阶段,但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对新鲜事物能永葆好奇心,便可以不断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使我们永远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曹 颖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210000)

猜你喜欢
雨霖天净沙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天净沙·秋思》
题庐山三叠泉
天净沙·春
从“柳三变”到“柳永”
一字一句总关情
天净沙·春思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越调]天净沙·新型农家